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创新化学教学

2014-06-30张春锋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化学教学新课程改革

张春锋

【摘 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教育改革促进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的改革促使教师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师也应通过各种途径来创新化学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创新;化学教学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把教育革新作为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的根本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我国正积极推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以新的理念关照课程与教学,重建学校课程。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培育一代新人的重任,他要以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要用自己的人格去涵养学生的人格:他天天都要“输出”,因此他不能不“输入”,他天天都要“放电”,所以,他不能不随时“充电”。需要以学校为基本阵地不断学习、研究、进修和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与实施中,每一个教师都必将面临考验,化学教师也不例外。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更新观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新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学活动观和评价观,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新的学生观,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性情得以陶冶,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具有新的教材观:要把教材看作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与中介。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新的课堂观,课堂是师生开展多种活动从而建构知识、探究真理、发展能力、加强沟通、陶冶情操的地方。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新的教学活动观,传统知识只是教学的一个很小的目标,教学更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对话、交流、合作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新的评价观,应把它看作促进师生发展的一个途径。我们教师应按新课改的要求去组织教學和管理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以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要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要求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所以,在新课改面前,教师原有的知识显得陈旧和片面了,能力也相当不足。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组织与引导学生的活动上,教师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种能力,需要教师去把握。在新课改背景下,新问题是层出不穷的,怎么办呢?自然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研究。然而我们教师还不习惯搞教育研究,还缺乏教育研究能力。因此,研究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是教师自我更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抛弃陈旧的知识,不断吸纳当代社会生活与科学技术新知识,做一个不断钻研与学习的人。在不断钻研与学习、教学和校本研究中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

三、创新化学教学

教师拥有了知识和能力,就会为下一步“创新”做很好的铺垫。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化学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化学教学。创新化学教学应做到以下四方面:

1.有创新的化学教学目的

创新的教学目的是根据现代科技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多元化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能与周围人达成理解和合作,能为促进民族间交流、协作的21世纪的现代国际人才而提出的。我们教师有了创新的教学目的,在培养21世纪的现代国际人才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保证。创新教学目的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教育功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上。创新教学目的的实现,重点是教学如何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了创新的化学教学目的,有益于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2.有创新的化学教学过程

创新教学的实施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新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化学已经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的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获得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有创新的化学教学原则

创新的化学教学原则是现代教学理论的产物,是现代教学原则的进一步提炼和具体化。有了创新的化学教学原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摆脱了压抑学生个性、创造力的内容和形式,渐趋于形成解放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过程结构。探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规律以及引导学生和教师形成全面发展的有效的教育影响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从而减少现行学校中“无爱好,无特长,无创造性和无个性”的学生的存在,最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有创新的化学教学评价

创新教学追求的是多层次目标要求、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而由此形成的学习成果也必然呈现多样性。那么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采取多元性和整体性的评价。知识的掌握仅为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他是获得能力,行为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创新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的发展是更重要的目标。前者可以直接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后者有时只能通过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有些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展现,但都显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都应当得到恰当的、全面的评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对象就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价。

我国的新课程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深入地向前发展,站在新课程改革前列的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提高能力,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4]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创新教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高中新课程通识性培训丛书编写组,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化学教学新课程改革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