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大豆专用新品种抚豆24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06-29冯明印金贞玉
冯明印,金贞玉
(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辽宁 抚顺 113300)
高蛋白大豆专用新品种抚豆24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冯明印,金贞玉
(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辽宁 抚顺 113300)
文章阐述了高油大豆新品种抚豆24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品质分析、抗性鉴定和产量结果以及栽培技术,生产示范该品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适宜在辽宁东部、北部及吉林中、早熟地区种植推广。
高蛋白;大豆;选育;栽培技术
抚豆24是抚顺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05年经有性杂交系谱法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质大豆新品种,2013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豆2013002。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2005年以抚豆18号为母本,黑农58为父本有性杂交,秋天获杂交种10粒,同年冬去海南种植F1;2006年在院内种植F2,株系选择。以组合为单位,秋天在田间优株选择;冬季到海南种植F3,混合收获;2007年在院内种植F4,5米行长、5行区,计200个株系,秋天经田间鉴评,第9个组合、第9株系被决选(编号:抚FG09-01),该株系性状稳定,结荚密集,单株产量高,而且茎秆坚硬、有弹性,抗病、抗倒伏,熟期适中。经室内脱粒、考种等综合性状优良。
2008年升入院内小区产量鉴定试验;2009—2010年进行院内品种产量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辽宁省大豆生产试验(见表1)。
表1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抚豆24杂交选育过程
2 特征特性
抚豆24株高75.8厘米,主茎节数16.7个,分枝1.3个。白花、披针叶形,有限结荚习性,株型直立收敛,以主茎结荚为主,结荚密集,单株荚数58.6个,单荚粒数3.0个。成熟时,植株落叶一致,荚呈褐色,灰毛,荚呈弯镰状。籽粒圆形,有光泽,种皮与脐色均为黄色,不裂荚,籽粒商品性状优良,百粒重20.9克。茎秆坚硬,有弹性,抗倒伏。抚豆24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采有防蚜网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株系表现为中抗(MR),完全粒率可达93.4%以上。
抚豆24属中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出苗到成熟119天左右,出苗到开花一般39天,开花到成熟一般80天。需要年活动积温2 600℃(见表2、3)。
表2 抚豆24田间调查结果
表3 抚豆24考种结果
3 产量表现
3.1 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011全省6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47.8千克/公顷,比对照品种铁豆43号,增产7.3%,增产幅度为4.9%~21.1%,1个试验点减产30.2%。居参试品系第六位(见表4)。
表4 抚豆24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012全省5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66.9千克/公顷,比对照品种铁豆43号,增产13.1%,增产幅度2.3%~19.5%,5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居参试品系第四位(见表4)。
该品种经2年试验,平均产量2807.4千克/公顷,比对照品种铁豆43号,增产10.2%,居该组参试品系第四位。
3.2 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011年经全省5个点次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11.9千克/公顷,比对照品种铁豆43号,增产11.2%,增产幅度为5.6%~14.1%,居该组参试品系第三位(见表5)。
表5 抚豆24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4 品质特性
抚豆24经国家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化验检测。2011年籽粒粗蛋白含量40.20%(干基),粗脂肪含量21.71%(干基)。2012年籽粒粗蛋白含量40.53%(干基),粗脂肪含量21.17%(干基)。该品种经2年连续化验检测,平均籽粒粗蛋白含量40.37%,粗脂肪含量21.44%(见表6)。
表6 抚豆24品质分析结果
5 生产示范试种
利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建立一整套抚豆24良种繁育体系。2012年在清原县北三家乡双河试验场种植10亩原原种展示田,平均3603千克/公顷。在新宾县旺青门乡进行多品种展示,秋天经有关专家田间鉴评,实收测产,抚豆24达到3642.9千克/公顷,比大豆“九农30”平均增产大豆645千克/公顷,增加经济效益1800元/公顷。
6 栽培技术
6.1 轮作和整地
生产上要尽量避免重迎茬,最好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实行连片种植,统一整地、施肥、供种、播种、分户管理、收获。前茬以麦类、玉米为宜,利于提高油分,易豆科作物作前茬,适宜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等的地块种植,在高肥水条件下增产潜力更大。合理深翻、精细整地,改善土壤环境、蓄水保墒、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草害,尽量采用秋整地、秋起垄,避免因春旱影响播种、出苗的质量。
6.2 精选种子,适时播种
大田用种必须经过机械或人工精选,剔除虫害粒,破碎粒、病粒以及其他杂质,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做备播种。在辽宁地区一般5月上旬播种,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可达到防虫、防病、增产的效果。
6.3 合理密植
采用“三垄”栽培模式,每亩种植密度高肥水地为2.2万株,中肥水地为2.0万株,这种窄行密植栽培形式,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6.4 科学施肥,适时灌水
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和分层施肥。中等肥力地块,秋整地前撒施优质有机肥1 000千克/亩,垄底18厘米左右,底肥占总施肥量的2/3;播种时配合施种肥磷酸二氨7.5~10千克,占总施肥量的1/3,适当提高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大豆脂肪含量。初花期至鼓粒期喷施1~2次大豆专用叶面肥,补充大豆后期生长养分的不足。开花期和结荚鼓粒期适时灌水,满足大豆生长需要,可以显著增加产量。
6.5 及时铲耥除草,防治病虫害
播后苗前应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喷匀土壤表面,防止苗前出草。苗期除草可在大豆1至3片复叶期、多数杂草在2至5叶期用13%拿捕净1.25~1.5升,加入48%苯达松剂2.5~3.0升,对水300~500公斤进行喷洒。开花初期进行叶面喷肥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加入2.5%的敌杀死防治蚜虫等害虫。辽宁地区一般在8月10日至15日左右大豆食心虫成虫盛发期,用敌杀死、功夫或来福灵等药液1~2次,可加入叶面肥一起喷洒,使虫害率降低到1%以下,确保大豆商品质量。苗后至大豆封垄前完成1~2次铲耥,封垄后拔1次大草。
6.6 适时收获
当全株有95%的荚变为褐色,摇动时开始有响声的植株达50%以上时,开始收获。
7 适应区域
适宜辽宁东部、北部及吉林中、早熟地区栽培,年活动积温在2600℃以上,无霜期在123天左右的地区均可种植。
[1]沈海波,吴秀华.克山县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J].大豆通报,2006(5):5-6.
[2]曹雄,贺润利.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杂粮作物,2001(1):31-34.
[3]刘忠堂,何志鸿,魏冀西,等.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引进与嫁接Ⅲ垄作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8(2):27-28.
[4]魏云山,王会才,生国利,等.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23-24,53.
[5]牟红军,王立娜,林建民.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滴灌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大豆科技,2010(3):51-53.
S331
B
1674-3547(2014)04-0054-04
2014-03-28
冯明印,硕士,高级农艺师,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及株型产量生理研究,E-mail:fmy06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