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赛德克·巴莱》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2014-06-30王昕
摘要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对2011年中国台湾第41届金马奖最佳影片《赛德克·巴莱》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了语言和视觉、图觉、声觉模式如何协同构建多模态电影语篇,共同表达影片话语意义。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社会符号学分析 电影
一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是相对语言单模态话语而言的,指除语言外的多形式、多元化的符号资源,如:声音、图像、色彩、动画等,多种符号系统共同构建话语意义,实现交际功能。较普遍的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方法当属O.Toole和Kress的社会符号学方法,但归根到底是源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Halliday(1994)认为语言作为社会符号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O.Toole和Kress(1996,2001)以此为据,把这一理论延伸到语言之外的其他社会符号,如:图像、声音、图表、颜色、动画、表情、动作等,认为这些符号资源不是从属和辅助语言的次要资源,而是与语言符号交互协同,共同参与话语建构和交际。可以说,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最适合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模式,国内很多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较丰富的理论研究,并总结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框架和研究方法:李战子(2003),朱永生(2007,2008),胡壮麟(2006,2007),张德禄(2009,2010,2012),黄国文(2009,2011)。
二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多模态话語分析
电影是综合的艺术形式,涉及图像、声音、语言、音乐、文本等多种符合资源,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通过分析电影语篇,可进一步挖掘蕴含在二维平面中的五度空间(长、宽、立体感、时间和声音),将语言和其他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不仅分析语言模态系统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而且可以了解其他模态和符号系统在此过程中的功能和效果,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准确和全面。
电影《赛德克·巴莱》是一部关于中国台湾部落史诗的大片,该影片以20世纪30年代“雾社事件”为历史原型,详细讲述了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后,中国台湾在日据期间发生在台中一带高山原住民赛德克族的马赫坡等部落在首领莫那鲁道的带领下英勇抗日的故事。笔者运用张德禄(2009)提出的多模态话语综合分析理论框架的四个层面对该影片进行社会符号学的分析和解读。
1 文化层面
张德禄(2009)首先强调,文化层面指意识形态,包括人的处世哲学、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和社会潜规则等和实现意识形态的交际程序,它使多模态交际成为可能,并决定了交际的传统、形式和技术,是关键层面。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是中国台湾原住民,据有关学者证实,中国台湾原住民最早是从亚洲大陆渡海到台并衍生成庞大的南岛语族,除了在兰屿的达悟族,皆有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而产生的“出草”文化,即猎人头的习俗,就是将敌人的整个头颅砍下来血祭祖灵,这是所有赛德克族男性取得成年资格的途径。从文化层面来看,该影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中国台湾历史上原住民的意识形态,即“出草”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方式,走上彩虹桥才是自由灵魂的皈依,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随着一句赛德克语独白“莫那,别急,好猎人要懂得等待时机”,影片拉开了序幕:观众的眼前出现了一头在苍郁丛林中奔跑的野猪和追赶猎物的猎人,紧接着野猪被箭射伤,趔趄地站起来迎面向猎人奔来,当猎人举起猎枪再次瞄准野猪时,枪声响起,倒下的却是猎人,子弹直射他的太阳穴,一枪毙命。此刻,主人公莫那鲁道矫健地从山林中纵身跃入激流,游上岸后果断地抽出猎刀砍下两个干卓万人的头颅背在身后,又径直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截住猎物,在枪林弹雨中灵活躲避,毫不畏惧。当“出草”英雄胜利凯旋,受到了全部落族人欢呼簇拥,母亲更迫不及待地在脸上为他刺上勇士的图腾。这短短五分钟的开篇不仅向观众展示了血腥激烈的猎斗场面,体现了赛德克族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猎场的祖律,更是以隐喻的方式预设了伏笔:猎场不容有失,家园不容侵犯,如有侵犯,赛德克勇士们必将拼死抗争。
在赛德克语中,“赛德克·巴莱”意思是“真正的人”。这个民族在日本所谓的文明统治之下,遭受了无尽的歧视与侮辱,最终6个部落的300多名勇士在勇猛彪悍的赛德克·巴莱莫那鲁道的率领下进行了大“出草”,在雾社运动会上屠杀了一百多名日本人,然而,这看似胜利的屠杀却是悲剧的开始。番族人民明知自己是以卵击石,必死无疑,但是为了灵魂的自由和祖灵的回归,就算输掉身体也义无反顾,这就是赛德克人的身份认同。
2 语境层面
语境层面是指情境语境,正是前面有了文化语境层面,情境语境才有解释能力。情境语境指语篇发生时事物的时间、空间、性质、方式、周围情况、参与者的关系等,包括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该影片的语场即话语范围,是对过去历史事件的叙事再现;语旨即话语基调,主要是电影人物之间的对话(全部是赛德克语和日语)和少量文字的补白与背景歌曲的旁白;语式是典型的电影语篇,即是一个涵盖视听艺术、叙事艺术和大众艺术的综合符号交流体系,其表现形式必定是多模态的,下面将从内容层面具体分析情境语境所决定的话语形式和意义。
3 内容层面
张德禄(2009)认为,内容层面的主体是三大意义,即概念、人际和谋篇,它们通过语言、图觉、声觉和感觉等系统的互补或非互补关系体现。下面将结合影片中选取的精彩镜头逐一分析图像话语意义的三个方面及其表现形式。
(1)语场中的再现意义
据Kress和Van Leeuwen(1996)的观点,图像有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两种,在前者中,图中的元素形成斜线或对角线,成为矢量,参与者间的关系是通过相互作用来体现。在电影上集《太阳旗》中,有一个镜头是马赫坡首领莫那·鲁道不甘心祖先的猎场被日本人侵犯,自己的族人被异族奴役,试图全力反抗却被五个日本士兵强行摁倒在地。整个镜头是俯拍,首先是远镜头展示在一堆白色骷髅头上,莫那·鲁道奋力拳打一名日本兵宣泄愤怒,却立刻被围上来的几名士兵制服,压在他身上使其动弹不得,接着镜头拉近,特写主人公的脸部,此刻,图像左边是一个日本士兵的侧脸,他的右手狠狠地钳住莫那·鲁道的脖子,中间是莫那·鲁道轮廓分明的脸,他头枕白骨,眼神刚毅且充满了愤慨和无助,这是一个叙事图像,同时包括了矢量的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日本士兵紧紧钳住莫那的手臂形成了一个矢量,动作者和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再现了异族侵犯,“野蛮”被“文明”征服的主题;图像中的另一个矢量则是莫那的目光,他的视线直面族人,面向天空,更是直射观众,观众作为被感知的现象通过视线这个矢量的反应过程实现了与男主人公的眼神交流和相互作用,可以解读出他绝不甘奴役,誓必抗争的概念意义。
(2)语旨中的互动意义
图像互动意义对应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意义,通过接触、距离、视点、情态四个要素实现(李战子,2003)。
在影片上集中,马赫坡首领莫那·鲁道在溪水边产生幻觉见到父亲的画面属于提供类图像,因为他的目光没有直接指向观众。一开始是近景镜头,视点是水平侧面,莫那与观众的近距离和平等关系试图与观众建立亲密关系,带入对角色的情感,对其产生好感和同情感。此刻的莫那在族人被日本人“文明”侵略数年间,一直卧薪尝胆,伺机报复,但又迫于日军的镇压无法“出草”,心情复杂难耐;接着镜头采取水平背面拍摄,进一步拓展观众的心理想象空间,体会莫那矛盾纠结的情感。在莫那父亲出现后(幻觉),视点转为仰视,体现参与者的强势地位,父亲是祖灵的代表,是精神的方向,此刻父亲的出现就似指路明灯,因此运用了高情态色彩,父亲的身体周围有明亮的光圈,形成暗示性象征过程,反映出莫那对祖训的膜拜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苍翠的山林,清澈的溪水,美丽的彩虹构成了一幅色彩明艳的画面,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了他们父子团聚的喜悦和莫那获得的精神鼓舞。
(3)语式中的构图意义
多模态语篇的构图意义,包括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三种资源(李战子,2003)。在影片下集《彩虹桥》最后一个镜头中,成群的赛德克·巴莱走上了彩虹桥,画面中是蓝天白云的天空背景,赛德克勇士们从画面右边往左边行进,表示从新信息到已知信息的扩散,通往祖灵的彩虹桥置于画面上端,体现了理想信息。接着镜头转向正面,以莫那·鲁道为首的勇士们向观看者走来,越走越近,占据了图像的焦点中心,勇士们黝黑的脸庞上英雄的刺青分外明显,与红白色的服饰形成强烈对比,色彩饱满富有冲击力,具有非常高的显著性,让观众感受到了赛德克·巴莱们恪守祖训捍卫猎场,牺牲身体获得灵魂升华的崇高和神圣。
4 表达层面
表达层面即媒体层面,是话语最终的物质形式,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不同的模态由相应的媒体来体现,如声音或印刷符号体现语言,图形符号体现图画,动作符号体现舞蹈等,各种模态虽然形式不同,但体现的意义属于同一交际事件,因此必须整合为一体才具有交际意义。在下集《彩虹桥》后半部,马赫坡部落遭到日军飞机和毒气炸弹的疯狂打击,伤亡惨重,勇士们下落不明,部落的妇女们依然执着着在山林间寻找自己的亲人。影片中近五分钟的画面没有语言台词,只有吟唱的歌曲:“那个父亲要去哪里,那个父亲背着幼小的婴孩,要去征伐天上的两个太阳了……那个父亲老死了,那个婴孩长大成人了,孩子背起了父亲的弓箭,孩子继续父亲的路……”此时此刻,音乐作为伴语言来替代纯语言胜过千言万语,也更具感染力,幽婉的曲调和叙事性歌词不仅表达了女人们对男人的哀悼和思念,也表现出了部落精神早已融入了他們的骨血,即支持男人们去战斗,更有责任养育后代继续祖先的路。女人们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作为身体语言,同时向观众传达出思念、期盼、隐忍和伤痛的复杂情感,这些视觉、声觉和感觉形式共同展现在表达层面,互为映衬和补充,烘托出丰富的话语意义。
三 结语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用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理论进行社会符号学分析是完全适用和可行的,本文进一步以电影《赛德克·巴莱》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多模态语篇中各种模态各自独立又交互作用的关系,以期帮助读者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M].London:Edward Arnold,2004.
[2] Kress,G.&T.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3] Kress,G.&T.Van Leeuwen.Mu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2001.
[4]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外语研究》,2003年第5期。
[5]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6]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中国外语》,2009年第1期。
(王昕,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