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4-06-28戴彦
[摘 要]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已得到相关专业人士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该模式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但在自身综合素养方面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仍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这不仅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保持持续而广泛的学习、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还需要他们进一步把握PBL各环节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反思总结,使自己对该模式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关键词] PBL;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调查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学习模式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行与实践已有多年,从对其基本理论的研究,到对其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该模式已得到相关专业人士越来越多的重视,那么,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应用PBL模式所产生的实际效应有着怎样的认识和评价?他们在PBL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有哪些?如何才能解决这些困难?为了明确这些问题,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基于问题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在2013年7月至2013年11月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调查,面向500名来自省、市、县不同层级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基于问题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的问卷调查,选择50名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并且深入到十多所小学听课,现将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PBL模式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日益广泛,其积极效用得到了专业人士充分的肯定
从我们多方面的调查结果来看,PBL模式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PBL模式进行教学,而在接受调查的近600名小学语文教师中,有91%的人认为运用该模式能营造出更宽松的学习氛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他们反映,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大部分小学生也都非常喜欢这种模式,认为这种学习模式给他们的学习带去了更多的趣味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PBL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充分显示了中国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根本变化,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多年以来大力推行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效。
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发展的综合性学习。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践行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需要探究和使用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而PBL模式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最为突出的特征正是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力求赋予学习者更大个人发展与创新空间——即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重视跨学科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反思建构知识并形成学习的技能。
正因为PBL模式的教学理念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理想状态的PBL模式正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所需要和所寻求的教学模式之一种,所以近年来PBL模式受到了小学语文教师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积累,教师们在应用该模式的经验方面也日益丰富。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PBL模式教学时经常面临的困难
1、教师因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而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2、非结构化问题的确定有一定难度;
3、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易掌控。
三、解决困难的方法
客观地来讲,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PBL模式对于小学师生综合素养的要求的确更高,想要解决以上提到的这些困难,教师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进行努力:
1、保持持续、广泛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多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多参加各种专业的研讨活动,使自己具备更加渊博的学识、更加灵活的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更加熟练的教学掌控能力。
2、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工作中,进一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1)设计问题阶段
在PBL模式的教学中,问题是学习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学习内容的主轴,所以非结构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是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要向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教师们需要把握以下幾点:
第一,进一步把握问题设计的标准
实际问题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问题是否与学习者先备知识相连结?问题是否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难度是否适中?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二,充分明确教学的目标
问题要能体现教学目标,问题解决的过程应该就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
第三,深入思考、集思广益
问题的产生可以是教师独立思考的结果,也可以是教研会、集体备课等活动中集体交流的结果,有效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能够使问题的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第四,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耐力和思维深度广度都相对有限的特点,问题的设计应该把握这样几点:
①让问题更加有趣,以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积极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②让问题更加生活化、情境化,让学生们能结合的生活实际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③让问题难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避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失去信心。
(2)解决问题阶段
第一,采用混合PBL模式
按照Savin.Baden的分类方法,PBL模式可分为纯PBL模式和混合PBL模式。[2]纯PBL模式对学习者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因为在纯PBL模式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完全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学习难度相对更大。而在混合PBL模式中,学习者可以得到老师一定程度的帮助,老师提供的包括开设讲座和专题介绍在内的这些帮助,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信心、缩短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时间,这对于刚刚参与这种教学模式的学习者而言,作用尤为明显。
小学语文的学习者,是6-12岁为主的儿童,由于受到自身身心发展特征的影响,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概括和协作交流等学习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采用纯PBL模式进行教学,确实容易出现耗时久、学习过程缺乏控制调节等问题。而采用混合PBL模式,学生学习的难度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知识更易系统化,可以明显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
第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在采用混合PBL模式的同时,教师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低年级到中年级、再由中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断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认真观察、评估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变化的基础之上,不断调整混合PBL模式中教师提供帮助的力度,让学生们尽量发挥自己的能量来解决问题。
第三,及时正面鼓励
以肯定评價为主,及时、充分地给与学生鼓励,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信心、获取动力并得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感,这对问题的高效解决能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小学是儿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的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教师能够借助PBL模式的教学,有效、充分地提高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概括和协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这对他们后来的发展将产生非常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们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大胆尝试、不断反思总结,以使PBL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效应,从而帮助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吴刚.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评述[J].陕西教育·高教.2012(4):5.
基金项目:本文是省级课题《基于问题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3g561)和市级课题《基于问题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2C16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戴彦(1977—),女,汉族,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