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企业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文化建设途径
2014-06-28罗国仕
[摘 要] 文化是现代职业人精神存在的支柱和持续发展的源泉。适应高职内涵发展的需要,根植企业进行应用写作课程文化建设,对丰富课程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智慧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基本途径有三:一是课程内容项目化,体现实用性;二是课堂教学情境化,体现开放性;三是课外练习职业化,体现超越性。
[关键词] 应用写作;课程;文化建设;研究
在高职院校注重内涵发展的新形势下,课程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自主、自律、自为的教育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涵和品位新的衡量尺度,课程文化建设在学界受到广泛关注。从文化的层面来看,高职应用写作不仅是一种传承文化的工具,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其文化品性不仅具有规范性、政策性,而且具有实用性、时代性、开放性和超越性。根植企业进行课程文化建设则是对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的一种文化再造和价值导引。对课程本身来说,有利于增强应用写作课程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还原应用写作课程的文化本位,以实现由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对教师来说,有利于提高对课程文化的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有利于促进有文化的职业人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联系教学实际,根植企业进行应用写作课程文化建设,其基本途径有三个方面:
一、基于企业写作任务,设计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应用写作课程文化建设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写作任务为中心,设计项目化的课程内容。有关学者在论述课程创新这一问题时,认为必须高度重视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度:“二者的匹配度越高,联系性越强,就证明课程内容的选择愈加科学合理”[1]。“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必须把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 使课程内容在与工作任务的动态联系中形成有机整体”[2]。由此看来,高职课程内容选择必须在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上做文章。应用写作虽然从属于语文学科,但它与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所表现出来的特定功用,决定其教学目标必须为企业写作服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习者进入工作体系或实践体系,将学习与职业活动联系起来,以增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这样才能突出应用写作注重实用,学用结合的文化内涵。因此,应用写作课程内容设计应打破学科体系,以企业写作任务为参照点,融入企业写作问题和经验等元素,以项目为载体,按能力需求设计职业情境与学习情境相对接的项目化课程内容。
以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为例,我们在分析物流企业写作任务的基础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按照对接专业、对接职场的设计理念,精简和整合课程内容,将企业文员岗位的写作技能和要求物化为竞聘活动、调研活动、公务活动、商务活动、宣传活动、会务活动和诉讼活动等工作项目。根据对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用写作活动的需要,来分析和选择常用应用文种作为学习任务。
二、融入企业文化精髓,设计情境化的课堂教学
应用写作课程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和企业文化发展,在课堂上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将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能够体验学习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联系,于潜移默化之中夯实文化基础,提高写作技能,并在企业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写作智慧,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职业岗位的要求。
设计情境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企业写作的经历。如果对企业文化没有耳闻目染的切身体验,缺乏应用写作实践经验,那么,即使将企业文化搬到课堂,也不能与课程文化有机融合。在百名教师下企业的活动中,笔者曾在宜昌宝佳利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小企业挂职锻炼。置身于“演绎精致生活,缔造完美人居”的企业工作环境,耳闻目染有关职业理想、道德、信誉和效益等企业价值文化,有关竞争与质量等企业经营文化,有关创新和超越等企业发展文化,有关规范与适应等企业行为文化,于潜移默化之中深刻感受企业文化精髓,并将“精致规范、完美服务、创新卓越”等企业文化元素带回学校,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受益非浅。
设计情境化的课堂教学,必须以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为背景,在企业文化的底色上绘制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蓝图。将教室与职场连接起来,实现学习情景与工作情景的有效对接。以竟聘活动项目中的求职信学习任务为例,我们以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为背景,设计了“联系个人私人信件写作经历,谈谈其写作格式”、“ 联系张三求职经历(案例略),评改其求职信”、“ 联系所学专业实际,向某单位写一封求职信”、“ 联系用人单位实际,筛选求职信并说明理由”等学习情景。这样,便于在教学过程中从企业文化层面培养学生规范的意识、严谨的作风、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此看来,求职信教学就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写作知识和技巧的问题,还有关于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问题。其中,写作要求中涉及到的“规范、真实、诚恳、创新”等正是优秀企业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三、把握企业发展脉搏,设计职业化的课外练习
应用写作课程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企业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练”字上面做文章,在“练”字上面显特色。要强化实践教学,针对企业需求进行应用写作训练,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广泛接触企业文案写作,把握企业应用文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彰显课程特色,实现文化价值。
课外练习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是区分专业,明确练习重点。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由于企业文化的滋养而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专业不同,其职业指向的工作岗位不同,对应用写作的要求也必然不同。因此,应用写作课外练习设计在兼顾共性的同时,必须突出各专业的个性。根据专业学习需要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练习重点,从而为专业学习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对经管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加强财经文书的写作训练;而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则应突出公文和日用文书的练习;机电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科技文书的练习;旅游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社交文书的练习。这样,就能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视角学习应用写作,充分体现应用写作为专业服务的职能。
二是联系活动,注重练习时效。以活动为载体,将职业群体的生活经验和工作心得纳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学生能以主体意识进入练习的状态。在掌握应用文种写法的同时,熟悉相关工作流程,使教学、练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例如,演讲比赛活动,学生所面对的就不是孤立的演讲稿写作及演讲问题,而是由演讲活动和工作任务要求串联起来的若干应用文种的写作,并且涉及到工作流程及多重角色的扮演。事前:作为参赛者,要写演讲稿;作为主办者,为了告知比赛主题、时间及相关要求,要写通知;为了做好准备,有步骤地开展演讲活动,要写计划;为了获得活动经费,要写请示;为了邀请佳宾,还要写请柬;作为领导部门,要针对请示写作批复。
三是链接企业,不断更新资料。主要借助我院“大学实用语文”精品课程网站,在“应用写作”模块中建立网络练习平台,并根据企业应用写作发展情况及时更新。网络练习平台包括“企业最新案例”、“优秀作品集锦”、“师生互动交流”等。学生在练习中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利用网络练习平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入探究,在比较学习中择善而从,在合作学习中共享进步,在角色模拟中走向成熟,在反复学习中总结提高。其主体地位和实践意识无疑会得到强化。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锻炼写作思维和写作智慧,有利于培养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处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职业化训练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其练习内容既是学习任务,又是工作任务;其练习者既是学生,又是企业文员;其练习过程既有系列文种写作,又有清晰的工作流程安排;其练习效果一方面可以掌握应用写作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又可以习得以现代企业为背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应用写作实用性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融入社会、服务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健.影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J].职教论坛,2011(20):1.
[2]陈智慧.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的改革———以“应用写作”课程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93.
[3]王继国,朱新生.职业教育发展理想的多角度投射[J].职业技术教育,2012(01):10.
[4]罗国仕.基于职业活动的求职信教学模式与方法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111.
作者简介:罗国仕(1964—),男,宜昌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及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