APP下载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

2014-06-30洪柳汤伟

山东青年 2014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

洪柳+汤伟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传统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国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必须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人们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使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成果,才能增强我国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工业文明的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危机。“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这足以造成人类文明的衰落。”[1] 马克思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进行了批评,系统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思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无论人类有多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有多深邃的理性精神,都无法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并受其制约。这就从本体论上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而不是在此之外,人类在某种意义上要依赖自然界,我们要与之和谐相处而非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物质形式和社会历史形式,提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文明演进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自然界成为人们的劳动对象,是人们借以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但是自工业文明后,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然界成为人类无限掠夺、索取的对象。对此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所以我们要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放弃传统工业文明的观念,实现生态文明。

二、对我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至今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指“人道”即人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孔子在《尚书》中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无疑,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等思想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是一种朴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但是对维护自然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将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发扬其中的优秀思想文化,进而创立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正如我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所说:“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4]

三、对传统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

20世纪以来,在单一经济增长的刺激下,战后世界出现了一股“增长热”。但是,经济增长是以各种资源特别是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巨大耗竭和环境污染加剧、生态严重失衡为代价的。人与自然失衡酿成生态危机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正如罗马俱乐部麦多斯教授的“增长极限论”所指出的那样:“只要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5] 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实践。人与自然,或者说,发展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人是发展的主体但不是发展的主人,人并非世界的中心,人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并受自然发展的制约,人与自然应该在空间维度形成均衡、和谐的共生局面。

由此,要从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人文传统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不仅看到自然界满足人类的外在工具性价值,更要看到人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的内在生态价值,变单纯的索取关系为和谐相处。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那样: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我国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问题相当严重,情况十分令人担忧。国家环境保护部在2011年环境统计年报中发布: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量659.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0.9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5.0%;生活污水排放量427.9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4.9%;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不含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量0.4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2011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74509.3亿米3(标态),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404.3万吨,烟(粉)尘排放量1278.8万吨。同样,由于人类的无限制掠取与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4600多种高等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已处于濒危或临界状态。

在加速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这两大突出问题已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巨大障碍,必须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加以化解。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有关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的观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反映,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必然促成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推进;必然促成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建;必然促成新时期中国梦的圆满实现;必然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必然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必然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6-09-28.

[5]麦多斯著,于树生译.增长的极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
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推进锡林郭勒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