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浙江“三位一体”高考招生模式的一些思考

2014-06-30张汶汶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三位一体浙江

张汶汶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制度来作为甄别选拔人才的国家,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作为最权威的选拔评价手段也一直为国人所认可。高考,曾让千万学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近些年,关于高考制度是否合理的呼声不绝于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为此,全国各地高校都积极地探索高校招生改革的新型模式,希望打破传统的高考格局,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学、多元化地选择人才,另一方面也为考生多一份选择的机会。“三位一体”高招模式应适而生。

【关键词】浙江;三位一体;高考改革;招生模式

2011年,浙江省首次试水“三位一体”高考招生模式,这对继续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三位一体”其实质是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三方面要素综合一体的考试评价体系。

一、“三位一体”高招模式概况

为深入推进新课改高考方案,2011年,浙江省首次由浙工大、杭师大两所高校尝试深化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实行“三位一体”高考招生模式,受到了高校和考生的热议追捧。到2014年,已经扩大到了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34所本科高校和浙江省内高职院校,以浙江大学为例,计划在2014年通过“三位一体”录取17个专业的100名考生。同时还将高中选修课纳入“三位一体”评级体系,强化专业素养测试。

1.招考模式

“三位一体”是指建立在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特殊才能测评)和高考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从而有利于选拔合适高校培养目标的学生,有利于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三位一体”总体根据综合成绩录取,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测试成绩、高考文化分数计算形成,具体的比例要求由高校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确定,但是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50%。

2.录取形式

与自主招生不同,“三位一体”报名不是锁定的,所以考生的选择完全自由,考生需参加相应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并在高考相应批次提前阶段录取。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录取批次,将符合录取条件的入围考生进行投档,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如果考生没有被学校录取,也将进入后续志愿的投档程序,不影响接下来的正常录取。

二、“三位一体”对我国高校招生模式改革的启示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一直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向高校输送全素质人才,为学生创造了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所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高考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质疑,教育部也对考试科目、内容、模式、录取形式等一系列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三位一体”与传统的高校招生模式相对比,具有鲜明的特点,有着破冰意义。

1.对学生:深入新课改,有利于引导中学素质教育

一直以来,谈到高考,多数人会想到“十年磨一剑”、“千军万马过独木”等等,高考总让每个考生都感觉关系到一生前途命运而觉得有压迫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高中教育在相当长得时间里,都存在着一味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强化了高考的竞争理念,重视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能力培养。陷入了“教就是为了考”的教育模式,以牺牲学生的素质教育来换取高分,这是不符合我国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教育理念的。“三位一体”在拓宽学生选择升学途径的同时,也有效减轻了考生高考和学业压力,对于以往要“一考定终身”的孤注一掷,“三位一体”更考量了考生平时的成绩,从全方面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素养。

自2011年“三位一体”高招模式正式实施,到今年已经整整4年了,当时第一批招进去的学生也已经临近毕业,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三位一体”高招录取后的学生的高考分数虽然普遍低于正常录取的考生,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适应性都比一般的学生要好一些,几乎担任了各种学生组织的主要干部,这些学生活跃度高、心理调适能力和活动能力也比较强。这无疑是给“三位一体”高招模式的实施给予了更加强劲的信心。

2.对高校:给高校空间,科学、多元化地选择人才

按以往的传统高招模式,考生参照高考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进行投档,有些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本专业的学习,老师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并不具备学习本专业的优势,而“三位一体”在高校自主测评环节中,主考老师就可以根据所招专业对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测试,能够挖掘到有潜质、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对学校优势专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好处,也改变了原先教师没有选择权的局面。这样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高校和考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双向选择,选拔适合高校培养目标的学生,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思路和责任意识都有很大的启发。

由于“三位一体”将综合素质测评加入了考核范围,而适当地降低了高考分数的比例,这或许也给偏科的学生更多了一些机会,让这些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特长,进入相对于适合自己的学校。以浙江大学为例,在较为热门的医学类专业面试过程中,主考考官考察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表达能力,还通过“结婚究竟是为了钱还是真爱”、“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如何解决看病难”等话题的讨论,观察考生的价值取向和语言组织、逻辑思考能力。这些都是以往传统高考招生过程中不可能会出现的测试模式,很具有突破性。

三、“三位一体”所呈现的弊端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极为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推出,弥补了单纯以高考分数选拔学生的不足,拓宽高考选拔的多元化途径,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和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对于这样的招生方式,考生的反应强烈,不少高校的报名录取比例都超过了10:1,近2年来,参与“三位一体”招生的高校和招生录取名额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无论是“三位一体”还是“自主招生”,所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是,仍旧是小规模开展,受益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无法从根本上撬动整个升学体制的改变。

此外,“三位一体”高招模式备受热捧的同时,所带来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有专家认为,只要是参与面试行为,这其中的公平性就会大打折扣,主考考官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利,主考考官的主观性会给考生的测评结果带来直接的影响。

教育寄托着千万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招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高校招生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这盘棋局中非常重要的一颗棋子。近些年,全国各地高校都积极地探索者高校招生改革的新模式,希望打破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学、多元化地选择人才,另一方面也为考生多一份选择的机会。同时,高考制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要跳出单纯从内部改革的做法,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在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上与时俱进,又要做到保证其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尝试不同的招生模式,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浙江考试[N].2014.1

[2]张林狮.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及其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N].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五期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三位一体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