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民族关系问题讲述策略初探

2014-06-30江源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族关系实事求是初中历史

江源

【摘 要】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正确讲述民族关系问题。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民族关系;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正确讲述民族关系问题。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和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民族感情。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当如何讲述民族关系问题呢?

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

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

二、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等等。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分裂的情况。

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难看出,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裂,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

三、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怎样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汉民族把岳飞、文天祥等人当成本民族的英雄,而女真、蒙古族则认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有利于祖国统一的人,才能称为民族英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我认为,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应当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既不能绝对地肯定,也不能绝对地否定,更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片面地下结论,而是应该指出其功过之大小,从而确定其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英雄。要热情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对个别有污点的人物,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对于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帝王将相,也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他们顺应时代发展,对历史进程起推作用的活动,应该给予客观的充分肯定。而对于那些阻碍历史发展的反面人物,如秦桧、吴三桂等,要向学生讲清他们的罪恶所在,然后给予坚决谴责,使学生从反面受到教育。

总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要实事求是,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一分为二的分析。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关系实事求是初中历史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实事求是”定乾坤
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研究
关于宁夏回汉通婚现象的调查研究——同心县为例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