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藤野先生的出场说开去
2014-06-30叶巧萍
叶巧萍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和收入《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琐记》《范爱农》等篇目一样,似乎可以归入写人的记叙文一类的。写人的记叙文有多种写法:一种是开门见山地把人物点出来,如《阿长与山海经》;还有一种是先写一件事情,把要写的人物带出来,如《范爱农》;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先写一些看似无关的事,在读者等得心急的时候,才把主要人物引出来,藤野先生的出场,用的就是这种写法。本文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藤野先生 出场 铺垫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和收入《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琐记》《范爱农》等篇目一样,似乎可以归入写人的记叙文一类的。写人的记叙文有多种写法:一种是开门见山地把人物点出来,如《阿长与山海经》;还有一种是先写一件事情,把要写的人物带出来,如《范爱农》;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先写一些看似无关的事,在读者等得心急的时候,才把主要人物引出来。主要人物出场之后,还是不让读者看清他的真面目。藤野先生的出场,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在藤野先生出场之前,作者用了许多笔墨(近700字)写了一些看似与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无关的事,比如说写东京“清国留学生”们忸怩作态、不思进取的种种丑态,比如说写去仙台时对“日暮里”驿站、水户、仙台等的粗浅印象,比如说写“我”在仙台受到的所谓“优待”,如此等等。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写呢?我们不妨作如下的推测。
其一,写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们的丑态,交代了“我”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前去仙台的直接原因。而仙台则是“我”与藤野先生短暂相处的所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则是藤野先生活动的主要舞台。这是间接点明“我”与藤野先生相识的缘由。
对于一心学好医术,“豫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们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方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的“我”来说,确实很难与这些忸怩作态的“同乡”为伍。除了忸怩作态,这些“清国留学生”们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学跳舞”,把一个好端端的留学生会馆弄得乌烟瘴气。使“我”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他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直接点明“我”要离开东京了。
其二,写“我”去仙台时对“日暮里”驿站、水户、仙台等的粗浅印象,是为了表明“我”对日本这个地方没有好印象,从而反衬后面出场的藤野先生这个人留给“我”的好印象。
其三,写“我”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其实是为了突出“我”的生活环境的艰苦,这也是为了反衬后面出场的藤野先生带给“我”的心灵上的抚慰。
尽管被“优待”,但住的条件还是很不好。客店是在“监狱旁边”,“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很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所幸的是“饭食也不坏”。后来换了一个地方,虽然住的地方好了点,“离监狱也很远”,但在吃的方面却大不如前,“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在被“优待”的情况下,居然还是这样的条件。可以想见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学业,“我”的处境该有多么的艰难。
写“我”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了表明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关心“我”的人还是有的,像“为我的食宿操心”的那“几个职员”,像那一位“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想让“我”换个住处的先生。尽管事情办得不怎么样,但从中透出的那份“关心”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写人们对“我”的“小关心”,其实是为了衬托后面出场的藤野先生对“我”的“大关心”,是为藤野先生的出场作的铺垫。
经过以上一层层的铺垫,也就是说,在经历了“千呼万唤”的等待之后,藤野先生的出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因此,这些看似与藤野先生无关的“闲事”,却是作者精妙的构思之所在。
应该说,藤野先生留给“我”的印象还是挺不错的。且不说他对“我”的听课笔记(作者称之为“所抄的讲义”)的悉心修改,也不说他对“我”画的下臂血管位置的耐心指点,也不说他对“我”的解剖实习成绩的肯定,就是当“我”因忍受不了同级学生会干事因怀疑“我”的解剖学考试成绩而对“我”进行的恐吓,又在影片中看到在日俄战争中有中国人给俄国做侦探,被日军抓住要枪毙时,一群中国人看着,且“酒醉似地喝彩”,决心弃医从文,与藤野先生告别时,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也足以让人感动得终身难忘。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因此,作者没有理由不将藤野先生往好处去写。但是在藤野先生刚出场的时候,他给“我”印象并不好。因为听坐在后面发笑的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说,“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而且“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本意想展示藤野先生好的一面,却先让读者看到了他不好的一面,使读者一时难以把握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就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位琵琶女,用琵琶遮住了半边的脸,让人看不清真面目。这种写法在写作学上叫做欲扬先抑。
这种欲扬先抑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写法,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中同样用到。这篇文章在表现长妈妈真诚、善良、忠厚的品质,表达对她的尊敬、内疚、感激和怀念之前,却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她的粗俗、迷信、守旧和愚昧,其中不乏对她的厌恶之情。
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章《琐记》中,同样用到了这种一扬一抑、抑扬结合的写法,只不过《藤野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用的是欲扬先抑,《琐记》用的是欲抑先扬罢了。endprint
《琐记》中的衍太太,是个典型的“长舌妇”的形象。她曾教唆“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后来又在公众的面前说谎污蔑“我”。“我”对她的厌恶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然而,这个“长舌妇”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并不坏。“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其实,“千呼万唤始出来”也好,“犹抱琵琶半遮面”也罢,都不是鲁迅的独创。我们的古人早就在运用了。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主角儿诸葛亮,却是到了第三十八回了才出来。在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前,刘关张三兄弟如丧家之犬,今天投奔这个,明天投奔那个。正是因为亲身体验到了寄人篱下的种种酸辛,才使得刘备对找到贤才辅佐自己,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有了迫切的期待。因此,当有人向他推荐诸葛亮时,他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可以说,诸葛亮是在刘备失势至极,迫切需要他出来的“千呼万唤”中出来的。出道之后,诸葛亮的才能并不是一下子全部展示出来,而是像掀开女人蒙在头上的盖布一样,一点一点表现出来的。“隆中决策”展示的是他对时局的精确判断,“火烧新野”展示的则是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舌战群儒”展示的是他的口才和胆略,“借东风”展示的则是他对天时地利等因素综合运用的才能……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对主要人物造势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另一部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主要人物宋江在十八回露了一下脸,正式出场却在二十一回。宋江虽然最终还是在梁山泊“落草为寇”,但是有好几次就要上梁山了,结果却没有上成。一个“草寇山大王”,却要装出一副忠臣孝子的面目,几经周折才上得梁山。施耐庵也不愧是对主要人物进行造势时,运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艺术的老手。
小说也好,散文也罢,其为文的道理是一样的。鲁迅在他的回忆性散文里,加入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说叙事手法,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也是一个创造。
在小说和散文的创作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叙事手法呢?
首先,它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客观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有的人,有的事情,你苦苦地等待他(它)们,他(它)们就是不出现。而当你等得不耐烦,快要放弃他(它)们的时候,他(它)们却出现了。这不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吗?还有的人,有的事情,总是让人琢磨不透:初一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可是接触久了,就发现远不是那么一回事。是你对人家的第一印象欺骗了你。还有的人,有的事情,初一看起来挺别扭的,但是接触久了,反而觉得越来越顺眼。这不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吗?“文学作品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正是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的生动性、丰富性的集中表现。”(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327页)“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文学作品,就是诸如此类的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其次,它满足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需要。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需要之一,就是文学作品要力忌平淡无奇,在叙事的时候一味地平铺直叙。“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那种看到前面的内容想不到后面的内容,时时处处给读者以“意外”,才能让读者牵肠挂肚,从而一口气将作品读完,让读者废寝忘食的文学作品,才能符合读者的审美需要。如果要写找一个人,你一招呼,他就出来了,读者就没有兴趣看这样的作品了。同样,一个人物一出来,便把所有的秘密全部暴露出来,一览无余,读者还会有兴趣去看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是读者审美需要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再次,它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一件事情,你可以这样去写,我可以那样去写。在你的笔下,可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他的笔下,可以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我的笔下,当然可以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如果我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在表现手法方面千篇一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千人一面,还有什么生命力呢?
(作者单位:浙江松阳民族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