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4-06-27尹爱青

关键词:语境创作音乐

佟 贺,尹爱青

(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构建

佟 贺1,尹爱青2

(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音乐创造教学强调将创造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各个内容领域。可以分为唱歌课中的创造教学、欣赏课中的创造教学,以及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学等。根据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以及我国音乐教学的特点,构建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的模式,将创造融入音乐教学的五个环节,即创设语境、自主探究、实践创造、成果表演、评价反思,并呈螺旋形发展。

音乐创造教学;模式构建;实施建议

创造教学作为音乐课程内容的学习领域,是在2001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但是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中,主要是以唱歌和欣赏为主,创造常在“编创与活动”板块中。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将创造理解为音乐教学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是在唱歌和欣赏教学之余的环节,是一个很难达成的目标,并且不知道怎样进行音乐创造教学,而音乐创造教学是一个生成性发展的过程。本文基于此,依据生成性音乐学习理论,构建了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为音乐创造教学提出一条改革的新路。

一、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述略

音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构建的,具有相对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型[1]。生成性音乐教学创造教学模式,是基于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是1992年由美国尤妮丝·柏德曼提出的,认为音乐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强调音乐学习是一种从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过程,呈螺旋形向上发展的生成性的学习路径[2-3]。而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创造能力的生成是学生主体发展的最高目标[4]。基于此,构建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循环课程中得到生成性的发展。该模式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如图1。

图1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

二、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解读

(一)构建的目的:将生成性的创造教学理念融入音乐教学中

创造活动能够将感受与欣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进行统整,这也是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构建的目的,是将创造作为音乐教学的血液,渗透于音乐教学的内容中,即唱歌教学中有创造,欣赏教学中也有创造。同时,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而不是仅仅作为教学中的独立部分。即在创设语境、自主探究、实践创造、成果表演、评价反思中都融入创造的活动。使整个音乐创造教学从设计到实施,从教师的语言到教学的态度,从教学的内容到教学的方法,从学生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都要体现创造的要素。通过音乐创造的教学,使学生的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生成与发展。

(二)环节的关系:环环相扣,循环生成

创设语境、自主探究、实践创造、成果表演、评价反思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前一个环节都是后一个环节的准备。各环节之间存在一种线性的内在联系,各环节间是不能互换的。当每一个教学循环结束,又是新的一个循环的开始,在这个循环性教学模式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生成与发展。创设语境是音乐创造教学的开始,将学生从其他学科学习的思维中转到音乐教学中,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也是创设具有创造氛围的阶段,让学生在课堂中进入创造的天地。自主探究阶段是在创设的语境中,学生自主进行新课的学习与创造的体验,生成新知的过程,包括歌曲的学唱与音乐的欣赏等。实践创造阶段是在自主探究新知的基础上,进行即兴与创造。在探索中经常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既可以实现学生的创作,又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解决教学班级中人数众多的问题。通过成果表演阶段来展示创造的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评价反思阶段是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评价来反思自己或小组的作品,并提出修改意见。结束这一循环的学习,为进入下一个教学循环作准备。

(三)环节的实施: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1.创设语境

创设语境是整个创造教学的准备,是激发学生创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的重要阶段。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5]。音乐教学也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是一个内容、传输和设计的综合体。内容是被学习的,是由经验保存在记忆中的;传输包括学习内容的传送形式和方式;设计包含在学习发生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中。

2.自主探究

这一阶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学生自主学习唱歌曲或欣赏音乐的过程,是获取创造所需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可以通过模仿和探索的方式,进行新课的自主探究学习。

音乐模仿是以原有的音乐或音响为样板,采用某种工具和手段进行重复、复制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在音乐创作和表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在音乐的传承和教学方面,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6]。模仿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表现的欲望。模仿还分完全的模仿和变化的模仿两种。完全的模仿,是为了引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变化的模仿,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寻找创意,在模仿中不能止于完全的模仿。

运用探索的方法进行新知的学习,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分为声音的探索和音乐的探索。声音的探索,可以增加学生对声音的认识与辨别,引起学生创造的兴趣;音乐的探索,是探索的目的,强调声音的音乐性。因为有许多教师在进行声音探索中,经常是强调谁最有创意,想法最独特,而忘记强调什么样的声音才是乐音,忽视了音乐的基本元素。

3.实践创造

在学生学会新知的基础上,探索生成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创造教学的核心阶段。在唱歌和欣赏教学中,都可以通过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音乐的创造。学生要思考选择具有创意的表达方式,同样的创作方法,怎样使其在表达中具有新意。

即兴是指艺术创作中不经事先酝酿,非预期的、即时进行的创作活动,可以说即兴是创作的准备。一般采取个人创作、小组创作、集体创作的方式。常用的即兴创作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有:改变音乐元素的方法。如改变歌曲或乐曲的力度变化(使歌曲或乐曲由强变弱,或者由弱变强等)、节奏变化(把歌曲或乐曲中规整的节奏型变成附点的节奏,或者由不规整的节奏变成规整的节奏等)、速度变化(把慢速的歌曲或乐曲用快速演奏或演唱,或者把快速的歌曲或乐曲用慢速演奏或演唱)等;即兴游戏的方法。如节奏接龙、旋律接龙、旋律填空、节奏填空、角色扮演等;即兴编创的方法。如根据歌曲或乐曲的情绪编创律动、即兴编创音乐故事、即兴编创生活短语或诗词短句等。常用的音乐创作的内容及方法包括:旋律的创作、儿歌创作、为电影或图画配乐;标题性音乐创作;音乐故事创作;歌曲配新调;为歌曲或乐曲创作前奏或尾声;旋律编创(手法:重复、模仿、模进)等。

4.成果表演

成果表演是对学生创造成果的检验过程。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自己创造的作品虽然运用图形谱或者五线谱、简谱等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的作品与表演之间的区别。因此,此环节是学生检验作品的必要环节。表演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小组的形式,表演的方法根据成果的需要,可以是演唱、演奏、角色扮演等。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经过反复的表演与修改之后,形成音乐作品。

5.评价反思

教学评价是收集教育系统各方面的信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的过程,也是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的过程。音乐创造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创造过程及创造作品的综合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师生间、学生间、自我评价等。教师需要提前给予学生评价的标准,在评价学生创造结果的同时,注重学生创造过程体验的评价。

反思,包括学生的反思与教师的反思。学生的反思主要是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之后,对作品的反复思考,确定其优势与不足,明确修改的意见,并对作品进行修改。在作品修改后,教师也可以提供新的表现机会,如安排班级音乐会、年级音乐会等,给学生作品更多展示的平台,增强学生创造的兴趣与欲望。教师的反思主要是在完成音乐创造教学之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反思,包括创造的素材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提供的乐器或者素材能否满足学生创作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创造与表现;在学生的创造过程中,教师有没有给出及时的指导;学生的分组安排是否合理,小组间有没有体现合作;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是否合适,能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量等,在反思中不断地改进教学。

三、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主体的特点寻找创造的素材

在教学中运用教学素材以不同的形式组织,不同的方式呈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7]。在音乐创造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特点,难易程度适中,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素材。

在不同的学段,学生主体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能力也存在差异。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愿意表现,比较活泼;高年级的学生不愿意表现,对于同学的表现也经常持批判的态度。因此,在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以及不同学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创造素材。而这些素材一般都是来源于唱歌教学和欣赏教学中,以及课外的素材资源,通过教师的设计,将创造与唱歌、欣赏紧密结合。

(二)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创造的基础

从创造思维产生的条件看,首先要具有“问题意识”,就是在心里经常惦念着某些事情“非得想个办法不行”,问题意识就是指这种心理情绪。第二是灵活性。一般都不拘泥于陈规旧套和事物名称,他们总是把事物搞得生动活泼。第三是要经常使用头脑,具有想象力。所谓想象力就是指想象一些奇特有趣的事情,浮想联翩,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第四是材料的积集与活用[8]。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就是创造材料的积集与活用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基础。

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对于音乐基本元素的掌握。综合音乐素质教育提出音乐的五个基本元素为——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曲式。并强调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以“螺旋课程”出现[9]。这与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的观点相一致。只有理解与掌握了这些音乐的基本元素,才能在音乐创造中进行灵活运用。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主要指对于演唱、演奏、创作的基本技能。演唱和演奏一般称为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具备这样的技能不但能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通过演唱与演奏音乐作品的效果,与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记谱做比较,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注意学生的人格,教师指导,学习环境的影响

创造性人格包括: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极其理智感;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以及动力特征;良好的习惯[10]。在创造能力发展中,学生的愿意与坚持克服障碍、愿意冒险、有自信心、愿意接受新的挑战、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等人格,形成创造的勇气,对其创造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而不是为了出众而哗众取宠,而达到自我欣赏的极端。

虽然现在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仅要提供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还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正如孔子主张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悱”指学生内心求知欲郁积到最为饱满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进行启发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11]。

我们这里的学习环境,主要指在学校中的学习环境,一般包括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当然,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应该是轻松的,即学生在创造中不会因为紧张而不敢创作。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不会因为太拥挤而造成紧张的心理;教学手段应该是启发式的,学生不会因为犯错而不敢创作;校风和学风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创作的作品不会有违道德的规范。

(四)运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双重评价方式

对于学生创作的评价,是对于学生整个创造过程的总结,也是提出反思与修改意见的依据。在学生的音乐创造活动中,评价应体现过程性和结果性的双重评价的方式。片面地注重创造的过程或者结果,都不能全面地评量学生创造的发展。对于学生创造过程的评价,可以结合“创造日志”进行,即在学生创作之前给学生提供创造的过程日志,为创造提供依据与提示,这样就可以即时地对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评价。

结果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一般在学生的表现之后进行。采用师生间、学生间、小组间的多元评价方式,也可以结合“评价纸”来做评价。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学生刚开始对于自己以及同学的作品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这样更有利于操作。当然,评价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设计。例如小学低年级可以根据笑脸的数量进行评价,高年级可以有选项进行够划;到中学可以只提供评价的维度,让学生写评语等。

综上所述,基于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构建了一种,将创造的理念融入到音乐教学的创设语境、自主探究、实践创造、成果表演、评价反思中的各个环节,提倡教学的过程呈螺旋形向上发展,注重学生主体创造力培养的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使音乐创造成为音乐教学的主线,将唱歌、欣赏教学纳入到创造教学的模式中,在培养学生歌唱技能、欣赏技能的同时,生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能力。该模式对于我国音乐创造教学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1]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7.

[2]Boardman E.New Environments for Teacher Education[J].Music Educators Journal,1992,79(2):41-43.

[3]Boardman E.Generating a Theory of Music Instruction[J].Music Educators Journal,2001,88(2):45-53.

[4]尹爱青.音乐教育主体性目标体系设计:创造性部分[J].中国音乐教育,2000(3):8.

[5]祝敏青.论文学语境差效应[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9):55-59.

[6]廖家骅.音乐模仿价值论[J].中国音乐,2006(1):102.

[7]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366.

[8][日]高桥浩.创造性思维方法[M].林怀秋,谢艾群,摘译.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

[9]尹爱青.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7.

[10]赵承福,陈泽河.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4.

[11]陈晓强,徐秀兵.《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解——兼谈启发式教学思想[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77.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ting Instruction Mode in Music Creativity

TONG He1,YIN Ai-qing2
(1.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2.School of Music,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Music creativity emphasized that music creativity as the concept which is throughout all of the areas of music teaching.It contained creativity in a singing teaching,appreciation teaching and creative teaching,etc.According to Boardman's generating theory of music instruction,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music teaching,teaching mode in music creativity injected it into music teaching as five areas,that is to say,create context,independent study,practice creating,performance and reflection.

Music Teaching of Creating;Mode Construction;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

G42

A

1001-6201(2014)04-0187-04

[责任编辑:何宏俭]

2014-02-22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3YJA76006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SSXT121)。

佟贺(1984-),女,吉林松原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尹爱青(1958-),女,福建南平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语境创作音乐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一墙之隔》创作谈
音乐
创作随笔
跟踪导练(三)2
创作心得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