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时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014-06-27邹燕秋

中州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旗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

邹燕秋

摘 要:中共河南省社旗县委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积极创新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行了“党员加农户”、“支部加协会”、“产业加基地”的党建工作模式,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模式创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创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党员和群众、服务党员和群众、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和路径。社旗县的实践为我们有效开展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社旗县;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4-0026-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明确提出了基层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①。如何加快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河南省社旗县在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和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创造性地实施了“党员加农户”、“支部加协会”、“产业加基地”的“三加”模式,形成了“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兴党建”的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发展互融互促的创新之路。社旗县“三加”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三加”模式的主要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领导方式已不能很好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自2006年以来,中共社旗县委在认真总结个别村镇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推广实施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发展的“三加”模式。

1.“三加”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加”模式是指以“党员加农户”、“支部加协会”、“产业加基地”为主要服务路径的农村党建工作方式。

(1)“党员加农户”。“党员加农户”是党员个人在支部领导下服务发展的模式。“党员加农户”是一种帮扶联合体。本着优势互补、共守信用的原则,党员和农户在联合体中主动发挥各自在文化知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资金投入方面的不同优势,开展技术互帮、致富互带、网络互用、资金互助等项活动,通过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实现党群互动。党员作为帮扶联合体的核心,在协调资金、沟通信息、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支部加协会”。“支部加协会”是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支部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支部加协会”,就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本村优势产业为依托,建立起多种以富民为目的的专业协会,支部成员以合法方式融入协会,协会服务农户,带动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各种协会在支部支持带领下,制定章程、规划,推广技术,传授技能,协调资金,提供信息,帮贫扶困,诚信经营,提升优势产品,做大做强产品,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3)“产业加基地”。“产业加基地”是以乡镇党委为主引领农民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服务模式。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产业加基地”,就是各乡镇党委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引导好当地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农民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生产之路,实现农业产业化。

2.“三加”模式的具体做法

(1)选载体,建协会,创建党建工作新机制。中共社旗县委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需要,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及时融入农村经济工作,号召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以产业为依托,以支部为先导,以农户为基础,建立各类专业协会。提倡党员带头加入协会,党支部成员尽可能通过合法程序兼任专业协会的理事会成员。为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正确引导新型组织走合作、健康、良性发展的路子,县委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并组织开展专业辅导培训,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农民组建专业协会,使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截至2014年3月,全县运行良好的农村专业协会已达308个,吸纳会员1万多户,成立党员农户帮扶联合体1986个,建立产业示范基地190多个。为提升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县委专门下发文件,要求乡镇党委和村支部以协会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率先开展学专业、办实业、带产业的“三业竞赛”,开展教育培训等系列化服务,在服务生产经营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抓规范,理关系,建立和谐运行新秩序。中共社旗县委把加强规范化管理作为保障协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市场化运作。一是抓好章程的制定和机构建立。统一印发《农村专业协会章程通则》,各协会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各自的章程,乡村党组织具体指导协会依照章程规定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和监督机构。二是党组织帮助协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要求协会强化服务功能,强调在推广新技术、传授新技能、指导经营、协调资金、提供信息等方面为会员提供无偿服务。同时支持协会实行市场化运作,允许协会在提供种子、农资、设备和产品销售等环节上收取合理费用,实现以会养会,自我发展。三是理顺村党支部、村委会和专业协会三者的关系。组织开展村“两委”成员和专业协会负责人专题培训,让他们进一步明确认识:农村党支部主要发挥领导职能,村委会主要发挥管理职能,专业协会主要发挥自我服务作用,三者各尽其责,互促共进。

(3)抓延伸,促带动,发挥“三加”模式新效能。2006年以来,社旗县委、乡镇党委紧紧抓住农村“支部加协会”这个龙头,着力构建农村党建“三加”模式新框架,促使党建工作向深层次、广领域延伸。一是在已成立专业协会的村建立党员农户帮扶联合体,通过党员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农户,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对尚未建立专业协会的村,采取先建党员农户帮扶联合体,后建协会的办法,带动产业发展,促使专业协会的建立,为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搭建平台。二是按照围绕产业建基地、依靠基地兴产业、依托产业建协会的工作思路,对应林果、烟叶、棉花、优质粮食、畜牧、蔬菜、三粉等七大支柱产业,分别建立了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示范把先进农业科技推广运用到整个产业,带动产业壮大。

“三加”模式的推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加”模式大胆创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加”模式凸显了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党建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三加”模式构建了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了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强化了协调服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动权,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带动力,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三加”模式的推行,助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13年,社旗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1.6亿元,较2006年增加69亿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是2006年的4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7173元,较2006年接近翻两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南阳市前列。

二、对“三加”模式的思考

“三加”模式,是社旗县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探索、新尝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但多数是城市街道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三加”模式则是对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模式的新探索,这对于如何搞好新时期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三加”模式创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

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服务农民群众、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来实现自己的领导作用,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的创新。这种方式,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的一种基本职能、一种特质和属性;这种方式,把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从总体上增强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三加”模式找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的新模式

“三加”模式通过党组织融入群众自治组织中,取得领导的合法性和话语权,从而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三加”模式有三个服务层次,但又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协会是主体,党委是保障,支部是关键,党员是先锋,农户是基础,产业是方向,各方围绕第一要务,形成强大发展合力。“三加”模式使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的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优势,组织活动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活力。

3.“三加”模式找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访民情解民意的新渠道

“三加”模式中,党员、支部成员融入到联合体、协会和基地之中,对共同体中的情况清楚明白,党员、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没有隔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可以零距离沟通。“三加”模式可以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准确、迅速、全面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从而成为联系群众的新渠道。

4.“三加”模式找到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

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大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三加”模式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能由管理转化为服务,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尊重群众权利,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这是基层党组织团结群众、凝聚民心、获得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有效途径。

三、“三加”模式对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1.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服务这个中心

政党赢得人民拥护的最好方式是服务。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执政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更需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巩固群众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的任务,提出了基层党组织“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的定位。新的时期,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首先必须是一个服务型组织,这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要求、群众的期盼。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服务这个中心,只有抓住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才能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

“三加”模式的实践表明,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核心是农村发展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社旗县在推进“三加”模式过程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实现了基层党建与农村发展的有机融合和紧密结合,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三加”模式通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发展的能力。“三加”模式的实践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立足于“为民”这个根本,着眼于“服务”这个宗旨,实现“利民”这个目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强化服务意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运用科学方法指导新兴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引导农民干事创业,基层党的建设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

3.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融入这个关键

“三加”模式的实践进一步揭示,服务的最好方式是融入服务。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对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服务能力和领导水平、密切党群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融入农村发展。只有融入农村发展,才能发现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障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融入农村发展,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只有融入农村发展,才能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巩固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

4.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灵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②创新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好服务作用的不竭动力。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面对农村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要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不断出新招。只有这样,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这样,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

5.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社旗县“三加”模式中有两个都是来自于当地乡镇的群众创造,经由社旗县委县政府完善和改进后,又在全县推广应用。这说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我们要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力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页。

②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第18—19页。

责任编辑:汪 洋

猜你喜欢

社旗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
社旗县
社旗县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