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的艺术语言特征

2014-06-27李丹全玲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笔触油画风景

李丹,全玲

(1.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春 130024;2.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谈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的艺术语言特征

李丹1,全玲2

(1.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春 130024;2.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以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为对象,分析其油画风景作品的艺术特征,并从构图、笔触、色彩等方面探讨他的绘画形式与语言,进而结合他的精神诉求,阐述他的创作观念与社会价值,旨在从绘画语言的角度探讨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的艺术表现力。

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艺术语言

董从民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的油画家,他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蒙古族生活题材的作品,包括《杀死的小牛》、《西北老厂房》等。作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在西北、东北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油画题材主要以充满草原民族性的人物、风景为主,在这些作品中他一直坚持写生与创作结合,创作了一系列体现草原民族当代风情的佳作。在对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作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绘画语言特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其艺术作品的价值与魅力。

1 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作品的面貌

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说:“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所表现的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1]“写生是风景绘画中一种最普遍的形式,面对无与伦比的大自然,谁都会陶醉其中,画家在自然的怀抱中收集素材、酝酿情感、启迪灵感、锤炼技巧,探寻着适合自己的绘画形式与绘画语言。”[2]董从民更是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寄情于画笔之中,将这片土地的现实展现在画面上。

从整体上分析他的油画风景写生作品面貌,不难发现他的每一幅习作都保持着很好的完整性,此组作品的选材内容体现了他的文化立场。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内容的民族性,深邃博大的草原容纳着天地人畜,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统一;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一种怀念,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一种怀念。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消费、快节奏等等都充斥着原本平静的生活,那种田园牧歌式的草原生活也已变得渐行渐远。因此他将自己的主观的情绪寄予客观的形象之上,用人们可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去结构自己的画面,从而营造出原来那种宁静的草原生活。董从民舍弃了风景中色彩的过度反差,而是把色彩对比的幅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将草原那种宁静的感觉通过对色彩的主观处理很好地表达出来。在笔触的处理上又给人一种宁静之中的运动感,使人感受到宁静草原上的一种生机。作为具象写实画家,他在理性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并没有拘泥于单纯的物象模拟而是以大胆的笔触、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总之董从民的风景作品基本上是围绕着他对草原的真挚感情,以淳朴的笔调传递出他对乡土的理解与热爱,透过真实的表象,让观众体验到画家对自然与生命的认识。

2 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语言的艺术特征

董从民的风景写生作品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认识的结果,但却能超越视知觉的有限性,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具有打动人的情感。[3]224-225他以其稳定的十字构图、富有节奏的笔触、以及色彩上的明灰调处理构建了他风景写生作品独特的面貌。

2.1 稳定的十字构图

构图是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具备造型要素。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构成作品的整体。它是艺术家表述自己内心世界和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语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作“章法”或“布局”。[4]

图1

通过对董从民风景写生作品的分析与归纳,不难发现它稳定的构图形式——十字形构图,这样更有利于主体物的表现。如图1画面中对象的空间布局以及整体色彩的变化呈十字形,是画家绘画作品语言的主要特征。运用十字相交的构图使欣赏者视线自然向交叉的部位集中;其次,这种构图形式能够营造出足够的空间来表现主体物以外的部分,有利于空间的延展性与画面的开阔稳定性的表现。这幅风景写生作品中,草原上的形象性符号‘牛’被他安排在画面正中的垂直线上,前排的栅栏与后排的房屋以及远处的地平线构成平行线,与主体物牛所在的垂直线十字相交。诸如此类的水平线在内蒙古画家的作品里经常出现,这就是草原带给他们的独特的视觉感受,站在草原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条地平线——开阔又平静。因为水平线给人以无限延伸开阔的感觉,画面中惟一的一头牛安置于画面中心的垂直线上,十字相交,这不仅打破了水平线的单调,而且使画面中的主体物很自然地成为画面中的亮点。同样在其它几幅风景写生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这种构图思维。董从民的这种构图思维一方面体现了他画面的一种开阔延展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张力十足的视觉效果。鲁道夫阿思海姆曾对张力做过这样的陈述:认为从不存在物体运动的地方观察到的运动就是张力。董从民独具一格的十字构图方式便体现出了这样的张力效果。虽然垂直线与水平线上的力都是平衡的,看上去具有静态的特征,但是画面中水平与垂直的两条线所交织的点成为了人们的视觉中心,那么从中心向外扩散的力便在相交的线上产生了,这样就存在一种从中心向四周的运动感。在董从民的画中总存在这样的一个中心,引导着人们的视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扩散。作品中的主体物牛作为视觉中心,随着这个点的形成,一种似乎存在的运动也产生了,这便是董从民风景写生作品中的张力。典型的十字构图是画家风景写生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他以这种稳定的构图模式建构了一个荒帅又丰富的草原。

2.2 富有节奏的笔触

“油画笔触是指画笔在接触画面时所形成的痕迹,显现画家用笔的方法和技巧,是画家精神情感在画面上个性化的物化痕迹。作为艺术家传递艺术思想语言的笔触,人们往往只关注它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的价值,关注它所传递出来的内容,然而笔触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是画家心灵的外在表现,它的轨迹不可避免的打着画家情感的烙印”。[5]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在阐述艺术的基本概念时说“所谓艺术就是创造出来的表现形式,或表现人类情感的外在形式。”[6]“笔触作为一种外在的形式它的运行轨迹主要表现为点与线”。[7]

图2

通过对董从民风景写生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他画面中的笔触表现为排列整齐并富有节奏的线形态的笔触轨迹,是一种平整有规律性的形态,他在作画过程中用板刷与刮刀取代油画笔而形成一种平整的拖笔式的线性轨迹,这种直线效果区别于曲线等其它线条,给人一种稳定安静的感觉,这一点突出表现了草原的宁静特征。同时在他的画面中很明显地表现出一种笔触的节奏与韵律感。笔触的节奏与韵律是通过其大小、粗细的对比而产生的。如图2作品中董从民运用宽大横向的笔触表现天空和远处的景物,而用不同方向略小的笔触来描绘近处的栅栏与地面,从而使画面产生一种空间层次感,进而使画面产生一种韵律。董从民在笔触表现上的特征在他的风景写生作品中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便是董从民风景写生作品在笔触上的独到之处,而且这一特征贯穿于董从民这一时期风景写生绘画的始终。

2.3 主观处理的明灰色调

“色调是指客观物象的各种色块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总体色彩氛围、色彩倾向,使人获得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感觉与整体印象”。[8]在色彩缤纷的客观世界里,客观对象的色调是十分复杂的,艺术家要画出一幅好的作品必须通过主观的处理,融入自己的主观意见。这样才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作品。色调作为绘画的一种外在的形式语言,是沟通画家与欣赏者的通道。

图3

明灰色调的特点就是:在调色时融合大量的灰白色,来提高色相的明度。董从民将他的风景写生作品的整个色调都控制在了明灰色调中,舍弃了风景色彩中的过度反差,而是将色彩对比的幅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在调色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灰色使色相充满了灰味,同时还大量加入灰白,从而使画面的明度提高,形成了一种较高明度的灰调子,似乎是出于他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草原生活的向往,他将草原上的景色搁置在高雅恬静的明灰调中,将草原那种宁静的感觉通过对色彩的主观处理很好地表达出来。从他明灰色调的画面中,我们还能分析出他对色调节奏韵律感的掌握。如图3中董从民在描绘蓝天绿地时并没有致力于表现蓝天与绿地那种强烈的色彩视觉效果,而是在蓝色与绿色中相应加入黑、白、灰色降低自然色的纯度。草地上的栅栏、房屋等则偏向于黄灰色,整个画面以纯度较低的蓝灰调和绿灰调相互协调与呼应形成画面的两个重要的旋律,再加上偏黄色彩的衬托,在画面中构成高雅和谐又不失明快的色调,给人一种宁静之中的欢乐感。所有这些因素一起结构了草原朴素与宁静的画面,同样传达出了董从民对草原的一片挚爱。

3 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的精神诉求

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的心里要素就是情感,而激情则是艺术中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3]201董从民的艺术作品中的一笔一划、一人一物无不浸透着对家园的浓浓情意。辽阔的草原是董从民的出生地,几十年的草原生活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造就了他独特的性格以及对草原所特有的审美心理与追求。他的多数作品表现出来一种坚固、庄严、孤独、直面真实的激情。对草原那份真挚的情感,使他的艺术创作折射出直指人心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热爱艺术的学子。他以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为内容题材,在创作风格上走现实主义道路,在表现事物精神世界的同时,还致力于凸显强烈的内蒙古地域特色。艺术源于生活,他扎根于内蒙古这一特定区域,置身于养育他的土地、熟悉的生活感受、潜移默化的民族精神,这些都使他的作品濯濯升辉,极富有民族特色。董从民曾说,“内蒙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草原是我成长的地方,那里天蓝草绿情更深,草原是我的精神家园,更是我绘画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4 结语

董从民在艺术实践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并享誉国内画坛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绘画作品通过概括取舍、娴熟的技法,平稳的构图、富有节奏的笔触,建构出一种庄严凝重的氛围,表现出一种质朴又不失高雅恬静的境界。他不同于内蒙古其他画家的绘画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草原世界,并将草原独特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酣畅淋漓的体现在画面之上。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画笔与画布的触碰反映了两个文明——草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尴尬的命运问题,这在他的油画作品《西北老厂房》中有鲜明的表现。浪漫的草原民族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将何去何从?这便是内蒙古自治区有名的油画家——董从民正在做的事,一个善于借鉴、勇于创新新时代的艺术家。

[1]丹纳.艺术中的理想[M].傅雷,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2]孙秀春.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及其内在联系研究[DB/OL].(2011-10-11)[2013-11-26].http://www.doc88.com/p -141611639710.html.

[3]邹跃进,禇迪.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289-290.

[5]苏剑雄.论油画的笔触之美[J].美术观察,1999(7):56.

[6]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

[7]张垚.试论油画的笔触轨迹[DB/OL].(2011-12-25)[2013 -11-26].http://www.doc88.com/p-784440389384.html.

[8]周小平.如何观察与表现油画色彩[J].铜陵学院学报,2003 (4):72.

责任编辑:李凤英

A Discussion on Artistic Linguistic Features of Dong Cong-m in’s Oil Painting Landscape Sketches

LIDan1,QUAN Ling2
(1.Academy of Fine Art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2.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Taking Dong Cong-min's oil painting landscape sketch as an obje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is oil painting landscape sketch works,discusses his painting forms and language from the composition,brushwork,color and so on.In addition,combining with his spiritual demands,it describes his creation conceptand social value,hoping to gethis artistic expre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inting language.

Dong Cong-min;oil painting landscape sketch;artistic language

J213

A

1009-3907(2014)03-0414-03

2013-11-26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74号)

李丹(1991-),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画研究;全玲(1969-),女,吉林梨树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油画教学与油画材料研究。

猜你喜欢

笔触油画风景
一张油画
艺术之春
油画《塬下》
油画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梵高:笔触与激情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岁月长又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