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学生主动识字的尝试

2014-06-30董惠菊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识字兴趣主动性

董惠菊

【摘 要】重视识字教学的研究,通过激发识字兴趣、分析字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对识字教学进行探索。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觉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从而打好识字基础。

【关键词】识字兴趣;主动性;多种方法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体会汉字的美。强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这些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探索识字教学的新途径。在这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小学生都着迷于三维“动画”。所以采用多媒体识字,自然是个好办法。因为多媒体利用他自身的声音、图像、色彩等效果,把久远、陌生、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给学生以新奇、醒目、直观的视觉感官刺激,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持久高涨的学习情绪。例如,教学生字“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支手,再出示一双眼睛,再点击画手为眼睛打眼罩,做出瞭望的姿势,即为看;再如学习“尖”字,用电脑做了课件,一个三角形,越往上越尖,通过演示,使学生清楚的感知“下大上小”的字型结构;学习“闪”字,同样也做了课件,“一个小孩在一个大门里闪了一下”,从而帮助学生记住了,门里有个人便是“闪”。有了多媒体的支持,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并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变化角色,让学生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要改变或避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互换角色,给学生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比如,在生字的教学中,教师不是一一领读,而是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会认,鼓励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的过程完成识字任务。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

三、依据字理,培养学生识字的主动性

汉字的特点及自身的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简称字理。布鲁纳就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象形、指事)与合体字(会意、形声)两种。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1)学习象形字:例如“目”字,可以让学生摸摸眼睛,“口”表示眼睛,“二”表示两个眼眶,所以有两道横。教材第一册中就有象形字学习的安排。有“日、月、火、木、竹、石、田”等。这些字都具有实物的形象且笔画简单,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字的特点,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字形就很容易掌握了。教师还要注意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重点指导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合作学习,独立学习。

(2)学习会意字: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演示法、图示法,会意字也很容易掌握。例如学习“灭”字,教师可以把一支蜡烛或一张纸放在烧杯中,点燃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火)接着用一块玻璃盖上,火就会灭了,然后出示“灭”字进行学习,它的音形义就会迎刃而解了。

(3)学习形声字: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例如,教学“湾”字时,我先在黑板上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并且故意把它画弯。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会说:线画弯了。我在旁边写一个“弯”字,学生理解了“弯”字。接着我在旁边画了一些水,在一旁又写了一个“湾”字,学生明白了“湾”与水有关。学生就这样把“弯”和“湾”的音、形、义记住了,并且记得还很牢。教学中可将形声字串连起来学习。如“青、请、清、情、晴、蜻、精、睛”“包、跑、炮、泡、抱、饱”等。成串的比较会让学生在字义、字音和字形方面产生联系,快速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利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目前存在于教学实践中的识字方法很多,比如图示法、演示法、表演法、绘画法、游戏法、故事法、猜谜法、编顺口溜法、比较法、联想法、比赛法、情景法、自学法、换部首记忆法、歌字谜法、简笔画法等。这些方法为识字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以顺口溜为例,在教字形比较相近的字时,我经常和学生一起编一些顺口溜,帮助他们记忆生字、区分字形。例如,“喝、渴”两个字极易混淆,教学时随动画闪动出示“喝”,有个小朋友在喝水,闪动偏旁“口”,加深印象,并让学生组词、说句子;在出示“渴”字,闪动三点水,然后让学生组词、说句子,并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口渴时缺水,‘渴字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字左旁口。”这样学生既能很快记住字形,又能区分词义。再如,在教学生学习“真、直”时,引导学生编:“有脚‘真高兴,没脚‘直犯愁。”学生有了识字兴趣,他们的识字能力也会提高。我们班的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能把生字认下来,课上老师加以适当的识字指导,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

实践证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识字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识字。例如,教课文中的生字“云”时,教师先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画了什么?然后练习读出“云”的字音,最后指导写这个字。在指导写字时,老师并没有领着学生一笔一画的写,而是提出一个问题: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一个学生说“云”是“去”去掉中间的一竖,另一个学生说“云”字是“二”加上撇折和点,还有学生说……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利用有效的手段,能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改变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手段有:挂图、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表演、绘画、音乐等。教师的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如校园里的墙报、师生的姓名、社会上的广告牌、建筑物的名称、商品的标签、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电脑、网络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都能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

总之,我们必须在汉字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千方百计丰富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不觉得学汉字枯燥无味,让他们快乐地学、轻松地学,从而达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课标要求。

猜你喜欢

识字兴趣主动性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的探索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展示汉字魅力,帮助孩子快乐识字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改革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找准识字教学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