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译文本密码的几条计策

2014-06-30陈小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鸦片黄鹤楼孟浩然

陈小辉

纵观我们时下的阅读课堂,老师们通过课前查资料、课堂创设情境、课后拓展延伸,费尽心思分析文本内容。又或者反复使用“一读、二品、三吟诵”等方式揣摩作者意图,试图把文本往深处、更深处挖掘,唯恐挖得不够深入,不够透彻,不能将学生的阅读高度往上拽一拽。看上去是用尽了招数,使上了吃奶的劲,但是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仍然停留在言语层面停滞不前。那么,如何引领学生透过文本文字与语言的表面,感受到作者内在的文化情思呢?那就需要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找到破译文本的密码。古有兵法三十六计,我们不妨也来试试研究教学三十六计。或许,只需略施几条小计就能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和提升了。现将本人在研究教学三十六计过程中的几点思考罗列如下:

一、欲“擒”故“纵”,从“无情”处感受“有情”

【案例1】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一文,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课文根据《黄鹤楼送别》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一个语言优美的故事。全诗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因此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某种学习方法才能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语言的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他们是在欣赏美景吗?

生:不是。他们是在拖延时间,想多待一会儿,是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黄鹤楼是天下三大名楼之一,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现恰逢阳春三月。孟浩然与王维并称山水田园诗人,李白一生更爱游览名山大川,如此良辰美景为何无心欣赏呢?

生:因为就在今天两位好友将要分别,彼此依依不舍,哪有心情欣赏美景呢?只不过借此来掩盖内心的离愁,故意装作欣赏……

师:这真是:良辰美景作意赏,不愿触动离别情。

【分析与思考】

文章景中含情、融情入景,以意象显意境。烟花含愁,孤帆载憾,连那滔滔远去的江水也带着诗人无尽的思念,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作为教师的我们,自身已有了一定的积淀,也有了一定的文学修养,在此基础上读来品去,不难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离愁与别恨。但对于学生来说,想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言语智慧仍然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教学这个片段的时候,我们常常纠结于学生为何不能从周围的人事景物中感受到那份依依惜别之情,总是埋怨学生为何“启而不发”。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还没有破译文本的言语密码。

以上的片段不难看出教者的匠心所在。李白和孟浩然是忘年之交,同时孟浩然对李白又有着知遇、提携之恩。黄鹤楼一别,还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见。离别在即,两人却在各自赏景,这是不合常理的。为什么他们“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那是因为他们有意这样做,故意这样做,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愿、不舍。这就是突破口,这就是破译文本的密码。欲擒之,先纵之,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有情”,教者先故意放开手来让学生质疑那份“无情”。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烟花三月,良辰美景,诗人是在与友人共赏吗?话锋一转,一个反问,反而让学生由“无情”的不合理之处,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份“有情”。这和欲擒故纵——先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我们并不需要纠结于语言文字之中,关注文本,抓住“无情”处,一次叩问,以问再次引思,比照中,李太白的情深意长,送别友人的至情至性,跃然纸上。学生轻轻松松便从看似“无情”处,感受实实在在的“有情”。

二、“无”中生“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案例2】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8课《虎门销烟》一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全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厚情感,但由于间隔的年代太久远,学生难以体会。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与相隔久远的历史时刻零距离接触,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我们来看销烟的场景。(播放销烟的视频)

师: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有什么表现?

生:老百姓非常高兴。

生:因为他看到鸦片化为残渣了。

师:说明人们对鸦片恨之入骨。

(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有些激动。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学生仅从老百姓的表情中已经能深刻地感受到人们对鸦片的深恶痛绝。)

播放图片,解说:正因为这些鸦片,多少中国家庭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正因为这些鸦片,给中华儿女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正因为这些鸦片,使我们由一个强国变为一个弱国。今天,我们将这罪恶的鸦片销毁了,怎能不叫人兴奋,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呢?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语气齐读第四段。

生个别读。

师:没听出激动。谁能读出兴奋的心情?

生个别读。

师:还没听出激动,谁再来?

生读。

师:确实听出了激动的心情,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

师:被销毁的鸦片太多了,从哪看出?

生:“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师:一齐来读读吧。

生站起来齐读。

齐读: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告诉老师/告诉世界)

(鸦片被销毁是大快人心的,在幻灯播放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再一次被感染。)

【分析与思考】

鸦片、毒品、东亚病夫、弱国……这些字眼太远离学生的世界,学生没有身处过那样的环境,没有对毒品毒害之深的深恶痛绝。如何能激起实实在在的情感共鸣,怎能明白虎门销烟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伟大意义?而此时,作者的言语密码该如何破译?作者的言语情思该如何体会?

虽然整个片段教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对这些远离自己生活的毒品鸦片有了触目惊心的感受。第一步,通过视频播放,教者再现了当时销烟的场景。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是什么表现?是高兴。为什么?因为鸦片化为残渣了。)在视频中,学生从老百姓的表情上感受到了老百姓对鸦片的深恶痛绝,感受到了鸦片被销毁是一件多么大快人心的事。第二步,图片出示吸食毒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多少家庭因为鸦片被迫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因为鸦片,我们中华民族被扣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鸦片的毒害之深,痛彻心扉。)这一切从语言文字的表层是不能完全感同身受的。但是,通过图片的展示,不需要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学生的阅读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诸如此类,学生不能理解、感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强烈的感情,不能完全从语言文字的体悟中受到实实在在的冲击的课文。教者在教学的时候,为帮助、辅助学生理解,可一步一步创设出情境,从苍白中创设出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色彩,在虚无里引发出真实的情感,“无”中生“有”。这样的课,学生深深沉浸于课堂之中,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翅膀划过的天空没有痕迹,然而鸟已经飞过。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文本是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是需要通过解读才能理解的作品。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都是作者运用特定的言语形式表达与实现自己特定情思的艺术与智慧的结晶。但是,阅读是立体的,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角度的不同决定了见解的不同。同时,由于年龄、环境、经历、体验、修养等方面的差异,每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阅读层次也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就必须真正关注文本,凸显文本,引导学生破译文本。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关注文本的言语结构、语言形式的同时,透过文本“言”的表层面,进入作者“情”的内层面,才是真正学语文而不是学语言。endprint

猜你喜欢

鸦片黄鹤楼孟浩然
春晓
舟中晓望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上赏名联
难忘黄鹤楼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春晓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