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家人生智慧与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

2014-06-27刘宁张彦通

道德与文明 2014年2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道家大学生

刘宁 张彦通

[摘要]现如今许多大学生热衷于功利和实用,大学教育又缺乏人文素质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品格的陶冶和“精神成人”。由于缺乏处理学生本我与天、与物、与人、与已关系的智慧,大学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影响着大学生顺利成人和成才。道家人生智慧尊崇的超越功利、返璞归真和精神自由等原则,可以为大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道家 人生智慧 大学生 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4)02-0101-04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前许多大学生的心灵被物欲所“遮蔽”。他们热衷于功利和实用,忽视“精神成人”,出现了“价值悬浮”、“精神贫血”、“信仰危机”等症状。精神发育的滞后阻碍着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也影响着大学生成长的进程。当今很多高校充分认识到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其实,“人文素质也就是境界,就是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重建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它尊崇超越功利、返璞归真和精神自由等原则,对反思现实异化、把握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大学在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可以采集道家人生智慧之长,深度提炼、挖掘道家人生智慧之内涵,引导大学生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一、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失落

所谓“精神家园”,其实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家园是人始终不离的场所,是人生存的最切近的处所。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主宰的“话语锄权”中,很多大学生放弃了崇高的信仰,对意义的追寻与价值的判断走向了世俗化、物质化,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多滞留在张世英先生所讲的“主一客关系”的“在世结构”,或如冯友兰先生所划分的“功利境界”,甚至是“自然境界”。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哲学式的反思智慧,缺乏对自己的心理世界、需要、欲望和生活方式的有效调节和控制,从而丧失了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的丧失致使大学生找不到生命的根,陷于价值虚空所引发的无聊与郁闷之中,幸福感也不断降低。精神家园的构建涉及对天人、人我、我物、我己等一系列关系的体认和处理,很多大学生显然缺乏处理这些人生根本问题的实践和智慧。

首先,在人与天的关系上,大学生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呈现虚无化。信仰对建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并被逐渐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许多传统上应当奉为圭臬的信条被市场经济冲淡了,甚至被物欲遮蔽了。一部分大学生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奉行实用主义的灵活真理观和庸俗的人生哲学,对信仰和价值的追求呈现出虚无化倾向。信仰处于人类精神的最深层次,它以终极关怀的方式为人类提供生活意义的支撑点,使人心情安宁舒畅。由于缺乏坚定信仰的支撑,大学生的精神自然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

其次,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大学生信奉功利主义,人文素质欠缺。在生活世界逐渐被经济样式和市场运行逻辑“殖民化”的时代里,工具理性成为元叙事。因此,很多大学生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大学生活,把读书的目的定位于谋生和职业的需要。所谓“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只是大学生作为改变自己物质生活的最佳跳板。一些大学生漠视“无用”的人文知识,从根本上忽视了自己品格的陶冶和精神成人,选择了一条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道路。异化的心灵既发现不了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美,也体会不到得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再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一些大学生过分张扬自我意识和个性,人际关系疏远。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有的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同类感,奉行个人主义,把别人当作利用的对象和手段,“自我”在价值的天平上极度倾斜,无论是判断事物利害,还是决定取舍,都把“自我”作为价值的主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只知有竞争,不知有合作;在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上,视集体为一种束缚和限制,不愿意奉献。紧张的人际关系阻碍着人与人之间心和心的交流与沟通,导致真挚情感的缺失。正如张世英先生所言,“‘自我执意地以我为中心、把人我对立起来,会引发人处于焦躁不安的精神状态”,心自然无处寄居。

最后,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许多大学生自我统合混乱,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在更高层面上受制于个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不能从哲学层面思考人生的终极目的,深入体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保持一种超越现实的品格,许多大学生生活目标模糊,甚至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灵很容易遭受各种生活事件的侵袭,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其缺乏处理和转化这些压力和刺激的信念和智慧,找不到使心灵得以疗伤的精神家园。

二、道家人生智慧的主旨

人生智慧是道家哲学的核心。不同于围绕对社会伦理的关注而展开的儒家人生观,道家人生观所要解决的是个体安身立命的问题。其主旨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超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纷争、战乱四起、个人尊严丧失的混乱局面,道家主张“身重于物”。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这就是说,身比名和利更重要。名和利只是身外之物,如果因为追逐名利而牺牲身体,那就是舍本求末。庄子认为要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就要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无己、无功、无名”,把精神从“物累”当中彻底解放出来,达到“吾丧我”的境界。同时,道家主张少私寡欲,知足不争。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庄子以拒绝入相的聘请实践自己人生的信条,追求精神的逍遥自由。

通过《庖丁解牛》这个寓言,庄子说明了如何进入自由的精神境界。只有把工作(宰牛)当作一种体悟道的活动,不以其为一种“必不得已”的谋生手段,摆脱世俗功利层面的纷扰,才能使其成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所以摆脱功、名、利、禄这些外物对人的役使,而去寻求物中蕴含的本质——道,才能“物物而不物于物”,进入自由自在的境界,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无待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

其次,顺应自然,超越道德和生死。自然主义的基本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于人生观的展开之中,道家人生智慧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顺应自然、返璞归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家主张人性应该复归于自然,人得之于天的自然本性才是他的至正之德。于是,老子要求“见素抱朴”,庄子则主张“使天下无失其朴”。老庄极力批判儒家人为提倡的道德,因为它容易引发人的虚伪和狡诈。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他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使人类的心智和道德复归到朴素自然、纯洁无瑕的状态。道家超越道德不是抛弃道德,而是不为道德而道德,追求的是一种没有目的而又自然地合乎目的的更高层次的道德。

人只是天地万物中一个普通的成员。既然天地万物只是自然而生,自然归于毁灭,那么人也应效法自然,过一种自然恬静的生活,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死。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生死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两者是紧密相连、互为一体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徒”,“死生有得邪?皆有所一体”(《庄子·知北游》)。庄子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道理,在他妻子死后,竟能“鼓盆而歌”。在他自己将要离开人世时,他对要厚葬他的弟子说:“吾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知北游》)这对待生死的气概是多么的豁达豪迈啊!正因为有如此气概,老庄才能在乱世中摆脱世俗的束缚,保留一种纯真自然的自我和独立人格。

再次,谦下不争,功成而不居。从“少私寡欲”、“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出发,道家认为在天地万物的发展中谦下不争是保存自己力量的最好方法。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二十四章》),又说:“江河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因此只有虚心谦下,才能“成其大”,赢得别人的支持,最后成就大业。正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并把“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人生必须持而有之的“三宝”之一。这里的“不争”并不是消极不作为、隐退之意,而是不乱争、不妄争。

为了消弭人类的私心和勾心斗角,道家站在挽救人类命运的高度,不仅在人生观上提出了谦下不争的原则,而且还主张多予少取,功成而不居。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而不居”(《老子·二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在老子看来,“道”生长万物,“可以为天下母”,万物依靠“道”才能生长变化。这些都是自自然然、法尔如是的,没有什么主宰浮沉的神秘力量。所以“道”生长万物是为了让万物更好地成为它们自己,而不是将其据为己有。“道”也不会自恃有功,更不会控制和主宰万物。人应以“道”为楷模,像“道”那样多创造而不思占有,多奉献而不索取,多给予而不求回报。

最后,善待一切,报怨以德。地由于胸怀博大,所以不仅能容纳高山大川、江河湖海,也能容纳草木虫鱼、小石碎沙。由于“人法地”,所以老子主张人应该以大地为榜样,厚德载物,“善者吾善之,不善者我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老子·四十九章》)。在老子看来,善物与不善之物都是有用的,“故无弃人”、“故无弃物”,人、物尽其所用。与孔子主张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不同,老子进一步引申出“报怨以德”、“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思想。

三、道家人生智慧的启迪

道家的人生智慧充满着对个体精神的终极关怀,它可以启迪大学生思考自身与天、人、物的关系,进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首先,道家的人生智慧能引领大学生摆脱小我的束缚,获得大全意识。当代部分大学生之所以无法摆脱小我烦恼的困扰,是因为缺乏人生的最高指引和终极关怀。道家的人生智慧无疑可以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道家认为,道法自然,道蕴含万物而又贯通于其中。人只是宇宙本原“道”造化万物的一种十分普通的自然存在,这是给人生的最好定位。大学生只有挺立大宇宙意识,才能使物我一体而无间,将小我融入大化流行、永恒不息的自然活动中。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地境界中获得生命的终极安顿,达到“齐死生,同人我”的“至人”境界。这样,大学生就能以深邃的思想洞察人间百态,以仁爱或“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态度对待自然和他人,不再把他人他物看作单纯的对象或事物,而是把他们看作和自己一样具有主体性的东西。由于人生层次处于高远的境界之中,大学生就会变得坚定且充实,就不会为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坎坷而垂头丧气,也不会产生类似于功名利禄的得失之患,更不会由于“小我”之褊狭而遮蔽对崇高“大全”的向往与追求。大学生在这样高远的“天人合一”境界中,凡事自自然然,如其所是,不造作,不妄为,无为而无不为,精神家园无往而无不自得。从而不断地超越小我,祛除焦虑与不安,返璞归真,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其次,道家的人生智慧能启发大学生思考与人与物的关系。当前高校之所以发出“人文精神”失落的哀叹,其主要原因就是“片面地重实用或者说片面地把万物归结为使用对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一种表现”。道家主张“身重于物”、知足之足常足、“物物而不物于物”,这对于当今一味追求实用而忽视精神家园建设的大学生来说不啻为一服清醒剂。为了获得安身所需的物质基础,大学生无疑要努力进取掌握知识,追求功名,但不能完全执迷于欲望之中。虽然人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但物质并不是人类生活的最根本的需要,而且“功名富贵,皆有所待,皆受主客关系模式的制约”。这种“有待”是对大学生自由心灵和独立人格的束缚。道家的人生智慧可以澄明被功利所遮蔽的意义,它给大学生指引的方向就是以关系性思维取代主客二分式的对象性思维,培养出高水平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在超越性的审美愉悦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最后,道家的人生智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范式。目前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尊重对方的感受,导致人际生态恶化。之所以说道家人生智慧蕴含的精神比儒家高远,比墨家深刻,就是因为它可以为人际关系处理等提供坚实的本体论支持。道家人生智慧以道和水等为喻,认为人生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主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应守柔处弱、谦下不争、多予少取和报怨以德。英国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罗素也盛赞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专门提倡“创造而不是占有的冲动”。他主张发掘老子学说中的精神遗产,呼吁人人去奉献爱、贡献爱并让世界充满爱。大学生如果秉承“道者为之公”和“报怨以德”的奉献、宽容和平等的精神与人相处,就不会过分地执著于“自我”,就能多获得一份淳朴、真挚和温暖的感情,人与人之间也就会少一些冷漠、自私和限制,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氛围。

汲取道家的智慧,大学生可以立于旷达宏阔的境界,开拓一片与天地万物同流合体的精神家园。“庄子的逍遥则‘齐生死,同人我,是入乎人世(日常生活)之中而不为人世所累,乃真无入而不自得,随处皆家园也。”这即是说,敢于面对生活,又能从中挣脱出来(不是逃避),把超越的精神与现实的态度结合起来,这对大学生安身立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种人生状态也正符合冯友兰先生所追求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当然,道家信念的内化需要大学生在生活中超越自我,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

责任编辑:杨义芹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道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漫画道家思想
大学生之歌
漫画道家思想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