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书法刻石
2014-06-27王国安
王国安 1957年生于苏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苏州自古繁华,享有人间天堂之誉。而被称作人间天堂的原因之一,即拥有众多的古典园林。这些古典园林以其深厚的人文历史价值,精致典雅的建筑艺术而冠甲天下。大凡游苏州古典园林的游客,往往只注重欣赏这些古典园林精致典雅的建筑艺术和风景,沉醉于众多隐现在古树花木之中的亭台楼阁、曲桥回廊、画舫雕栋、假山湖石等,而少关注其中蕴含丰富的书法之美。诚然,建筑之精美、曲径构思之巧妙,无论四季变化,始终美轮美奂、无与伦比。但是,若我们从更深的层面,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苏州众多的古典园林之美,不仅仅是这些建筑和风景之美,更重要的或者说其内在之美在于园林的历史文化所孕育的内涵美,这种美是无法复制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确认古典园林之独特历史文化和园林艺术价值”之评价,就把古典园林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放在首位。
古典园林的人文历史内涵往往通过书法凸现出来,书法是其中主要的表现载体,书法在人文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园林中的书法美
就书法本身而言,无论是墨迹原作,还是刻石,抑或是摹拓的;也不管是匾额、楹联、条屏还是书条石,各式各样,凡是书法艺术作品的款式形制,在苏州众多的古典园林中一应俱全,皆能看到。从古代经典法帖到近现代名人雅士之手迹,从甲骨文、金文到历朝历代书法名家,特别是明代吴门书法名家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等,以及有清一代的刘墉、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翁同龢……甚至不少帝王如康熙、乾隆、道光的御笔。其包罗万象,令人目不暇接,而且篆、隶、真、行、草五体俱备。其中书条石更是将各种汇帖、丛帖和时人雅集酬唱之诗文、吟咏文稿、书作镌刻而镶于建筑之内,与整个古典园林融为一体,别开生面,蔚为大观。
苏州古典园林原先皆为私人宅园。明黄省曾《吴风录》中说:“吴中富豪竟以湖石筑山……闾阎下户亦饰小小盆岛为玩。”谓称“城里半园亭”,道出了明代苏州造园的风尚。文人贤士、巨商富贾,仕途或商海归隐,皆于吴中建宅造园,安度余生。在与友人往来交游,行吟把盏中,或精神所托,书写心迹;或兴之所致,寄情写景;或醉心翰墨,广泛收罗,从而留下了众多的经典法书、名家翰墨。应该说,由于园林书法,传递着造园主人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所以园林因书法而增加了内涵之美,书法因在园林建筑、假山叠石之氛围中,相映而生辉,二美俱佳,从而造就了这些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书法中的匾额、楹联、屏风等载体本身已融入了苏州古典园林,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尤其是镶于廊间粉墙之间的书条石,不仅体现补壁的巧思,更让人们隐隐闻到翰墨的清香,感受书法艺术的浓郁氛围。
书条石是文人士子将古代法帖、时人雅集酬唱之诗文书作镌刻于石,以延伸娱情翰墨时空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当时园居闲适书香生活的一种状态和心境。就镌刻书条石一项而言,堪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园必有,而且各有侧重。如我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以汇刻法帖驰名。留园虽占地仅2.3公顷,但其所刻法帖书条石200余块,总长130余米(书条石尺寸为高70厘米、长35厘米,高65厘米、长30厘米不等)。从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李北海、范仲淹、苏东坡、黄山谷、米芾乃至元明赵孟頫、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唐寅、董其昌等皆有。其中包括二王《宫奴帖》《十七帖》《地黄汤帖》《消息帖》《敬祖帖》《鸭头丸帖》《群鹅帖》等90余种法帖,计56块书条石,而赵孟烦32块书条石法帖最具盛名。另一古典名园狮子林则以汇刻“听雨楼”法帖为主,也是沿围墙复廊、回廊内镌刻宋四家苏东坡、黄山谷、米芾等法帖,以及唐以来的名家法帖计70余块书条石,总长40余米。其中一块“云林清閟”刻有倪云林狮子林图和诸多名家题跋,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和历史文献研究价值。苏州古典名园中的小园怡园,占地仅O.6公顷,却以具有的书法长廊为人称赏。百余块刻帖,自晋王羲之、王献之及唐宋元明清诸家,群星熠熠,篆、隶、真、行、草竞相纷呈,尤以《玉枕兰亭》13行石刻,最为珍贵。
除了洋洋大观的汇帖丛帖外,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还有一些十分难得的刻石,极具书法艺术之美。如拙政园中有一块文徵明的小楷干字文书条石刻,就本人陋见,这件小楷作品是文徵明所见小楷作品中最含蕴灵动的一件。文徵明的小楷书法作品劲健清秀、平整挺拔,多见严谨精到之作,然往往略显“拘谨”;而此书条石上的小楷很独特,除一如以往的精致清健外,此作似受大王影响,写得圆润质朴、不衫不履,真气逼人,颇有魏晋韵致,实为难得之珍品。以至于清人王澍评:“文待诏小楷每患谨严有余,风度不足。独此册空明飞动,所谓纡余为妍,卓荦为杰者,……真文氏第一楷迹也。”同样,在网师园中也有一块书条石,是明末黄道周的小楷书作。黄道周书法师法魏晋,此作也极似钟繇书风,清雅静穆,温润虚和,萧散逸宕,质朴内蕴。曲园因曲成园,后进西侧长廊,刻有俞樾书法作品10余件,其中数件信札小楷、行书、隶书作品,乱石铺街,无行无列,布局行气,随意自如,作品虽小但精致,汉碑雄强之笔犹存,可谓难得之作。狮子林内“云林清閟”条石刻有乾隆的三段小行书题跋,茂密朴实,笔致稳健,一扫平常流美习气,实属少见。怡园中有一块刻有文徵明、唐寅和倪瓒《江南春》诗的条石,呈现了文徵明29岁、61岁两个时期的小楷作品,可见其相隔30年小楷笔法愈加精劲和书写境界的愈加平和,艺术成就愈趋完全。还有怡园中有贾似道的《玉枕兰亭》13行,因原石流传奇特,又多评赞、诗咏和题跋,且原石下落不明,而此刻石尚可令今人一睹古物风采,故而弥足珍贵,等等。苏州古典名园园主付出诸多心血,将无数的经典书法墨迹精刻庋藏于园宅之内,清赏品味,有的成为仅存之本,为苏州古典园林留下了无数的瑰宝。
二、书法艺术美化了园林
我们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书法艺术本身之美,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其又与苏州古典园林的其他建筑及树石风景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无穷的内涵之美。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亭台楼阁、厅堂馆室,甚至轩榭簃角、廊桥舫舟之匾额、楹联及书条刻石等,由于其既有文字之美,又有书法载体本身之美,从而营造了一个不可多见的艺术空间,使园林建筑群更有文化历史内涵,犹如赋予了灵魂,生机勃勃,显得更和谐完美。因而,其匾额、楹联、屏风等书法载体,尤其是那些镶嵌于墙壁间的书条石,本身已经成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试想,这些古典园林的建筑如果没有了这些文字内容及它的书法艺术载体,其内涵将会逊色许多。
苏州古典园林,曾为私人宅园,精致细巧,占地面积不大。所以,往往在园内筑建长廊、回廊,增加景致层次,以小见大。而筑建长廊、回廊以及在长廊白墙上设计漏窗、镶刻名家法帖书条石等艺术造景手段成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从而增加了古典园林独特的艺术观赏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比如拙政园为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其西半园有一条临溪长廊,卧波而建。此廊悠长而逶迤曲折,高低偃仰,临池而不高,犹如凌波仙子,堪称中国古典建筑中的经典范例。此长廊为半开放式长廊,一边临水,一边则是白墙。临池一边,亭台楼阁、假山舫桥隐现于树木花草之中,移步换景,令人赏心悦目。而于另一边长廊的白色墙面,设置了数个漏窗,同时又镶刻了18块名家法帖书条石,园林长廊墙面很少有同时设置漏窗和书条石,因而这是一个独特的建构。漏窗可感受其本身艺术之美,而镶刻其间的断而意联的书条石,黑白相间,既体现了黑白对衬的苏州造园艺术元素,又由于书条石具有书法、镌刻等多重艺术价值所以给这条长廊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神韵倍增,成为极具特色的长廊建筑。园主或游人,闲庭信步或邀友雅聚,徜徉于山水廊间,观摩欣赏,岂非随时随性之乐事。再比如留园“曲溪楼”之内有条封闭式长廊,为步入中园之通道。西边临园一侧,开设漏窗,而东侧墙面则有镌刻镶入墙内的苏东坡旧刻3种、米芾行楷旧刻4种、赵子昂行草法书10种、宋名贤10家书2种和文徵明书兰亭诗等历代名家经典法帖书条石50余块。漏窗增加了艺术之美,观赏窗外之景,又可凭藉漏窗之光,欣赏长廊之中的法帖。其独特的布局,既突破了传统封闭式长廊两边都设漏窗的模式,又体现出造园主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是苏州文人庭院刻帖雅风留下的佳构,这些书条石本身已成为长廊建筑必不可少的构件。正是书法艺术、刻石艺术和文字内容融入古典园林建筑,形成了一道道深含人文历史的秀美风景线,传递给人们赏析感悟。留园的西部,长超百米而又曲折高低的半开放式长廊白色墙壁上,镶刻着58块94种不可多见的“二王法帖”书条石,东面一侧,则有太湖石叠垒而成的假山群石,以及曲桥、浅池等。漫步其间,既可欣赏自然之景色,又可赏读二王之墨宝,使人恍如置身于山阴道上,远眺则丘壑连绵,可见充满生机的山水景致——真可体味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雅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转身即如入书斋,读书画,赏文章,好不优哉游哉!这种美是其他载体不能给予的。此正为苏州古代文人筑庭造园艺术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另外,园林中的刻帖书条石,特别是其中不少和唱诗文的孤本精品,记载了当时吴地文人闲雅的生活状态,弥补了印制、摄像之不足,为后世留存了大量的佳作。
诸如此类,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比比皆是。因此我们说,不只是园林中的书法美本身,准确地说,是古典园林里林林总总的精美书法使苏州的园林更具观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