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2014-06-30李莺
李莺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孩子从4-6岁开始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六七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获得质的突破与飞跃:不仅词汇量迅速增加,而且能掌握多种复杂的句型,对语意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够针对不同的语境进行交流。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若能找到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积极创设相关条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鼓励和引导孩子尽量多说、多表达,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由此,我们开设了课前五分钟主题口语交际课,旨在通过每天五分钟的主题练习,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在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就得到持续、根本的发展。
一、让沟通交流成为习惯
春秋战国时代法家有三个学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由韩非集三大学派之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韩非为韩国的公子,与李斯一同在荀子门下学习。虽然韩非才华横溢,但患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多次上书韩王陈述他的抱负,皆不为所用。最后来到秦国,可惜韩非口吃,无法滔滔不绝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韩国没办法说服韩王,去秦国还被同学李斯陷害。韩非无法向秦王好好辩解,一代思想家到最后竟沦至服毒惨死。由此可知,表达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关键性的影响。
那么,我们是要将每个孩子训练成演说家,改变所有内向孩子的性格吗?不然,我觉得应该看到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普通人,要放平心态,培养他们的自信,而不是要求每个孩子都成为口若悬河的演说家。我们进行表达沟通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而不是改变个人的性格。教育不能无能,但也绝非万能。若一开始就用过高的要求、目标来进行训练则会揠苗助长,让一部分表达能力弱的学生自卑。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勇于当众表达沟通。通过适当的鼓励和练习,让沟通交流成为一种习惯,扎根于学生心中。
二、沟通不是单行道
我们经常鼓励学生说话、当众讲故事、表演,做一些单向展示,但往往忽视学生与听众、观众沟通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讲述不是单方面的表达,而是一个互动过程,讲述者不仅要完成讲述的任务,还要组织整个沟通过程,包括前期的开场介绍,后续的点评、交流,并保持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不参加主讲的学生,也要认真倾听,积极参与互动提问和点评。这样,主讲也好,听众也好,学生在每天的课程中都能成为主角,都有参与的机会。之所以如此强调整个活动的组织、评价,是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善用冲突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2)鼓励学生发挥同理心,藉由提问与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与动机;(3)鼓励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接纳对方看似不完美的行为。
有一段时间,大家的点评总是停留在“声音不够响亮,讲述不够熟练”之类的批评语言上,有些学生听了很不服气,因为他们认真准备了,信心满满地来,但是和班里的佼佼者比总还是有差距。怎么说服听众,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这就需要沟通交流,要学生说明自己的努力和优点。同时,作为听众和点评人,对同学的包容和鼓励也非常重要。
由此,我们制定了低年级课前五分钟主题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和体系。
1.学习当众发言,声音响亮(最后一个小朋友能听清楚),落落大方(不摇晃,手势自然,不乱抓东西),表达准确,思路清晰。
2.学习描述、回顾身边的人和事,语言生动,抓住重点,突出主题,避免啰唆,力争以细节、肢体语言或者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打动听众。
3.培养沟通能力:主讲人通过组织讲述、评价过程,产生与听众的共鸣,主动营造氛围,积极应对;听众要认真倾听,主动参与。
4.增强自信,克服紧张,以认识自我、突破自我、拓展自我、发现自我、找回真正的自我为主线,力求每次和自己比都有进步。
5.具体编排:认识自我—突破自我—拓展自我—发现自我。
三、沟通课程需要资源整合
沟通不是一条单行道,同样每一门课程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着无限延伸的外延,和其他学科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善用资源,统筹安排,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一门课的最大效益,让孩子获得更多知识。为此,我们以课前五分钟主题口语交际为圆心,组合多种方式,发掘孩子的潜力,调动周边资源,让每个孩子成为交际中的明星。
1.亲子讲述
低年级的学生,让他上台讲个故事唱首歌,也许并不难,但要学生站上讲台像小老师一样组织交流过程,主讲并请同学评价,同时回答大家的提问,对很多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很有压力。为了让学生利用好每次练习机会,树立自信心,我们要求学生在家预演,请家长配合当听众、观众并参与互动交流点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亲情,架起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在这一环节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更快地掌握要领。同时我们也建议家长和孩子互讲故事,营造书香的氛围。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并把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也将孩子在校进行主题讲述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在下一轮活动时改进。为此,我们开设了相关主题博客,进行家校互动。一次一位妈妈留言说:“老师,刚看了博客,知道了我的孩子这次主讲《推荐我最喜欢的书》不是很成功,我有点若有所思了。平时在家这些学校的事我都培养她自己做准备,自己安排,由于平时我跟她爸爸工作很忙,所以没有时间听她讲,这次主讲之前她跟我要求过两次要讲给我听,结果都由于我忙没有时间听,不过这本书里有个知识点叫金融危机 ,她问我了,之后我跟她一起百度查找意思,再用她听得懂的话解释了一下。以为她会在上课时介绍给同学听的,大概我的解释她还是没有懂,所以她没讲。看来这次不成功的主讲我还是有责任的,在她还没有完全能够独立行走前,我应该做她的拐杖,跟那些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的妈妈比我真是很汗颜的。”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自然事半功倍。
2.课堂积累
课堂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之一,课堂上的朗读、背诵、复述、描绘、讨论都是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其中,朗读、背诵是把书面语言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学生的口语受到严格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朗读、背诵除了有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记忆的作用外,还有提高学生正确并富有表情的说话能力的目的。朗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学到多种多样的句式,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同时,贯穿于每一课的朗读练习对讲述的语音语调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的说话能力。低年级的描绘,经常是描绘图画,借此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讨论则是培养孩子现场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3.阅读积累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阅读积累的好处毋庸置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大部分是从模仿开始的。阅读既是孩子们语言发展的素材,也是进行口头表达沟通的资源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语言积累,才能出口成章。
4.多元评价
评价反馈是提升品质的前提,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不断改进,取得进步。我们的讲述除了学生互相交流点评、集体五星评价外,还包括家长老师参与评价,并与语文积分挂钩。期末,在书面检测中,还加入了自己一学期的回顾评价。老师对每位同学的讲述及组织过程进行记录点评,配上图片,发在博客里,供家长点评。从上学期开始,我们还对每个孩子的讲述过程全程录像,发在家长QQ群中,以便回放时孩子自评改进。
得体的谈吐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熏陶与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小开始进行训练,能为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