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2014-06-28周鲜成贺彩虹
周鲜成++贺彩虹
摘 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系,探讨了影响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三大因素,提出了构建可持续供应链治理机制、政府监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三维于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
关键词: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2-0128-04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安全事故的频发凸显出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的缺失,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1]。Ciliberti等(2008)将物流企业社会责任分为采购社会责任、可持续运输等多个方面[2];Walker和Jones(2012)对英国私营企业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3];Hutchins和Sutherl(2008)研究了供应链业务决策和社会责任的关系,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指标体系[4]。国内学术界关于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比较分散。卢岚和杨双毓(2007)提出应有效整合、协调和管理供应链的社会责任系统[5];贺正楚、张训(201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电力企业社会责任与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6];杨玉香等(2011)建立分散决策下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及集中决策下的系统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协调机制[7] ;袁裕辉(2012)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供应链网络中社会责任风险传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8]。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系,考量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可持续供应链企业治理机制、政府监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三维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
二、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系
可持续供应链包括供应、生产、物流、销售、消费和逆向物流等多个环节,其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单个企业,具有自身特点和特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供应链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和政府等;次要利益相关者包括社区、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学术机构和社会活动家等。这些利益相关者构成了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为此,将可持续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在可持续供应链的供应、生产、物流、销售、消费和逆向物流等环节中,各节点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对员工、合作伙伴、消费者、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承担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具体来说,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可从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系
(一)主要利益相关者角度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可持续供应链企业应对股东、员工、消费者和政府等多个主要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应履行对股东的企业社会责任。一是塑造品牌,提升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二是定期向股东提供真实可靠的经营和投资方面信息,使股东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三是制订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在福利、安全、教育和人权等方面考虑员工的权益。包括:改善工作条件,为员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为其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遵守法律及行业有关规定,不违规使用童工,不强迫劳动;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在薪酬、晋升和接受教育等方面给员工提供平等机会;不辱骂、体罚或侮辱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尊严。对于高层管理者,还要特别关注其个人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再次,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消费者是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他们期望供应链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因此,供应链企业应切实履行对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认真把好质量关,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诚实经营,保障消费者对其产品或服务的自主选择权、知情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相应的对产品或服务瑕疵的补救请求权等。此外,政府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代表,企业应向其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严格遵守法律、法令、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坚持诚信经营,杜绝商业贿赂,确保企业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节能环保,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可持续供应链的全过程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降低可持续供应链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4年第2期2014年第2期(总第188期)周鲜成, 贺彩虹: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二)次要利益相关者角度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除了履行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外,还应对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等次要利益相关者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对社区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为一系列支持当地社区的活动,如为当地社区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提供慈善捐助,支持社区的文化教育和艺术体育等活动,鼓励和组织员工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避免企业对社区造成负面影响等。对非政府组织供应链企业应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听取非政府组织各种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主动接受企业社会责任状况的水平评估。对新闻媒体定期发布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虚心接受各种批评意见,并及时整改。
三、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影响因素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协同理论和制度理论,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因素、协同因素和制度因素三个方面。
(一)资源因素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主体是可持续供应链的节点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投入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等多方面的资源。没有各种资源的支撑,履行社会责任的推进将成为无源之水。因此,资源因素是影响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重要方面。这些资源因素主要包括:高层管理者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员工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工作态度等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企业的融资能力、创造现金收益能力和盈利水平等财务资源方面的因素,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系统、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规划、企业战略联盟、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战略等组织资源方面的因素,以及企业声誉、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商誉资源方面的因素。
(二)协同因素
协同理论认为,可持续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不是单一、单体协同,是一种多项目、多业务、多战略的协同。可持续供应链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各环节和各节点企业应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如果可持续供应链的任何环节或任何节点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出了问题,将影响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因此,协同因素对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推进产生直接影响。协同因素主要包括: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供应链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风险控制机制等。
(三)制度因素
制度理论认为,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受内部资源的影响,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制度性因素影响。影响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制度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备性、监管部门执法力度等管制性制度因素;二是行业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等规范性制度因素;三是公众的价值观、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媒体监督和社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等认知性制度因素。
四、三维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构建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推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实现有效管理,宜从可持续供应链、政府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构建供应链治理机制、政府引导监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由这三种机制共同构成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机制。形成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相结合的多约束机制(如图2所示)。其协同关系表现为:政府对可持续供应链给予引导,进行监管,为社会提供支持和服务;社会对可持续供应链进行监督与评估,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并提出政策建议;可持续供应链接受政府的监管和社会的监督,并从供应链内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
图2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机制
(一)可持续供应链治理机制
可持续供应链治理机制包括供应链协同机制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两部分。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目的是实现供应链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治理,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机制:一是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利益在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合理分配;二是信息共享机制,供应链内部实现信息的共享;三是产品可追溯机制,实现产品的全程追溯和跟踪,强化各节点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四是风险控制机制,对社会责任缺失而引发的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五是产品召回机制,在产品的销售与使用阶段,对有缺陷的产品实行召回制度,降低缺陷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目的是全面加强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治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成立企业伦理机构,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战略,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使其制度化和经常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参加企业社会责任评估认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估等。
(二) 政府引导监管机制
管制性制度因素是影响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一种外部因素。政府引导监管机制是促进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外部压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订激励政策,强化激励机制,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较好的供应链,在贷款、减免方面,给予其成员企业优惠政策。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更多的企业能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和内在需求。三是制订和完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各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职责,特别强化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责任,要求其履行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监管职责,发挥协调和控制作用。四是理顺监管体制和机制。中央政府应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问题,相关法律应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作出明确规定,明确各级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方面的权责范围;地方政府应正确解读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并制订相应的地方法规,对跨区域的供应链,各级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在全国的不同省域或区域,执行同样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不得因地方利益而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各级政府应积极解决监管部门之间职能分割与监管不协调等问题,对相关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并加强监管和考核评估[9]。
(三)社会监督机制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推进,不仅仅是政府、行业和供应链企业的责任,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消费者、社会公众等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实现协同监督。一是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应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制订行业行为准则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发挥其协调作用,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三方评估与认证,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监督和约束。二是强化舆论监督机制,电视、网络、报纸等公共媒体应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对企业开展的各种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进行正面宣传,扩大影响,对违反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曝光,予以遣责。三是强化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促使消费者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己任,对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的供应链企业予以支持,对声誉不好的企业予以抵制,充分调动消费者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其当事人、知情者的监督作用。四是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社会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社会公众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举报,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环境。
五、结语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推进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和实践。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系,分析了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推进机制。在后续研究中,还可建立更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不同行业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内涵和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丰富和完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
[1]Carter C R, Rogers D S. A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ving toward new theo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8, 38(5):360-387.
[2]Ciliberti F, Pontrandolfo P, Scozzi B. Logistics social responsibility:standard adoption and practices in italian compan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3(1): 88-106.
[3]Walker H, Jones 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cross the UK private sector[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2,17(1):15-28.
[4]Hutchins M J, Sutherl J W. An exploration of measures of social sustainability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supply chain decision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15):1688-1698.
[5]卢岚,杨双毓.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社会责任研究[J]. 工业工程,2007,10(2):31-33.
[6]贺正楚,张训.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及实例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32(4): 121-125.
[7]杨玉香, 周根贵, 刘文东.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协调问题[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7(9):1997-2004.
[8]袁裕辉. 供应链核心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复杂网络理论为视角[J]. 经济与管理, 2012, 26(7): 53-57.
[9]王修华.破解金融排斥:英国的经验及借鉴作用[J].理论探索,2013,(11):21-25.(责任编辑:姚德权)
Research on Collabortive Promoting Mechansi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ZHOU Xiancheng1, HE Caihong2
. (1.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410205,China;2.School of Account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keholder theor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tent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rimary stakeholder and the secondary one. On that basis, it provides threeinone promoting mechanism which integrate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social supervision.
Key words: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llabortive Promoting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