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2014-06-30苏雷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家校互动影响研究网络

苏雷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德育手段与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那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这个平台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德育效果。比如利用家校沟通,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家校交流水平,开展主题德育教育活动,这些都是利用现代科技实施德育的策略和有效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德育取得实效。

【关键词】网络;家校互动;和谐德育环境;影响研究

全社会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成长,把家长和其它有识之士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之内,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对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意识潜力有着巨大的作用。

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的应用与研究,旨在通过先进的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使用,促进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信息反馈,优势互补,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相互协调的状态。传统模式下的家校沟通一直十分落后。从老师的角度讲,上班期间往往很难找到家长,而下班之后又要忙于备课和家务,要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作为家长,经常打电话怕打扰老师的日常生活,不打电话又无法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虽然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但是留给每位家长的时间十分有限,况且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家长会上公开讨论的。久而久之,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会形成一片教育上的“真空地带”,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怎样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最适合、最必须的家校教育?这是目前家校教育难以突破的最大瓶颈。

网络具有实时性和匿名性的优势,因此利用网络,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可以无话不谈。教师、家长、学生的真实思想也会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暴露无遗,家长、老师就能很容易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引导。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教育功能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事实也已证明,网络教育在转化学生错误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方面有着传统德育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更多的学生家庭需要个性化、针对性更强的家校教育,也有许多家长表示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听从者”的地位,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家校教育活动中,成为家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目前传统的家校教育模式受到了强烈的挑战!家校教育的新需求呼唤建立一种多元的、开放的、非线性的家校教育新模式!

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力量,理所当然应该携手构建和谐德育环境,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必须依托这个大环境。努力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积极有效的互动,共创致力于终身学习机制形成的浸润式学习文化氛围,实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真实与虚拟教育的无缝连接,从而最有效地、全面地提升人的素质。构建网络条件下的互动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和面向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提出来的。它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革新,改变学校教育的管理方式、思维和操作模式,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效率的革命性提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家长了解学校,反馈意见和建议提供了便利条件;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物质条件基础,使得学习的时空与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促使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

网络家校教育主要着眼点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途径,以“网络家校社区”的形式将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教育力量与教育资源整合、开放、共享,从而达到整体信息化集成运用的教育网络。其主要作用就是将本校的全部教育资源运用网络全部联结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互联、互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基础构架。

网络家校中提出了“网络教育服务”的概念,将为家长与学生们提供及时、丰富、多元、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信息资源为所有的家长与学生共享,使关爱变得“随时随地”,从而结束家长找不到老师、老师找不到家长的尴尬局面。

网络家校将扩大、增强家校教育中的交互作用,改变原有的家校间的单向关系,使家长不仅可以在网络中了解教育信息,并有了更多的机会向教师与学校表达自己对家教问题的看法;使教师可以根据网上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使学生可以与所在班级的教师甚至与所有提供网络服务的教师进行交互,请求有针对性的指导。网络家校环境中的互动活动是否发生、如何进行完全是由参与者根据自己学习需要而定,由参与者自主控制交互活动。

改革旧的教育管理模式,探索新型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家长、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信息互动与交流。鼓励学生参与网上活动、展示自我的个性化空间。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和良好的、和谐的德育环境,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优质精品学校,为我校深化德育特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发展提供成功案例。

参考文献:

[1]岳盼盼.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小学家校合作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朱美娟.构建家校间的教育合力[J].今日教育,2005年10期

[3]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猜你喜欢

家校互动影响研究网络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勤于管理形成良好班风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校瑜伽形体选项对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搭建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