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

2014-06-28王守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德育教育高职院校

[摘 要] 目前,我院学生有高职、五年制两个层次,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生源情况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较大,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此外,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日渐受到社会关注,成为人们讨论较多的热点话题之一,在这种大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高职院校;德育教育

一、概述

1、概念的界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追根溯源,它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短期职业大学的基础上逐渐發展和兴起的,但是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定位,如何理解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途径、办学模式是什么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疑问,在国内理论界人们的认识也是莫衷一是。

“高等职业教育”由“高等”和“职业教育”两个词组成,自然也就包含了两个词的涵义。目前国内存在的认识主要有三种:其一,将高等职业教育直接归入高等教育,这也是国内较为普遍的看法。因为高等职业教育算是职业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之后可以直接适应工作岗位。其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中高层次的教育,而不属于高等教育,即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看作是并列的两个教育类型。这种观点采纳的较少。其三,将“高等”与“高级”等同起来,认为凡是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的教育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中看法强调的是“高层次”与“技术”。

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背景

按照上述国内较为普遍的看法,“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强调受教育者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所起其教育对象与教育模式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

此外,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顺应时代特点,“以学生为本”,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锐意进取,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摈弃错误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的高等教育模式相比具有受教育年限较短、进入门槛较低、学生生源情况较为复杂(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技校和职高毕业生等),录取成绩较低,基础较差且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等特点,而且高等职业教育较为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弱化了人文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定位。上述特点也从侧面证明了高等职业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德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浅析

1、德育教育方式落后,效果较差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采用的是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方式,这种方式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自我约束力较差,思想较为散漫,甚至家庭情况特殊,这种方式使得学生逆反心理更加加强,不理解老师强加给他的道德观念,与现实生活和社会严重脱节。此外,德育教育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2、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困惑

高职教育被看成是一种“速成”教育,高职教育进入门槛较低、学生生源情况较为复杂(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技校和职高毕业生等),录取成绩较低,基础较差且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再加上国内高职院校大多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不进行或者很少进行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这就使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迷茫、困惑和疑问。

3、德育师资队伍不到位

按照政策,每个学校必须在学校经费预算中单列专项经费拨给思政教学部,并且要严格按照1:2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辅导员。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只重形式不重质量,没有配备专业的思政老师和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兼职人员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或者将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等等专业都放在思政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学。

此外,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辅导员队伍普遍低龄化,大多数都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或者是留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缺乏经验、没有耐心,当学生遇到心理、家庭、社交、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时,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开导的帮助。另外辅导员流动性很大,不断的更换新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缺乏连贯性,效果会很差。

三、“以学生为本”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模式创新

高等职业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德育工作理念,将德育工作提高到整个教育环节的首位,此外顺应形势的变化,必须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手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1、德育工作人员要树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不论是哪一种教育模式,首先要强调的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点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德智体美,德字当先,有才无德等于教育的失败,德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但是在德育教学环节不能一味的强调灌输和服从,要密切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尊重、理解、关心和引导学生,针对其内心的动态和需求、成长环境和个性特征,选择最为恰当的德育教育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逐渐培养和形成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

2、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学员流动性较强,校园学术氛围不强,因为大多数职校片面强调实习基地的建设而忽略了对校园本部的建设。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开展强调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创建一个积极有利的环境,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宣传工作是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通过校服、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和学生刊物等等渠道,努力创建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和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锐意进取的学习风气和生活习惯。此外可以利用重大事件和典型热点问题强大的导向和感召作用,适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积极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学生为本”“寓教育于活动”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通过学生社团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每个环节都有助于自我教育。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要,积极组织内容丰富的各类社团活动、利用各种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另外也可以举行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技能大赛、学术报告、演讲比赛和校庆,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等形式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拓展德育教育的新模式。

4、开展服务咨询工作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情况相当复杂,而且自我约束力较差,在这个大环境下,学生会出现很多思想、生活方面的疑问和难题,所以学校应该长期配备针对学生的生活服务咨询部门,建立高素质的学生心理咨询队伍,针对学生在学习、交友、社交、择业等等方面的疑问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动态,以此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5、建立健全“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和做好的,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需要很长时间和好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这就需要各大高职院校从上到下——从党团组织,学生工作机构到班主任、辅导员都要积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将德育工作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环节密切联系起来,各有关部门要经常分析和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将德育工作逐渐纳入制度化和日常化的轨道,建立定期考核、检查制度,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建立起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蒋晋红.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9月.

[2]陈忠良,李四华.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创新与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7期.

作者简介:王守明(1982—),男,汉族,安徽省界首市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警察法学教学。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德育教育高职院校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