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困境、成因及完善思路

2014-06-27殷向杰许尧

道德与文明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志愿服务

殷向杰 许尧

[摘要]志愿服务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育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发展迅速,但还存在着一些困境,表现为总体规模不大、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化程度不高等。这些困境与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滞后、治理模式缺乏及一些错误的观念相关。我们应当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个方面,努力更新志愿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机制。

[关键词]志愿服务 社会资本 社会互助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4)02-0136-06

志愿服务是一个国家社会发育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从全球发展的经验来看,具有一定规模和成熟的运转机制的志愿服务,对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力量对公益事业的参与以及社会成员间和谐关系的构建都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发展逐渐走上了正轨,在大型赛事、危机抢险、社会保障等领域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一、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困境

总体而言,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面对的困境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志愿服务的总体规模不大

我国志愿服务的总体规模不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的数据显示出来。

第一,国家间的横向比较。2011年12月,我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3392万人,但仅有950.2万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提供了9272.6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同年,美国参加正式组织的志愿者达到了6000万人,他们贡献了81亿小时的劳动,价值1730亿美元。美国平均每位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是122.86小时。如果忽略中美两国本身巨大的人口基数的差异,只看绝对值,我国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为美国的14.8%,中国志愿者贡献的劳动时间总量是美国的1.2%。

第二,国内的状况。静态地看,2012年,我国志愿服务人次为1293.3万,志愿服务总时间为3639.6万小时,基本上每100个中国人中才会有1个人参与志愿服务,而每一个参加志愿服务的人一年中的志愿服务时间还不足3小时。如果动态地看,2012年比2011年在参与人数上提高了36.1%,但提供的志愿服务总时间数却仅为2011年的39.3%,可见发展情况很不稳定,处于低端徘徊的水平。

(二)志愿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志愿组织的健全和成熟是志愿服务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成熟的志愿组织不仅可以在确定志愿服务对象、安排志愿服务内容、动员志愿服务人员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也是通过长期努力促进某种服务专业化、常规化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例,近五年其组织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民政部网站统计信息显示,2008年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30.4万个,2009年为28.9万个,2010年为10.6万个,2011年为15.9万个,2012年为9.3万个。仅从组织数量上看,2012年仅为2008年的30.6%,还不足三成。

(三)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严重不足

志愿服务从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看,可以分为专业化的服务和非专业化的服务。专业化的服务是指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人提供的服务,比如医疗诊断、法律援助、支教、电脑维修等。非专业化的服务是指不需要特定技能,只需要付出简单劳动就可以达到目的的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比如大型活动中的后勤保障等。尽管非专业的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得以广泛开展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需要专业的志愿服务,比如医疗健康、法律援助、应急救助等,这些领域不仅需要行动者的一片热心,更需要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使被服务者形成对某种问题的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专业的志愿服务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所以,从现实来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严重不足,难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志愿服务发展困境的成因

志愿服务发展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建设的滞后、治理模式的不成熟及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较为显著。

(一)制度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用来规范、引导、监督志愿服务的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使得志愿服务的发展缺乏一个基础性的制度,也导致志愿服务发展会面对很多无法克服的瓶颈问题,相关法律层面的问题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目前高校也缺乏关于志愿服务的鼓励性制度。高校设置的奖励制度几乎没有考虑到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志愿服务虽然本质上要强调其行为的主动性和志愿性,但高校或社会也需要给志愿服务者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至少要让志愿者认识到他们的行为是社会认可和鼓励的。这将对志愿服务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缺乏有效的志愿服务治理模式

政府及民间力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中国目前在志愿服务发展方面并没有一个相对有效的治理模式,无论是官方主导的,还是民间主导的,都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瓶颈问题,这些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制约着志愿服务的迅速壮大和成熟。

对志愿服务的治理不当,还表现为缺乏对志愿服务的长远系统的规划。当前,志愿服务多数服务于特定的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将特定的项目作为志愿服务的核心,缺乏对提高素质和培养志愿精神的重视,比如奥运会的志愿者等,需要开展服务时就临时召集志愿者,活动结束就解散,一方面,没有利用大型项目有效地锻炼服务者,另一方面,事后也缺乏对志愿者的常规管理和利用。相应地,对志愿者的培训也以短期的技能培训为主,缺乏对使命感、归属感的培养。这种集中于一个事项的志愿服务培训、管理模式事实上造成了志愿服务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志愿服务的观念还存在一些误区

第一,认为志愿服务是年轻人的事,或者是年轻学生的事。事实上,这是对志愿服务的严重误解。西方社会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很高,无论是政府高官还是大学教授,各种职业、各种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加到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中来,而绝不仅仅局限于年轻的学生。endprint

第二,认为志愿服务是品德高尚的人做的事,有不良经历的人不能参加。志愿服务确实会让人感到自己是一个好人,一个高尚的人,但并不是所有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注定一生都是高尚的。一位女志愿者在接受访谈时说:“你们不要问我是什么职业,有什么身份。人确实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但是,只要我走进志愿者协会,只要我接听求助者的电话,就感到自己神圣、高尚,感到自己的善良和美好。”从客观上讲,人的确是善与恶的结合体,但只要参加到志愿服务中来,人性中善的一面就会更多地激发和表现出来。

第三,认为志愿服务就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劳动,没什么技术含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劳动已经不是志愿服务的主流,更多的志愿服务需要志愿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认为志愿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不创造社会财富。不少人认为,志愿服务就是给一些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本身不创造社会财富。其实,这些服务是有其市场价值的,比如美国就将每年的志愿服务的人数及小时数统计出来,并计算出志愿服务的市场价值。我国还缺乏这方面的统计,一定程度上也与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认为志愿服务无法创造社会财富有关。

三、志愿服务发展的完善对策

发展志愿服务,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元主体的共同作用并形成合力。相关主体都应当明确自己在发展志愿服务中的角色和定位,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政府要扮演好四种角色,避免两个错位

在志愿服务发展中,政府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职能,重点扮演好以下四种角色。

角色一:基础制度制定者。政府需要在三种制度上充分发挥其规则制定者的作用。第一,建立志愿服务者在经济上的获益制度。其中包括一定的免税政策,志愿服务时获得一定的补贴及保险等。第二,建立志愿服务者在精神上的获益制度,主要是通过制度性的规定,从精神层面加强对志愿服务者的鼓励和支持。比如,2010年,河北各市在招录公务员时,有105个职位是面向志愿者的,这就表明一种政府支持志愿者工作的鲜明态度。第三,制定志愿服务组织规范,主要是相关NGO基本的运行规则和方向性的规定。

角色二:部分资金供给者。政府往往是志愿服务的购买大户,从美国的情况看,对志愿服务的资助有43%来源于美国的各级政府。中国与美国在发展阶段、政府职能定位、市场发育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就目前而言,中国政府可以在以下一些领域购买来自志愿者的服务。(1)大型活动中的志愿服务,比如大型运动会、展览会等。志愿服务虽然不以盈利为目标,但志愿服务本身必然会发生一定的费用,政府可以为这些服务支付一定的报酬或补贴。在一些大型赛事后,应当根据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尽可能将一些志愿组织改造后继续发挥作用。(2)一些针对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比如对儿童的法律援助、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对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的援助等。对于这些群体的一些特殊的服务,政府可以以购买的方式来提供,不仅能使被服务者的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而且也可以为有动力来提供志愿服务的人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促使他们安心工作。(3)特殊状态下的一些志愿服务,政府可以承担一定的成本,比如危机状态中的一些专业的志愿服务、对特殊群体的一些心理援助,等等。(4)对一些研究机构的资助。政府财政可以拨出一定的资金,来资助一些对某领域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的研究机构开展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活动。

角色三:危机动员协调者。大规模的突发事件客观上会为国家大力推进志愿服务计划、强化应急志愿服务能力提供契机。在危机状态下,政府需要向全社会明确应对危机的总体规划,以及危机的解决需要哪些方面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应当以何种方式来介入到危机应对工作,可以发挥什么功能,从而避免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导致的“志愿堵塞”、“志愿冷场”等宏观引导方面的问题。

角色四:运行监督评价者。政府还要发挥好对志愿者组织的监督评价功能。这种监督和评价不是对于运行细节的监管,而是重点监督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志愿者组织的总体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实质上是对志愿者组织或具有志愿服务功能的NGO的性质的一个判断,避免它们在组织定位上的重大偏差。另一方面,对志愿者组织或具有志愿服务功能的NGO在募集资金使用制度及实施情况等方面发挥监督功能。同时,政府可以成为相关组织运行状态的评估者,通过设置一些奖项来促进人们对社会贡献大的相关组织的了解,也为相关组织提高社会声誉提供一些可信度高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工作。

政府在履行好这四个方面职能的同时避免两种角色错位。

一是无为无谓旁观者。即认为政府不应当作任何方式的介入,让相关NGO自然发展就可以,至于志愿服务发展得怎么样,政府也无须过问,这种无为无谓的态度看似给予了志愿服务发展的空间,但事实上并不符合志愿服务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志愿服务的领域很多都涉及公共利益和社会问题,他们是公共治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政府应当在更高的治理层面对志愿服务的功能和基本运行模式进行总体的界定,让渡合适的空间,并与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一定的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相关公共问题的解决。

二是幕前幕后掌控者。与无为无谓旁观者相反,政府在职能定位和运作上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幕前幕后的实际掌控者。不少地方政府要求志愿服务活动必须经过严格的层层审批的程序,有时还直接干预、安排志愿服务活动,这种心态是基于对志愿服务的高度不信任,或者大政府什么都管的行为惯性,或者让志愿服务充当其他目的的工具。可以说这种职能定位也是不可取的,应当让志愿服务减少甚至消除行政化的色彩,让志愿组织能够按照他们的运作模式去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二)学校要形成三种导向,细化五种机制

学校要利用既有的教学、实践资源,努力在同学们中间形成三种导向。

导向一:志愿服务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由于志愿服务的最大特点是自愿性,国家没有必要也无法通过强制性的立法来进行强制性的规定,所以,参加或不参加志愿服务无法通过法律方式来规定,而只能通过道德化的感召方式来进行引导。endprint

导向二:志愿服务需要终其一生去实践。在学校教育中,另一个需要树立的理念就是志愿服务是一辈子的事,需要终其一生去努力实践,是一项没有尽头的光辉事业。志愿服务与人的年龄、性别、学历、民族等都没有直接的关系,除没有行动能力的幼儿外,其他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比如临近死亡的人可以做出器官捐献的决定,60岁的老人可以组织协会去照顾80岁的老人,残疾人之间也可以相互帮助……只要有一颗爱心,总是有可以发光发热的机会。学校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建立终生实践志愿服务的理念,防止那种认为志愿服务是年轻时的事的错误理解。

导向三:志愿服务需要专业知识去提升。张彩虹通过对深圳市三所高校的志愿服务调查表明,专业技能服务所占比例为8.7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学生在将志愿服务和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的需求将日益提高,而专业的志愿服务会提高服务的附加值,将会对被服务者产生更高的实用价值。

在形成上述三种导向的同时,学校教育还要细化和完善五种机制。

机制一:志愿服务动员机制。大中学生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志愿服务资源,而且由于学生时期正是社会道德、人生理想的形塑时期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时期,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使社会其他人士受益,也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使志愿者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还可以锻炼志愿者的口才、组织、协作、沟通等多方面的素养,因此,学校应该尽可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多样化的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和渠道,方便同学们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选择。

机制二:志愿服务创新机制。大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知识、热情、精力三者处于一种较好的交汇点上,要充分利用年轻人的这些优势,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突出“助人自助”、“开发性扶助”等理念,充分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尽可能提供高附加值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的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结合对方的心理需求,尽可能采取简单、互动的形式,并且要将尊重对方、共同改变现状作为选择形式的一个重要理念。

机制三: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学校要将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挂钩,以一定的奖励制度体现学校对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鼓励和支持。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志愿服务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制度,比如国家设立专项奖学金,在就业、升学方面设立对志愿服务的专项考核制度等。这些对于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的高等院校还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足够关注,应当在评优、入党、就业、保研、奖学金评选等传统奖励项目上适当地给予志愿服务一定的权重,积极培育、支持、奖励志愿服务类社团的发展,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更多更好的激励措施。

机制四:志愿服务巩固机制。我国长期以来以“学雷锋、做好事”的方式来推进个人化的志愿服务,这种倡导方式对志愿服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容易个人化、形式化、口号化,不宜作为长期的有常规性的活动来抓,不少志愿者在参与了两次志愿活动后便不再参加,认为志愿服务是走形式,自己也没啥收获。基于这些考虑,学校应当努力尝试建立志愿服务常规化的制度,用来巩固各种志愿服务的成果。

机制五:志愿精神传递机制。大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最主要的群体,也是志愿精神传递的最主要群体。这种精神的传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第一,将志愿服务类社团作为志愿精神传递的载体,大学社团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社团可以通过自身文化的建设、传统项目的开展、不同届同学间的相互传递等形式来实现对志愿精神的传递,比如湘潭大学的“雷锋公司”开辟了投送“死信”、义务家教、帮助老人、救助失学儿童、失物招领等服务项目,并成功地将相关做法制度化,成为该校“志愿服务”的代称;第二,将各种鼓励志愿服务的方式制度化,制度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长期的深远的影响,通过制度化来保障志愿精神的传递;第三,将志愿服务作为校园文化的重点来抓,加强宣传和精心营造,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会对该校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学校,将促进学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参与以及奉献文化特质的养成。

(三)社会要形成三种心态,提倡两种导向

对于社会而言,应当形成支持志愿服务发展的三种心态。

心态一:信任。信任是减少社会交往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志愿服务能够促进社会信任度的提高,但志愿服务本身也需要社会给予足够的信任。这种信任要求民众充分相信这些组织或者服务者出于公益的公心和能够很好地完成既定使命的能力与道德水准,并主动积极地配合他们的行动。目前,社会对志愿服务的总体信任度是较高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民众对志愿服务以“点”否定“面”的问题,此外,不少民众认为直接把钱或物捐给灾区民众或贫困孩子才是最可靠的途径,但这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成本,也无法有效地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志愿服务组织能够以更规范化、透明化的管理来提高社会公信力。

心态二:支持。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社会民众的大力支持,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所证实的。志愿服务是一种正能量,它必须依靠彼此间的相互传递,才能将其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并不断增强,从而使更多的人受益。要养成支持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就需要克服三种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心态:第一,旁观者心态;第二,搭便车心态;第三,嘲讽者心态。上述三种心态对志愿服务的负面作用不同,但都是不可取的心态,社会要克服这些不良心态,并形成对志愿服务的支持氛围。

心态三:理解。志愿者的行动体现出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和力量。但在实际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却可能得不到被服务者或民众的理解,反而可能会招致苛刻的指责,令志愿者难堪。这些现象的存在均因人们对志愿服务及其提供者缺乏必要的体谅之心、感恩之心,缺乏从对方角度来看问题。这种现象的蔓延将会导致志愿者的热心受挫、自尊受辱,从而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健康、长远发展。endprint

在形成上述三种心态的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形成以下两种导向。

导向一:“志愿服务,人人有责”。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志愿服务是少数理想主义者的事,和自己没多大关系;更多的人认为,没有精力从事志愿活动;也有些人不愿意和陌生人交往,怕惹上麻烦。这些心理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不参加志愿活动的充分理由,因而要使他们树立一种理念,即志愿服务是每个人都应当尽可能身体力行的事,是每个人都应当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

导向二:“诚心实意,力所能及”。市场环境下的利益竞争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更多的疏离,相互之间的信任、真诚、友爱、关怀等情感性内容减少。人们甚至习惯了在相互防备中生活,将自己局限在狭窄的圈子里,拒绝和外界进行情感性的交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志愿服务必须诚心实意,扎扎实实,不做表明文章,不流于形式,不追求轰轰烈烈,而是要着眼于力所能及的事,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谋求一点一滴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四)家长要做好四种引导,传递一种精神

有很多志愿活动在全家参与的情况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有一些活动需要父母身体力行地做一些适当的引导。以家庭为单位的志愿服务活动,家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他们的言行直接决定着志愿服务的效果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程度。具体而言,家长要做好四种引导。

引导一: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对方处境来设想。家长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引导孩子从对方的处境来设想,激发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情他人的内在情感,并使换位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这将有利于以更好的方式去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也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和组织、协同能力的提高。

引导二:家长要引导孩子从社会高度来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是一种平行的换位思考,仅仅如此并不能决定孩子思考的高度,要培养孩子对社会的关怀,或者对一类群体的关怀,就必须引导孩子从细小的事件予以深厚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做更泛化的思考,从而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如果说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主要是心态上的引导,从社会高度来思考的引导则主要是知识性的,以此促进孩子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来培养社会关怀。

引导三: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对方。志愿服务很有可能发生在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主体之间,志愿服务的目的在于改变对方不利的处境,但这并不意味着施舍性的不平等关系。要引导教育孩子,从人格平等的基本态度来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理解对方,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他们对于人类尊严和平等的理解。

引导四: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事上养成习惯。任何具有伟大意义的事情都基于无数的小事和习惯。让他们从小习惯于用具体的方式融入这个社会,融入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并从具体的微小的事做起,在细微的事情上养成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甘于奉献和关心他人的习惯。

家长的所有努力就是要在家庭教育中传递一种精神,那就是“志愿精神”。这种精神意味着关怀,关心对方的冷暖,关心公共的秩序与安全,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大自然的和谐;这种精神意味着奉献,不讲求回报,却努力付出;这种精神也意味着参与,将自己的心智与社区生活的改善融为一体,从细微之处做起,不做旁观者;这种精神还意味着善良和友爱,通过各种活动,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善意和友情释放出来,温暖他人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提升自己的人生意义。家长应当做实践志愿精神的表率,为孩子的成长做出好的榜样,为孩子人格的健全和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出细致、健康、有力的引导。

责任编辑:杨义芹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志愿服务
对当代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