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06-27高金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体育场地体育场馆

高金娜

(安徽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 230038)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金娜

(安徽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 23003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市高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对策.研究发现,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力度不够、开放率低、安全保障措施匮乏、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经费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建立经费补偿机制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校园、锻炼场馆的安全措施,以及多渠道向社会开放等发展对策,以促进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开放.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现状;对策

体育场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是群众体育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人们对体育健身需求的不断扩大,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依然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长期以来,在全国体育场馆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充分,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在群众体育领域,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健身指导等诸多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在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的基础性薄弱环节[1].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短缺与浪费并存,在短时间内国家、社会投资较少,体育场馆资源不可能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对现有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为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正式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在我国现有的850 080片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 044片,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 741片,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2].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逐渐多元化,经营管理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场馆在整个社会体育设施中处于重要地位,对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与满足大众体育需求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不仅是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也逐渐成为社区内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利用和管理资源丰富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于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及建设和谐社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合肥市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教育部直属、省属、市属的本科、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和互联网查阅,搜集有关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对国内学校体育、体育管理研究的专家以及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人员、高校体育部门相关领导和教师等进行面访、电子邮件咨询和电话寻访,广泛地咨询和征求研究对象范畴的意见和看法,对本研究提供扎实、丰富的实证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针对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情况,专门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国内学校体育、体育管理专家以及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人员、高校体育部门相关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为本研究分析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2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

2.1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

合肥作为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拥有50多所高等学校,其中很多学校拥有多个校区,这些高校拥有众多体育场馆设施较为先进的体育资源.从调查结果看,合肥市高校大型的、高标准的、综合的体育场馆相对较少,各校体育场馆主要针对本校的教学、训练任务,使用率较高,维护费用相对较低,能有效地为本校的师生所利用.但从整体上看,体育场馆也存在不足之处,体育场馆的数量教少;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体育场馆相对不足;新老校区体育场馆配置失衡.在合肥市高校拥有的室外体育场地设施中,最多的为篮球场地,其余的分别为排球场场馆、田径场、乒乓球场馆;室内体育场地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篮球馆、乒乓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体育场地设施与教学区分离的占83.3%,在开展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学校教学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对高校体育部门领导开展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调查来看,59.3%的高校有对外开放的意愿,45.7%的学校有专门的对外开放规章制度.

2.2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时间及经营管理方式

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是一种互利双赢的行为,一方面能使高校体育渗透社会,开拓市场,产生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有助于社会对体育的共识,为社会市民文化娱乐及体育消费提供一个新的广阔领域[4].通过对合肥市54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为64.8%,开放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对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开放时间选择在双休日及寒暑假的高校为77.1%;周一至周五晚上开放的为54.3%;法定节假日开放的为25.7%;在合肥市的高校中没有全天候开放的学校.由于高校教学的需要,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时间主要是双休日和寒暑假,另外开放的场地设施多为室外场地.无偿开放的场馆开放时间大多放在工作日,寒暑假学校一般不自主对外开放,较少利用休息日,其资源利用停留在无序的状态.有偿开放的时间主要是双休日等节假日时间,且开放时间频度比较固定.室外场地开放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上班前、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段,时间安排比较合理和人性化.

表1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时间的调查Table 1 Survey of the time of college’s gymnasia of open to the public in Hefei(N=35)

经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经营方式的调查(表2)发现: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方式不统一、不规范,其形式主要由学校部门直接经营、体育部门集体承包经营、个人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联营,同时也存在几种经营方式混合的方式.

表2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查Table 2 Survey of the mode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of college’s gymnasia of open to the public in Hefei(N=35)

就目前合肥市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方式来说,是集有偿和无偿开放相结合的.但部分学校由于没有完备的器材设施,只向学校内部开放,即课外活动开放,其他时间只供教学使用,不向公众开放.目前合肥市高校无偿对外开放的场地基本以篮球场为主,学校的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等基本在节假日对外经营,且除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的老校区位于合肥市中心位置且相对集中,入校锻炼的人群相对较多;大学城和职教城以及部分高校新校区的体育场地明显优越,但使用率较低;北城区、东城区高校相对较少,体育场馆资源稀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受到限制.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出租或开设培训班、办理健身卡、开办俱乐部以及实行有条件的承包或转包等形式来收取一定费用,还有的学校将田径场等室外场地出租,并规定每次的费用.在经营方式上多采用“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内外有别”的经营方式.

2.3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运动项目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各学校有偿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服务内容主要是群众体育活动.有偿开放的高校场馆的服务项目排序依次是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网球、篮球、排球和健美操.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是群众喜爱程度较高的运动,特别是羽毛球、网球和器械运动是当前流行的运动项目,但这些项目的场地一般对外收费较高.在合肥市高校对外无偿开放的体育场馆中,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排序依次是篮球、足球、田径、排球.篮球作为普及率相对较高的项目,场地资源相对丰富.有些体育场地广大居民在使用过程中无人指导,导致场地闲置.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室外网球场地,除课堂教学外,基本闲置,无人使用.

2.4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安全性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明确要求:“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新建和改建的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5]

在合肥市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高校中有65.7%的学校出现过安全或意外事故,目前合肥市88.6%的高校还未引入商业保险为学校免除在安全问题上的责任.入校的锻炼者多是以个人、实体单位或社区体育组织进行投保.合肥市的高校大都没有完全与社区共享的体育设施,不利于社区或街道管理入校锻炼的人群.随着学校与社区共享体育设施的发展,有组织的社区居民入校锻炼相对于个人入校锻炼者更加有利于进行安全管理.

2.5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影响因素

在对影响合肥市高校开放的宏观因素调查中,政策法规问题、学校管理问题、观念问题、安全问题等是影响开放的主要因素.影响开放的客观因素主要是:高校地理位置偏僻、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陈旧、与学校的教学训练冲突以及场地开放的管理和维护成本等.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高校要不断权衡学生正常的课程需要,兼顾面向社会开放.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后,校园内人员的复杂性以及管理方面的难度加大,校园内的秩序、学生的安全、校园环境、车辆管理、校园保卫等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将加大学校管理的负担,同时会引起老师和学生的不满.学校是教育机构,大量的社会人员进入高校进行体育活动,学生的利益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3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3.1 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阻碍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主要因素,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地加大了校园安全的风险系数.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设施的安全、锻炼者的安全、锻炼者与在校师生的安全、学校财产安全以及校园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对外开放为维护校园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保障难度.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也会阻碍政府所主导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和推进,这也是相关立法制度建设的主要障碍.因此,立法明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落实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行政保障制度,是未来相关行政立法的重点和难点[6].

3.2 政府管理和学校教学管理的问题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涉及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社区、校内外人员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利益主体,政府管理因素极为重要,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目前,在政府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学校开放的指导,责任不够明确,缺乏明确的目标考核,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有利的宣传.从学校教学管理角度,首要考虑的是体育设施开放对学校内部教学的影响,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教学区与运动区分离;对教学安排的影响;增加学校教师或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对本校师生教学、训练以及课余竞赛活动影响.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的管理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存在着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的确定、管理人员的设置、开放项目的安全标准、开放对象的适合范围、开放时间、收费标准等一系列问题.

3.3 关于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政策法规问题

政策法规作为确保开放成为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目前政府制定的有关场馆开放方面法规较少,特别是缺乏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法规,大多都是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下发.体育场馆开放方面的政策法规是确保形成、发展体育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

健全体育场地开放的各种规章制度向法制化方向发展,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依章处罚.要加强宣传和管理,使学生及锻炼群体珍惜这块场所,爱护设施.建立以街道体协、居委会、学校三方面组成的场地开放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街道辖区的管理功能.学校要树立大教育观,深化教育改革,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为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作贡献.

3.4 资源和经费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资源,体育场馆设施的数量、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和运营经费,体育教师和场地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开放后对体育设施的消耗,也都是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之一[7].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增加了场馆和器材设备的维护管理成本,学校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设备损耗、折旧、维修及日常管理等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财政负担,给学校的教学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合肥市大部分的高校体育场馆采取对外承包或有偿开放经营的模式,用来缓解场馆维护方面带来的压力.在目前场馆维护经费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场馆不能坐等学校的经费,而应积极地走出去寻找更多的经费来源.

3.5 观念和环境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领导对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支持度普遍较低,主要是认为高校属于事业性质的单位,不适宜进行场馆的开放收费;另一方面,校领导对校园的安全稳定更加关注,担心对外开放会给学校教学和校园安宁带来影响.目前合肥市的很多高校,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高校,都分两个校区办学,大部分高校搬迁至经济开发区的大学城和新站区的职教城,新校区环境较好,距离主城区较远,处在较空旷荒凉的郊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以学生为主,其场馆建设较老校区充足,但是对外开放的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场地在节假日处于闲置状态,场馆利用率不高.

4 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该从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高度加以重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个系统工程,关系到大众健身权益、和谐社区建设以及学校的教学秩序等方面,通过建立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学校行为相结合的管理平台,本着互惠、互助、互利的原则向社会进行开放,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实现社会共享,更好的为全民健身服务.

开放学校体育场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广泛的借鉴经验,由政府制定指导性、扶持性、激励性的政策鼓励开放.同时要将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纳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范畴,通过建立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规范和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校开放体育设施工作的积极性,以保证学校体育场馆稳定有序地向社会开放.

4.2 建立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经费补偿机制

资金问题是当前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一方面,要解决好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涉及到高校体育场馆、体育器材设备的维护以及场地管理、参与体育活动人群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给学校一定的补助,给学校再建一些小型、多样的大众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既增加体育健身活动内容,又能美化校园.在维护器材的资金方面,可以由社区和学校各承担一部分,以确保体育场馆的正常开放[8].政府部门可增加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的资金,设立场馆维护专项资金,通过政策性支持以鼓励开放,允许学校合理收费,解决高校在体育场馆开放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4.3 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

高校体育场馆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对外开放工作,政府和主管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制定和完善一套适合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法规政策.各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场馆管理和开放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权利和责任,以及收费标准,成立体育设施社会开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人负责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以法律为保障,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4.4 加强校园、锻炼场馆的安全工作

建立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体育场馆在社会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校园内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以及活动秩序安全.安全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者最为担忧的问题,也是影响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主要因素,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解决.第一,施行保险制度.通过为开放中参与活动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商业保险,保障学校在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责任保险与经济赔偿等措施.利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学校场地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促进高校对体育场馆的开放,保障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免去了政府和校方的后顾之忧.第二,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通过设立场馆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制度,为开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并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第三,加强安全管理.在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中,对活动者的体育运动加以指导,使活动者自觉遵守活动项目的规则,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场地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场地设施的安全性,对各类活动进行统筹合理的安排,保障社会开放的安全有序.

4.5 发挥高校人力资源优势,挖掘场馆资源潜力,多渠道向社会开放

合肥市的许多高校,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学校不乏规模大、设备全的场馆,有能力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和表演.通过积极承办大型的比赛、表演等项目,将一些高水平的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等活动引入高校,还可以通过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必须的体育场馆、专业的指导,协助他们策划和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或比赛,为他们提供教练员、裁判员等方面的帮助,既可以丰富教职员工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又能提升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高校拥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资源,可以利用场馆收费低廉的优势开展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班等.通过开展体育培训班、体育俱乐部等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同时还为群众健身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指导,有利于学校树立起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

[1]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0401).http://www.sport.org.cn/p news/348735.html.

[2]莫再美.关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现状及其建设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1):77-79.

[3]于振峰,金安.后奥运时期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功能与价值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3):35-37.

[4]辛双双,陈林会.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45-46.

[5]教育时评:开放校园体育设施需制度保障[EB/OL].(20140123).http://edu.enorth.com.cn/system/011632858. shtml.

[6]王聃.论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之现实困境及立法对策[J].学术交流,2011(10):77-80.

[7]李骁天.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的影响因素及模式构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8]袁洁.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fei’s College Gymnasiums’Being Open to the Public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GAO Jinna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

By making use of literature,interviews with experts,questionnai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is paper analyses and studies the status of college gymnasiums’being open to the public in Hefei,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dealing with the situation.The study concludes:it is not enough for Hefei’s college sports venues open to the community,with the low open rate,the lack of security measures,and inadequate maintenance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other issues,for which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promote Hefei’s college gymnasiums’open to the public by bringing into full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establishing fu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 system,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easures on campus and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iums so as to promote the opening of Hefei college sports gymnasiums to the public.

Hefei;colleges;gymnasiums;society opening;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G812.7

A

1009-1734(2014)02-0075-06

2014-02-07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411).

高金娜,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E-mail:zhang_qw@sina.com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体育场地体育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安徽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地方立法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