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金色笔记》中安娜的心路历程
2014-06-30庞青月司趁云
庞青月 司趁云
摘要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金色笔记》因有新颖的小说结构,以及细致地描写20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状况,而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莱辛也因该部小说奠定了文坛地位。《金色笔记》是一部自我实现的小说,讲述了一位女性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混乱年代,面对男女性别的战争,如何独立面对生活的缺陷,她又该如何面对,社会产生的政治信仰危机。小说中安娜的心路历程在更全面、更实际的生活中,更富有启示作用,为当代的女性道路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安娜 挣扎 《金色笔记》 人格分裂
在20世纪初小说家多丽丝·莱辛在英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变的写作视角,丰富的写作技巧使她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她敢于大胆的探索新的文学创作,这也是她的作品受全球读者欢迎原因。莱辛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的长篇小说,十一部短篇小说集,五部文集,五部剧本和一本诗集。在20世纪的文化大背景下,她深入的研究各大哲学流派,例如,苏菲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著名哲学流派,并且把各个哲学流派中的研究成果贯穿于作品中。在1962年多丽丝·莱辛凭借代表作《金色笔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色笔记》充满创新性思想的文学结构在20世纪50年代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金色笔记》一文准确地描述了当时英国社会和人民的精神思想和道德标准。作品一经面世便被誉为少有的文学巨作,这一作品也使莱辛在当时英国文坛取得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 多丽丝·莱辛与《金色笔记》
饮誉中外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生于1919年英国的殖民地罗得西亚,其作品有《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们》、《野草在唱歌》、《特别的猫》等,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荣誉奖项。在2007年的10月11日多丽丝·莱辛迎来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并且多丽丝·莱辛是当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文学家获奖者,诺贝尔奖有史以来的第三十四位获奖者。《金色笔记》的前言中向读者说明书的结构是整合与分裂并存的,更侧重于整合。所以《金色笔记》弗洛伊德式的人物人格结构和内心防备的模式为主要途径,透彻的分析了稳重的主人公安娜心中是如何从分裂的自己走到整合,即安娜在精神崩溃后怎样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以及一个健康、健全的思想。
《金色笔记》的第一章便从多个方面为描述导致主人公安娜精神分裂的过程做铺垫。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年代,战争后的人民精神世界空虚,政治信仰也存在斗争,妇女解放运动的爆发敲击着每一位英国公民的心。《金色笔记》中的安娜用四本笔记记录下了四个不同方面的自己,这样她才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暂时拥有完整的人格。但是接下来的种种打击和失败,使安娜深深的陷入了挫败感中,迷惘、困惑、自卑等负面情绪,如潮水一般的涌入最终导致了安娜的人格分裂。文中的第二章细致的描写了主人公安娜内心世界的种种挣扎与斗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分裂后,唯有通过内心激烈的挣扎过后,才能找回原本的自己,完整的人格”。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描述到主人公安娜将自己的人格找回的经过:情感上她成为了新的女性,在文学写作上取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耀,在政治上她也将加入工党工作。在整篇小说中,安娜的内心世界经历了,分裂到挣扎,挣扎到回归的历程,拥有完整的人格后她成为了社会中普通的成员,健康向上的生活。
二 安娜的心路历程
1 感情挫败造成自我分裂
在安娜的人生中有一位对她意义重大的爱人——迈克尔。迈克尔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她的爱情观。她和迈克尔相爱后,安娜心中对爱情的梦想一个个被打破,这些使安娜跌入了无尽的情感漩涡中。在这段感情中,安娜始终认为只要能保住这份感情,她就能有完整的人格和美好的一生。安娜对爱情盲目的投入,在爱情中丧失了自我,没有理性的判断,仅有顺从和包容的爱情只会走到尽头。
安娜与迈克尔的恋爱过程当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迈克尔向她提出的各种要求,认为这是男权社会的理所应当,作为一个恋爱女性该享有的权利,她从未享受到。她心中虽有对迈克尔的不满,但她从未正面,正式的和他沟通。即使当时安娜察觉到当代男女关系中的不平等,并且内心强烈反对这种不平等的存在,但她却一直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不反抗这种不平等。安娜无法忍受迈克尔的男性特权,压抑住自己,甚至将这种不满,怨恨归结到自己的身上,认为这整个时代的妇女都是这样,认为女性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避免自身利益与男性权利所造成的冲突。
迈克尔最初是一位追逐梦想、充满热情的共产主义者,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渐渐的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与希望,连给予安娜精神的上支持他都做不到。迈克尔总是很鄙视安娜无偿做的公益活动,可是即便迈克尔对安娜总是冷嘲热讽,她还是想要从他身上获得安慰,但她很快便将这种想法抛弃了,认为只是一种女性自怨自怜的方式而已。安娜的内心开始由逃避转向自欺欺人,自我创建一種假象。为了取悦迈克尔,努力的发挥自己的厨艺,天真的认为只要迈克尔有了笑容,他们的感情便有了保障。虽然安娜会不满迈克尔对女儿的自私,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对这样的生活存有幻想。难以处理好女儿和丈夫之间的矛盾,逼着安娜将自己分裂,丧失理性的她认为自我分裂没有什么不好。安娜为了维持这份感情,维系这个家庭将自己逼到崩溃的边缘。她视而不见迈克尔的种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在这一切都结束时,她自我催眠为感情结束编故事、找借口来逃避现实。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她将全部的过错都推到自己的身上,认为自己的挑剔和猜忌使得他们的感情破裂。安娜无法面对这份感情已经付诸东流的事实,更无力去承受,这些将安娜推向了自我分裂的境地。
2 现实生活导致的困境挣扎
小说中的安娜追求自由,这和她身边的男性息息相关。自由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从男权主义的政治思想中解脱开来,不再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安娜没有选择结婚,但这并不是说她的生活从此脱离男性。安娜追求的是一份能和她的精神和生活相符合的爱情,带着这样的理念,她寻找着自己的幸福,这也使安娜在众多的男性追求者中陷入困惑挣扎。
安娜认为,一个良好的情感归宿能够保证其拥有完整的人格,也是她人生中充满意义的一个部分。但是,安娜在不懈探寻中却被束缚在一个不健全的男性世界中,苦苦挣扎于虚幻与现实的困境中。安娜身边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男人,以查理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者,是一个唯利是图并且咄咄逼人的伪君子;自私的社会主义者威利具有守旧、虚伪、冷酷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分子;迈克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却对生活没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在其愤世嫉俗的言语中不难看出他的挫败和迷茫;乔治是一个拥有黑人情妇的白人父亲,明显的体现出当时社会“政治与性”之间的关系,暴露出男权社会中不公平制度对女性的剥削;与安娜一样,是一个拥有自我分裂人格的男性,喜欢用一些诋毁字眼去描述周围女性。这些人拥有男权社会中男性的通病,没有对女性爱的能力,甚至还以厌恶女人为乐趣。在这些男性中,只有索尔·格林在后来陪伴安娜共同奋斗,鼓励安娜重获新生。其他男性则不断的逃避现实与情感,将自己禁锢在一个狭隘的圈子中,通过自我认识勉强保持着健全的神志,生活在一个虚无的、没有感情色彩的、不断推卸责任的精神荒漠中。在这样一个对女性持有敌对情绪的社会环境中,安娜难以追寻到一种真正的情感依托,不得不深陷于现实困境中痛苦挣扎。
3 虚构人物帮助人格重归
在经历过感情的破灭和困境的挣扎后,安娜用“黄色笔记”构建出一个虚构人物艾拉,由此影射自己的故事。
艾拉与安娜一样,是一个湮灭自身思想,漂泊在爱情梦境中的女性。在恋爱过程中,艾拉深知情人保罗的放荡不羁,以及对自身意识的控制,但是她却又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对保罗的认识与保罗本人拆分开来,并且快乐的生活在自己杜撰的虚假氛围之中。但是这样看似安逸的生活被一个频繁出现的女性形象所打扰,那个安详沉着、无欲无求的幸福女性在艾拉心目中挥之不去。艾拉认为,只有达到自己构想出来的那个境界,才能不被保罗等外界因素所伤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无欲无求的女性形象就是艾拉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她试图达到却相差甚远。艾拉在构想这个角色后非但沒有去摆脱现实与保罗对其的影响,反而想利用这个积极的形象来为自己的懦弱开脱,最终放弃了摆脱保罗对其控制的努力。被保罗抛弃之后,艾拉没有像构想出来的女性一样淡然洒脱,而是在保罗的阴影之下将感情的希望寄托在身边的男性身上,希望通过对男性的依托走出自我分裂的状态。但是,艾拉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甚至无奈得出“这些聪明男人不像是个人似的”结论。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艾拉在经历各种挫败后终于对现实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安娜在艾拉的故事中得到了启发,让她逐渐认识到自身在与男性交集时所表现出的自我破坏倾向和自欺欺人,较为深入的意识到男性的情感世界。作为安娜另一个自我的艾拉表现出安娜所有的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安娜摆脱困境。艾拉追求的独立人格成为安娜的参照,源源不断的给予安娜摆脱困境的能量。安娜在这个虚构的人物的帮助下客观的认识到自身问题所在,促使其重塑独立人格的决心。
三 结语
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的《金色笔记》,是一部充满自我实现意识的小说。小说中的安娜认为爱情是其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保证其完整人格的前提,但在那个冷漠和自私男权社会中,安娜不可避免的沦陷在现实的困境之中。困境之中的安娜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虚构的人物上寻求拥有独立人格的自我,这也是作者赋予安娜人生探索的实际意义。小说中的安娜所历经的心路历程为当代女性的自我实现指明了方向,在更高的层面上启迪着身陷困境的女性,因而具有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晓鸣:《嘈杂的世界,分裂的文明,女性的困境——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2] 牛芝霞:《超越自我的荆棘之路——论〈金色笔记〉中安娜的精神探索》,《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3] 高芳:《谈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安娜的精神突围》,《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 陶兰:《从安娜与桑青看东西方“自由女性”的嬗变——莱辛〈金色笔记〉与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之比较分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 郭向宇:《夹缝中的生命——安娜与苔丝的心路历程》,《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庞青月,石家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司趁云,石家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