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优势地区乡村旅游低碳实践研究*
——以福建省延平区为例

2014-06-27吴剑豪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延平区景区旅游

吴剑豪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福建南平 353000)

生态优势地区乡村旅游低碳实践研究*
——以福建省延平区为例

吴剑豪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福建南平 353000)

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延平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低碳旅游理念,从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低碳乡村旅游教育示范四个方面构建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为延平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模式选择.

低碳;乡村旅游;延平区

乡村旅游是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20世纪80年代基于当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在具备条件的乡村地区开展旅游经营成为当时农村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渠道.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乡村旅游活动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以及无规划的开发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等一系列问题.2013年6月17日是中国第一个“全国低碳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国内乡村旅游应借鉴低碳理念,引入低碳示范区标准,构建符合乡村旅游地实际情况的低碳乡村旅游模式,引导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具备生态优势的特定乡村旅游地实践低碳旅游理念、节能减排,避免和减少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碳排放对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造成的影响与破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对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现实的示范意义.

1 相关概念

1.1 低碳理念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人类对生存现状的反思.2003年3月,英国政府发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基本途径,逐渐取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报告中提出“低碳旅游”(Low carbon Tourism)的概念.当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也被定为“旅游,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关于低碳旅游没有统一的定义,低碳旅游概念中的“低碳”意指“较低”或者“更低”的碳排放.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角度看,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1].

1.2 碳汇机制

“碳汇机制”全称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碳汇机制”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碳汇体有森林、草地、湿地、海洋等,森林碳汇是推行碳汇机制的主要载体,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

1.3 乡村旅游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学者们理解上的差异较大,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不同的提法.由于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同时也存在对乡村旅游活动分类的理解差异.本文比较赞同刘德谦教授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2].

2 延平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1 延平区概况

延平区是南平市(地级市)下辖的市辖区,地处福建省中部,位于东经117°50’~118°40’,北纬26°15’~26°51’,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69公里,区境东邻古田县、闽清县,南界尤溪县、沙县,西接顺昌县,北连建瓯市,总面积2 659.66平方千米,人口总数49.5万人,地貌特征为丘陵山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3].

2.2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延平区旅游资源开发较成熟的有溪源峡谷4A级旅游景区、芒荡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乡村旅游主要围绕茫荡山、延平湖,依托近郊乡镇开发以“休闲农业”、“休闲渔业”、“森林人家”和“农家乐”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乡村游以及乡村民俗旅游文化活动.面向市场策划并推出西芹高坪爱情婚恋主题乡村游,三千八百坎激情欢乐乡村游,樟湖蛇文化风情民俗游,王台“四季花果飘香”游,峡阳“美食古镇”游,南山理学、红色休闲游,宝珠“天上村落”游,延平湖畔水乡渔村游等精品主题乡村旅游线路.出台《延平区旅游品牌创建奖励办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调动各乡镇、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鼓励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省级“森林人家”、省级“水乡渔村”等乡村旅游品牌,现有上洋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森林人家”示范点;高坪村省级“森林人家”示范点;南平百合休闲渔庄省级“水乡渔村”;溪源农家饭庄、三千八百坎双龙山庄省级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3 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实践的条件诊断

3.1 资源和生态优势

延平区境内有森林面积282.8万亩,森林覆盖率73.1%,其中毛竹面积51.2万亩,林木蓄积量1 456.5万立方米,毛竹蕴藏量5 000多万根,杉林速生丰产居全国之冠,是我国南方三大杉木产区之一,生态公益林面积63.6万亩,素有“绿色金库”之称.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9 442.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重要的杉木原生种群与种源、典型的中亚热带沟谷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植被类型包含了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大部分的植被类型.19世纪以来,中外动植物学家先后在此采集标本并发现33种植物、36种昆虫和1种鱼类新种;调查鉴别生物物种4286种,其中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7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0种,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和科普基地,也是闽北和闽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4].延平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一江三溪(闽江、建溪、沙溪、富屯溪),水库面积120平方公里,延平湖有“福建第一湖”之称,属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延平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

延平区根据国家生态区考核标准和福建生态省建设、南平市生态市建设的要求,编制了《延平区生态区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现有6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2013年延平区拟创建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11个省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生态村,140个市级生态村.生态乡村已经成为延平区发展低碳乡村旅游的重要基础和优势平台.

3.2 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

2001年6月,南平市(延平区所在地级市)被国家环保部批准为全国第六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起步较早,经过10年的发展,南平市生态示范区于2011年10月正式获得国家环保部的命名.延平区计划在2013年完成建设省级生态区的目标,2014年完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延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增长点;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旅游业,依托“山水城”一体的人文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低碳产业要素的支持

近年来,延平区推进机械(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延平区大横绿色产业区、绿洲肉兔产业化、海峡两岸(南平)现代农业示范区延平王台园区等一批低碳工农业项目,引导工业集聚发展,构建园区生活垃圾发电、工业固废产品园区内循环型产业链;加快发展果蔬、食用菌和花卉业,建设果树标准化示范基地,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加快培育发展花卉业,建设百合花等优质花卉示范和生产基地.2009年延平区茫荡镇坎下果场“低碳农业”示范园成功实践“猪-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养猪效益和果场亩产值提升,还解决了养殖业的有机肥源问题,达到了以园养园、保护生态、提高果品质量目的[5].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生产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降污减排,初步形成了“低碳农业”的轮廓.低碳公共交通方面,延平区加大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补贴力度,增加投入节能环保型公交车辆,推进节能减排、减少空气污染、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目前已在全区三条公交线路上投入使用60辆节能环保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

2013年南平市全面启动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延平区也同步开展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建设、低碳交通、低碳农业等领域和园区、社区、小城镇低碳示范建设.实现低碳经济需要科技创新作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以及多层次、系统化的低碳示范区建设将为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提供充分的产业支持和技术保障.

3.4 面临的主要困境

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主要来自乡村地区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发展压力.一些乡镇在开发乡村旅游后,土地价格上涨,房地产商业开发介入,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低碳旅游发展对生态资源的大范围保护也必然影响村民的收入和生计,如果没有合理的资源保护补偿机制支撑,巨大的开发诱惑和商机利益必定会增加当地村民选择低碳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不确定性.南平高铁车站、延平新城、峡阳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芒荡山旅游综合开发等一批建设项目落户相关乡镇,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如何转变当地村民的生产方式,保护好乡村生态资源将面临现实的挑战.延平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是吸纳当地乡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和培训问题成为制约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人力资源瓶颈,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亟需普及教育.

乡村旅游发展关联性强,需要行业、产业间的相互带动.目前,延平区乡村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品牌分属旅游局、林业局、水利局、文化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管理,需要协调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甚至政府部门与村民集体之间的利益纠葛,加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间接支撑要素涵盖工商局、交通局、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建设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合力比较弱,协调共赢的低碳乡村旅游大格局尚未形成.

4 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

结合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构建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可从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低碳乡村旅游教育示范四个方面来进行(见图1),具体模式如下:

图1 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Fig. 1 The m ode of low-carbon rural tourism in Yanping city

4.1 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

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既包括江河湖泊、森林、湿地等具有高碳汇能力的自然资源,还包括各种低碳人造景观或满足旅游者体验的各种低碳旅游活动产品.

通过对延平区溪源峡谷4A级旅游景区、芒荡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延平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科学规划建设,加大对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森林碳汇,增强森林涵养水源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自然旅游吸引物的质量.依托延平湖开发游船观光、水上娱乐运动、休闲渔业垂钓旅游产品.沿江设置游船码头,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延平湖游船日间、夜间游览线路,以延平湖游船为交通体验工具,开发闽江上游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康体旅游产品,满足外地游客体验闽江风情以及本地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6].

延平区峡阳镇、樟湖镇、南山镇要发挥历史文化、民俗特色的优势,融入低碳理念,设计美食文化、理学文化、红色文化、崇蛇文化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满足旅游者不同文化需求.王台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王台百合生态休闲旅游区、茫荡山薰衣草梦花园等生态主题创意文化园主要开发特色花卉生产、生态农业观光等低碳乡村旅游产品.位于近郊的溪源峡谷景区、石佛山景区可利用资源优势,设计开发户外拓展训练、生态文化教育、森林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康体活动等低能耗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

4.2 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通过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或直接使用符合环保低碳标准的新型产品,实现乡村旅游地更少的碳排放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延平区可以结合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村的具体要求,在乡村旅游建设和规划中主动采用节能减排的低碳建筑技术、新型材料和清洁能源,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按照《绿色饭店》(GBT21084-2007)国家标准与《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建设低碳乡村旅游住宿设施.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申请省级“水乡渔村”、省级“森林人家”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旅游品牌.当地社区或农民是低碳旅游资源的重要保护者,应倡导减少在农业生产上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日常生活中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培养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7].政府应加大对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乡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境设施,兴建环保公厕,改善农村环境和卫生条件.

科学规划、测算核定延平区各乡村旅游景区的最大游客承载量,按照规划建设乡村旅游接待设施,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在旅游旺季采取合理措施调控接待旅游者数量,避免超量接待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造成的影响与破坏.

按照国家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连接市区与相关乡镇的道路,解决市区与景点区间交通瓶颈问题;投入节能环保型公交车辆,开通市区至芒荡山、石佛山以及薰衣草梦花园等周边乡镇景区的直达旅游公交专线车.在溪源峡谷景区、石佛山景区入口处建设自驾车换乘中心,景区内部交通使用环保型电瓶车;严格禁止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辆进入景区.规划设计乡村旅游景区内的低碳慢游步道,倡导步行或提供景区环保自行车代步.

4.3 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

推行低碳体验型乡村旅游消费方式可以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8].政府应通过宣传、引导、鼓励旅游者选择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延平区乡村旅游地所在的乡镇均有公交线路或农村客运班车到达,应倡导低碳出行,城市居民和旅游者以公共汽车、自行车、徒步等低碳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等高碳交通方式,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城市居民和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时,尽量选择带有低碳或生态认证的住宿餐饮机构,如“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乡村旅游认证经营单位,自备毛巾、牙刷和洗漱用品,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可能选择当地自产的绿色食材和各种生态有机食品,提倡简约饮食,杜绝奢侈浪费行为.购物应选择简单包装的本地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者在参与乡村旅游活动中,应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自愿选择能耗低、污染少的低碳旅游体验,旅游者可以在溪源峡谷景区、石佛山景区开展拓展训练、康体运动、健身徒步等活动项目;在王台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百合休闲渔庄、西芹高坪村、茫荡山薰衣草梦花园等乡村旅游景区开展果蔬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垂钓、踏青赏花、植物主题创意欣赏等低碳旅游活动.

4.4 低碳乡村旅游教育示范

乡村旅游地要营造低碳旅游消费的环境和氛围,鼓励旅游者参与低碳乡村旅游环境的维护与建设.通过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教育示范,培养旅游者低碳旅游意识,树立“碳中和”的理念,在有条件的乡村旅游景区,如溪源峡谷4A级旅游景区、芒荡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设立“低碳植树纪念林”,开展“碳中和”植树活动,旅游者通过植树或者出资认养树苗,抵消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延平区各乡村旅游景区的导游讲解人员,使其全面理解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内涵,担负起乡村生态环境教育的职责.延平区各乡村旅游景区可以借鉴台湾坪林低碳型旅游景区、浙江宁波奉化滕头村、安徽池州贵池霄坑村、广西桂林恭城红岩村等低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进相关技术,优化旅游体验环境,增强乡村旅游景区的碳汇能力.

政府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执行国家级、省级生态功能区、生态社区的规范标准和各行业标准;推行以人为本理念,制定乡村生态社区建设规划;依托福建省资源与环境重点学科,在符合条件的乡镇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中心与科研基地,推广普及生态文化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通过广泛宣传旅游碳汇机制,提高全社会对乡村旅游地生态建设的关注度.引导公众参与,鼓励各类环保志愿组织到乡村旅游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

5 结语

乡村旅游地以其良好的自然生态风光和淳朴的乡村民俗风情吸引城市旅游者,将低碳理念引入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有利于改变传统乡村旅游存在的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过分注重直接经济效益以及对乡村生态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问题.目前,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仍处在探索起步阶段,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宣传普及等多要素支撑,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低碳乡村旅游景区的推广示范,旅游者和乡村旅游地村民的低碳环保意识逐步提高,低碳乡村旅游建设实践将为延平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模式选择.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21(3):1219.

[3]延平区人民政府网.延平区概况[EB/OL].(2007-09-07).http://www.ypzf.gov.cn:8080/cms/cms/html/ypqrmzf/ 368380698.html

[4]延平林业信息网.延平新增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EB/OL].(2013-08-21).http://www.yplyj.gov.cn/Template/article.asp?mid=1350

[5]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科技“双百”促“双增”低碳农业”初长成[EB/OL].(2009-12-21).http://www.fujian.gov.cn/ fjyw/fjyw/200912/t20091221_180311.htm.

[6]吴剑豪.基于RMP理论的弱势旅游地开发研究——以福建省延平区为例[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70-75.

[7]莫艳恺.低碳视野下的生态优势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丽水为例[J].生态经济,2011(4):102-104.

[8]陈超群.低碳体验型乡村旅游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44-247.

On Low-Carb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utstanding Ecological Areas——A Case Study of Yanping City,Fujian Province

WU Jianhao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Minbei Vocational&Technological College,Nanping 353000,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low-carbon economy.Relying on the resource and ecological advantages of Yanping city,the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tourism,and sets up the mode of low carbon rural tourism from four aspects:tourism attractions,tourism infrastructure,consumption mode,and education demonstration,and then provides the new way and the mode selections for rural tourism transformation to upgrad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anping city.

low-carbon;rural tourism;Yanping city

F590.3

A

1009-1734(2014)02-0101-05

2013-12-10

吴剑豪,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生态旅游.E-mail:wujianhao2@163.com

猜你喜欢

延平区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延平区国家和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旅游
延平区道路及乡村绿化初探
建阳告别“市”时代,“建阳区”正式挂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