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结构信息的自适应混合变分模型
2014-06-27王益艳
王益艳
(四川文理学院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0 引言
图像在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各
种噪声干扰,导致质量下降.因此,在对图像进行后续处理(如边缘检测、分割、特征提取和识别等)之前,必须先进行滤波预处理.传统的滤波方法包括均值滤波、高斯滤波等,在去噪过程中容易导致图像细节丢失.近年来,基于变分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已成为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可应用于图像滤波、放大、修复、分割和增强等,其高质量的处理效果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3].
基于L2范数的调和模型[4]和基于L1范数的全变分(total variation, TV)模型[5,6]是变分PDE去噪方法中的典型代表.从扩散的角度分析,调和模型本质上是各向同性的,与对图像采用高斯滤波器进行滤波等价[7].因此,该模型在平滑噪声的同时,会导致图像的边缘模糊[8].TV模型只沿着边缘方向扩散,它具有各向异性,能在去噪的同时较好的保护图像边缘.但该模型容易将平坦区域的噪声当成假边缘,从而导致产生阶梯效应.针对这两类经典模型存在的不足,人们提出了很多改进方法.Song[9]提出一种基于Lp范数(1
基于此,本文利用结构张量信息,提出了一种加权型的混合变分滤波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图像的局部结构特征自适应选取加权参数,在图像平坦区域,具有各项同性扩散,有利于克服阶梯效应,而在图像边缘,则只沿着切向扩散,有利于保护边缘细节.该模型兼顾了调和模型和全变分模型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大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几种变分模型相比,在同等测试条件下,该算法对应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更高,均方根误差(RMSE)更小,迭代收敛速度更快.
1 凸结合变分模型
令u为原始清晰的图像,u0为被噪声污染的图像,即u0=u+n.其中n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高斯噪声.
文献[13]提出如下基于L1范数和L2范数的凸结合变分模型:
(1)
其中τ∈[0,1]是控制参数.式(1)唯一且满足最优解的条件为:
-τ·(u/|u|)-(1-τ)·(u)+λ(u-u0)=0
(2)
其扩散项τ·(u/|u|)+(1-τ)·(u)显然,该模型沿梯度方向和边缘方向都有扩散.特别地,当τ=0时,模型退化为调和模型;当τ=1时,退化为TV模型.因此,该模型是调和模型和TV模型的折中,目的是克服两种模型的缺点,保留其优势.
2 本文改进方法
在文献[13]给出的模型中,参数τ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去噪效果.而该文给出的参数τ取值为常量,是作为全局性质作用于图像的,不具有自适应性.结构张量[14]常用来估计图像结构方向场和分析图像局部几何结构.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基于结构张量的自适应加权系数.
对于给定的图像u(x,y),其局部结构信息不仅仅表现为图像的梯度.利用如下定义的Hassian矩阵,可以获取更丰富的局部结构信息[15]:
(3)
式中,uσ表示参数为σ的平滑图像,∂2uσ/∂x2、∂2uσ/∂x∂y和∂2uσ/∂y2分别表示对平滑图像求二阶偏导数.H的两个特征值为:
(4)
(5)
它们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μ1和μ2,表示为:
μ1=(cosθsinθ)T,μ2=(-sinθcosθ)T
(6)
角度θ是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7)
在图像的平坦区域,结构张量的扩散速度较慢,具有较弱的方向一致性,J1≈J2≈0;在图像边缘区域的局部能量较大,方向一致性较好,J1≫J2≈0.因此,本文构造加权系数γ为:
(8)
其中,k为控制参数.则本文基于结构张量加权的混合模型可表示为:
(9)
γ为结构控制权函数.式(9)唯一且满足最优解的条件为:
-(1-γ)·(u/|u|)-γ·(u)+λ(u-u0)=0
(10)
其扩散项为
(1-γ)·(u)该模型具有各向异性扩散特性.在图像的边缘处,J1≫J2≈0,此时式(9)趋于TV模型,只沿切线方向扩散,具有保持边缘等细节的作用;在图像的平坦区域,J1≈J2≈0,此时式(9)趋于调和模型,在梯度方向和切线方向具有同等扩散(即各向同性),对图像具有较好的平滑作用.
因此,与传统模型相比,本文模型不但在梯度和切线两个方向上都具有不同的扩散,并且扩散系数充分考虑了图像局部结构特征,对于灰度渐变区,该模型能更好地进行平滑,可有效去除阶梯效应.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数值实现
式(10)对应的梯度下降流为:
(11)
本文采用半点格式的中心差分[16]来离散化(11)式中的PDE,对(11)式利用时间步进法求解,其迭代形式为:
(12)
NSDE=|un+1-un|2/|un|2
(13)
实验中,首先给定一个迭代初始值T,当满足时NSDE<ω,迭代提前结束.本文实验参数分别取T=100,ω=10-6,δt=0.05,α=0.01,λ=0.05,k取为噪声标准差大小.
3.2 仿真结果
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并以峰值信噪比(PSNR)、均方根误差(RMSE)和迭代次数作为滤波性能的客观评价指标.
实验1:以“lena”为测试图像,对其加入一定程度的高斯噪声,分别采用传统调和模型、TV模型、文献[9]模型(参数取p=1,3)、文献[13]模型(参数取τ=0.5)和本文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表1给出了各种滤波模型对应的客观性能指标比较结果.
(a)噪声图像 (b)调和模型 (c)TV模型
(d)文献[9]模型 (e)文献[13]模型 (f)本文方法图1 “lena”测试图像(σ=15)的滤波结果表1 各种滤波模型对应的性能指标比较
滤波算法性能指标PSNRRMSEIter_N调和模型28.994 79.053 332TV模型30.509 27.604 742文献[9]模型30.454 67.652 744文献[13]模型30.614 77.512 933本文方法31.200 77.022 719
从实验1的结果看出,调和模型在滤波的同时模糊了图像细节,TV模型和文献[9, 13]模型虽然比调和模型去噪性能有所提高,但在平坦区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阶梯”效应.本文方法既能有效平滑平坦区域的噪声,而且与前几种模型相比,也能较好保护图像的边缘细节,其对应的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尤其是迭代次数(如表1所示).
实验2:为进一步说明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对测试图像“toys”加入不同程度的高斯噪声,采用文献[13]混合滤波模型(参数取τ=0.5)和本文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表2给出了不同测试条件下,两种模型对应的PSNR值和RMSE值比较结果,图3给出了不同测试条件下,两种模型对应的迭代次数比较结果.
(a)原始图像 (b)噪声图像
(c)文献[13]模型 (d)本文模型 图2 “toys”测试图像(σ=20)的滤波结果表2 不同测试条件下,两种模型对应的性能指标比较
性能指标噪声标准差文献[13]模型本文方法PSNR(dB)1020304033.602 931.663 029.942 028.638 634.280 131.812 830.162 428.998 8RMSE102030405.326 16.659 08.117 79.432 64.926 66.545 27.914 49.049 4
图3 不同测试条件下,两种模型对应 的迭代次数比较
从图2看出,本文方法滤波后的视觉效果优于文献[13]模型.从表2、图3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在多种不同测试条件下,本文方法得到的性能指标也明显优于文献[13]模型.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张量的加权混合变分滤波模型,通过图像的局部结构特征,构造了一种自适应的加权系数.该模型兼顾了传统调和模型和全变分模型的优点,在图像平坦区域,可实现各向异性扩散,有效避免“阶梯”效应.而在图像边缘处,只沿切线方向扩散,以保护边缘细节.大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斯噪声污染的图像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与其它几种变分模型相比,在同等测试条件下,本文算法均可取得更好的滤波视觉效果,同时峰值信噪比(PSNR)值、均方根误差(RMSE)和迭代次数等性能指标更优.
[1] Michael Felsberg.Autocorrelation-driven diffusion filter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11,20(7):1 797-1 806.
[2] Mohammad R.H.,M.Omair Ahmad.,Chunyan Wang.An edge-adaptive laplacian kernel for nonlinear diffusion fil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12,21(4):1 561-1 572.
[3] Kang Yu Ni.Variational PDE-based image segmentation and inpainting with applications in computer graphics[D].Los Ang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8.
[4] Tikhonov A N,Arsenin V Y.Solution of ill-posed problems[M].Washington:Winston,1977.
[5] L.I.Rudin,S.Osher,E.Fatemi.Nonlinear total variation based noise removal algorithms[J].Physica D,1992(60):259-268.
[6] Chan T F,Osher S,Shen J.The digital TV filter and nonlinear denoising[J].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2001,10(2):231-241.
[7] 冯象初,王卫卫.图像处理的变分和偏微分方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 Guichard F,Moisan L,Morel J M.A review of PDE models in image processing and image analysis[J].Journal de Physique IV,2002,92(12):137-154.
[9] Song B.Topics in variational PDE image segmentation,inpainting and denoising[D].US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2003.
[10] Blomgren P.,Mulet P.,Chan T.,et al.Total variation image restoration: numerical methods and extensions[C]//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Santa Barbara:IEEE Press,1997:384-387.
[11] Qiang Chen,Philippe Montesinos,Quan Sen Sun,et al. Adaptive total variation denoising based on difference curvature[J].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2010,28(3):298-306.
[12] 李 波,苏志勋,刘秀平.基于Lp范数的局部自适应偏微分方程图像恢复[J].自动化学报,2008,34(8):849-853.
[13] 张红英,吴亚东,吴 斌.基于变分PDE的非线性数字混合滤波器[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19(9):1 089-1 093.
[14] 何 宁,吕 科,王袆雪.基于结构保持的MR图像运动伪影快速抑制方法[J].电子学报,2013,41(7):1 319-1 323.
[15] Feng Liu,Jingbo Liu.Anisotropic diffusion for image denoising based on diffusion tensors[J].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2012,23(3):516-521.
[16] 王益艳.基于广义变分模型的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9,29(11):3 033-3 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