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2014-06-30刘晓英
刘晓英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小学是培养学生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以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教师应该多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让学生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的是什么,通过阅读了解例题。知道哪些已知条件,求什么问题,并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已知条件,对弄不明白的地方标上记号,以备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提问。试着“做一做”,以便加深理解例题,哪里有不懂的做好记录,依照例题“照葫芦画瓢”。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讲解,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在预习“循环小数”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造合作机会
课堂教学中适时的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2.形成合作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形成“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3.提高合作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在自学时就能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激活了思维,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