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之真精神探讨

2014-06-27徐学莲

道德与文明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品心性功利

徐学莲

何为儒学之真精神?或曰何为孔子之真精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梁漱溟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人们所批判的孔子只是“假孔子”,而“真孔子”的面目已被历史所遮蔽。于是,他发誓要恢复孔子儒家的本来面目——“孔子之真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现在的情况当然已非昔比,“复新儒学”成为儒学研究的潮流。但对孔子、儒学的解读和观点却五花八门,其中又有所谓“汉学主义”,用西学来解读中国传统儒学,弄得孔子和儒学面目全非,也出现了真孔子、假孔子还是洋孔子的现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儒学之真精神”的问题。这对于儒学研究和儒学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2013年11月9日,由上海文庙管理处、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市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第七届“与孔子对话”学术研讨会,儒学研究者围绕“儒学之真精神及其现代转化”这一主题就以下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一,现在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和延续,传统存在于现实之中。应该在传统与现实的结合上来把握儒学的“真精神”。朱贻庭教授认为,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关系已无孔不入,人们的价值取向正被经济理性主义所左右,追求物质财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甚至唯一的目标。鉴于目前这一严峻的价值观挑战,亟须调整人与物的价值关系,树立一种“超越功利”的价值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传统儒学的一大亮点,也是儒学“真精神”之所在。反观传统儒学,孔子“见利思义”的“成人”说,孟子的“舍生而取义”和“大丈夫”精神,荀子提出的“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都显示了对功利的超越精神。超越功利,不是不要功利,而是要主宰和驾驭功利,不为物质功利所役。冯友兰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说,由“功利境界”进入“天地境界”,实际上就是在现代意义上回答儒学所提出的这一问题,反映了儒学之“真精神”。朱义禄教授认为“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正体现了儒学的这种精神。他说,苏东坡提出“文如其人”这一命题,指的就是文品与人品的统一,它概括了文人学士的高尚“人格”。今天出现的一些“犬儒主义”者,或有些许“文品”,但“人品”为世人所不齿。要达到人品与文品的统一,其关键在于要有儒家所主张的超越精神。

杨泽波教授认为孔子或儒学之真精神的问题,见仁见智,但其方向一致。他以孔子的思想渊源为据,认为孔子继承了周公“敬德保民”的治国之道,创立了儒家的德治思想。怎样治国才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而不是怎样做人。但为了以德治国、平治天下,又提出了“心性之学”——“仁”的道德思想。认为平治天下和心性之学的统一,是儒学真精神之所在。据此,杨教授将儒学的真精神概括为“道德理想主义”。

夏乃儒教授也从“治平”和“心性”两个方面概括儒学的真精神。他说,关于儒学的真精神,钱穆提出了两点:心性之学和治平之学。这两者构成了儒学的生命。心性之学,新儒家研究得比较多,但仅以此作为儒学的真精神有失偏颇。崔大华也认为仅以心性之学作为儒学核心价值有褊狭,因为缺少了超越层面、社会的层面。讲儒学的真精神还应有第二方面,即经世致用、治平之学、实践之学。仁和道是儒学的核心价值系统,经世致用、治平之学、实践之学是支撑点。其中,实践之学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儒学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其实用性,与儒家提倡的经世致用密切相关。

施炎平教授认为,儒学真精神有两个层面。一是《周易》提出的“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观念,人事就是“人道”、“人文”。儒家认为“人文”来自于圣人对自然天地的认识、理解与把握,包括“仁爱”、“中庸”、“诚信”等。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文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二是经世致用。它虽由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所概括,但反映了儒学的真精神。它把为政、为人、为学统一起来,把政治与道德统一起来,形成了儒家为政之道的真精神。施教授认为,这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

付长珍教授认为,儒学作为一种精神传统能延续两千多年,必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这个基因就是儒学之魂,也就是儒学精神。可以把儒学精神概括为建立秩序,秩序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生活秩序,一是心性秩序。儒家强调既治国,也治心,通过治心达到致仕和治国的目的。目前的市场经济时代在这两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弘扬儒学对现实的两个方面秩序的重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从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来论述儒学的真精神。陈卫平教授从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角度来谈儒学真精神,他指出,儒学之所以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儒学提倡的是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表现了儒学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它有三个层面:仁——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从孔子提出后,发展成为仁政、王道;义、礼——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礼就是行为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义就是社会上通行的为人处事的规则;智、信——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智是学问,信是道德。仁义礼智信在价值观的内容上表现了儒学真精神,可以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用,只要赋予它以时代内涵即可。余治平教授也有此看法。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此五字不仅仅代表儒家,而且是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当然,“五伦”需要重建。马德邻教授还对“仁”提出了新的看法。他根据思想史的考证,认为孔子讲“仁”实质是人与他人的关系,礼仪、孝悌,都是与他人的关系。从精神层面发展来说这是第一步。当仁内化为情感时,则是第二步,包括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的行为的一种方式。遗憾的是,“仁”的精神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失落了,后来发展成一种精英精神。张自慧教授和王佩玲女士还就“中庸”的含义及其在儒学中的地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如何研究和把握儒学的真精神?一些学者强调要仔细钻研儒家的经典。夏乃儒教授指出,儒学的持久生命力还在于有一套完整的经典系统。现代人可以借助朱熹的研究成果,以四书为基本,再加《周易》的系辞上下两部,这样就将儒家的天道观丰富了。还可以编一部《广学记》,收《学记》与《劝学》。这二者均为我国教育史上的名篇,反映了我国重视教育的悠久历史,也体现了在古代社会转型期思想家呼吁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四书增加两篇合为六书。陈卫平教授也认为读经很重要,体现儒学真精神的文献形式就是最后成为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的《四库全书》。研读一些经史子集文献,有助于我们对儒学真精神的把握。邵龙宝教授认为儒学真精神是很复杂的题目,如果没有一个反思的批判也是说不清楚的,仅从文献典籍中来谈还是不够的。谈儒家真精神,除了需要对传统经典的考察,还需要对活的传统进行考察。

责任编辑:杨义芹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品心性功利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名篇中的文品与人品
家庭教育中文品家品相得益彰的路径探析
李益文品与人品的分离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
胡宏心性观中的“儒佛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