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
2014-06-26肖丽嫣
肖丽嫣
摘 要:中职学生是我国产业技术工人的后备军,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职班主任教师不仅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是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中坚。培养高水平的中职班主任教师有许多渠道和方法,但构建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来选拔和招聘以及培养中职班主任教师,却是一种有效的前导性前提。具体可以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基本方法,以教育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导思想,从理论上构建中职班主任的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职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3个方面。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G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50-02
国务院早在2005年就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根据有关调查统计,现在中国各类学校学生已达到近3亿人左右。其中各类中职在校生已达到2 000多万人,中职学生总数不但超过了在校高中生,而且已接近高校学生总数[1]。
中职学生是我国产业技术工人的后备军。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尤为关键。中职班主任教师不仅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是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中坚。培养高水平的中职班主任教师有许多渠道和方法,但构建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来选拔和招聘以及培养中职班主任教师,却是一种有效的前导性前提。
一、胜任力模型及其研究历史
关于胜任力及其模型,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综合学术界的各种观点,笔者认为,胜任力是指在组织中,能够将优秀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人的、心里的深层次素质。它有以下3个含义:其一,它是个体内在的深层次特征,如自我意识、动机、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特质;其二,它是个体的工作绩效具有关联性,通常具有这些特质的员工其工作绩效一般都是优秀的;其三,它是组织中优秀员工的校标,如果按照百分制考核的话,其成绩一般都在90分以上,基本是组织中绩效前1/10的人[2]。胜任力模型可以理解为某一岗位就职者所应具备的胜任力的有机结合整体[3]。
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前十年泰勒的管理胜任特征运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米兰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或胜任特征的概念。麦克米兰同时也提出了通过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后来,博亚特兹也提出了胜任特征的“圆葱模型”。[4]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在1993年提出了通用的胜任力的6大结构:(1)成就特征:成就欲、关注秩序、关注结果;(2)助人特征:人际洞察力、服务意识;(3)影响特征:个人影响力、权限意识、公关意识;(4)管理特征:指挥团队协作、团队领导、培养下属;(5)知性特征:技术特征、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寻求能力;(6)人格特征:自信心、自制力、灵活性、组织承诺[5]。
上述各种研究,为中职班主任教师构建胜任力模型提供了相应的研究基础。
二、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文献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参考。虽然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较多,但关于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几乎为零。而关于中职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文献却有十余篇。
(二)调查法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笔者对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主要城市的教育系统所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以及不同行业所属的职业学校的上百名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给予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三)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特别是一些刚性要求进行了综合探讨。主要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在专业标准中,强调中职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一样,要具有4个观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中,“师德为先,学生为本”主要体现了教师的人格特征;“能力为重”则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本研究试图以3个方面标准进行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三、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结构
(一)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人格结构模型
中职学生大多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大多是未成年人。所以要求班主任教师不但要具备基础教育教师的普通人格特征,而且也要具备独特的、能符合中职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许多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卡特尔16PF测试和理论分析,理想的班主任教师人格特质如表1。
表1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人格结构
在次级人格方面,心理健康分数应在24分以上,从事专业成就人格因素应在70分左右,创造力人格分数应在75分左右,新环境成长能力分数不低于22分。
(二)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的职业能力结构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了“职业兴趣倾向理论”,体现了人格特质。他将职业倾向划分为6种类型。
中职班主任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但要向中职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要进行班级管理。所以其职业能力应为“SECK”型,见图1。
图1
其中,S体现为与人打交道能力,E代表与事打交道能力,C代表与过程打交道能力,R代表与物打交道能力。
(三)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体现了中职班主任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中职班主任教师知识结构应以通识知识为基础,“以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为辅,以管理知识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知识为先导。”具体体现如图2。
图2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知识结构
总之,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应具备优秀的人格特征,高效率的职业能力以及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endprint
摘 要:中职学生是我国产业技术工人的后备军,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职班主任教师不仅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是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中坚。培养高水平的中职班主任教师有许多渠道和方法,但构建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来选拔和招聘以及培养中职班主任教师,却是一种有效的前导性前提。具体可以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基本方法,以教育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导思想,从理论上构建中职班主任的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职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3个方面。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G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50-02
国务院早在2005年就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根据有关调查统计,现在中国各类学校学生已达到近3亿人左右。其中各类中职在校生已达到2 000多万人,中职学生总数不但超过了在校高中生,而且已接近高校学生总数[1]。
中职学生是我国产业技术工人的后备军。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尤为关键。中职班主任教师不仅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是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中坚。培养高水平的中职班主任教师有许多渠道和方法,但构建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来选拔和招聘以及培养中职班主任教师,却是一种有效的前导性前提。
一、胜任力模型及其研究历史
关于胜任力及其模型,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综合学术界的各种观点,笔者认为,胜任力是指在组织中,能够将优秀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人的、心里的深层次素质。它有以下3个含义:其一,它是个体内在的深层次特征,如自我意识、动机、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特质;其二,它是个体的工作绩效具有关联性,通常具有这些特质的员工其工作绩效一般都是优秀的;其三,它是组织中优秀员工的校标,如果按照百分制考核的话,其成绩一般都在90分以上,基本是组织中绩效前1/10的人[2]。胜任力模型可以理解为某一岗位就职者所应具备的胜任力的有机结合整体[3]。
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前十年泰勒的管理胜任特征运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米兰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或胜任特征的概念。麦克米兰同时也提出了通过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后来,博亚特兹也提出了胜任特征的“圆葱模型”。[4]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在1993年提出了通用的胜任力的6大结构:(1)成就特征:成就欲、关注秩序、关注结果;(2)助人特征:人际洞察力、服务意识;(3)影响特征:个人影响力、权限意识、公关意识;(4)管理特征:指挥团队协作、团队领导、培养下属;(5)知性特征:技术特征、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寻求能力;(6)人格特征:自信心、自制力、灵活性、组织承诺[5]。
上述各种研究,为中职班主任教师构建胜任力模型提供了相应的研究基础。
二、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文献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参考。虽然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较多,但关于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几乎为零。而关于中职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文献却有十余篇。
(二)调查法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笔者对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主要城市的教育系统所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以及不同行业所属的职业学校的上百名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给予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三)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特别是一些刚性要求进行了综合探讨。主要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在专业标准中,强调中职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一样,要具有4个观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中,“师德为先,学生为本”主要体现了教师的人格特征;“能力为重”则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本研究试图以3个方面标准进行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三、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结构
(一)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人格结构模型
中职学生大多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大多是未成年人。所以要求班主任教师不但要具备基础教育教师的普通人格特征,而且也要具备独特的、能符合中职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许多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卡特尔16PF测试和理论分析,理想的班主任教师人格特质如表1。
表1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人格结构
在次级人格方面,心理健康分数应在24分以上,从事专业成就人格因素应在70分左右,创造力人格分数应在75分左右,新环境成长能力分数不低于22分。
(二)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的职业能力结构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了“职业兴趣倾向理论”,体现了人格特质。他将职业倾向划分为6种类型。
中职班主任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但要向中职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要进行班级管理。所以其职业能力应为“SECK”型,见图1。
图1
其中,S体现为与人打交道能力,E代表与事打交道能力,C代表与过程打交道能力,R代表与物打交道能力。
(三)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体现了中职班主任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中职班主任教师知识结构应以通识知识为基础,“以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为辅,以管理知识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知识为先导。”具体体现如图2。
图2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知识结构
总之,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应具备优秀的人格特征,高效率的职业能力以及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endprint
摘 要:中职学生是我国产业技术工人的后备军,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职班主任教师不仅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是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中坚。培养高水平的中职班主任教师有许多渠道和方法,但构建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来选拔和招聘以及培养中职班主任教师,却是一种有效的前导性前提。具体可以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基本方法,以教育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导思想,从理论上构建中职班主任的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职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3个方面。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G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50-02
国务院早在2005年就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根据有关调查统计,现在中国各类学校学生已达到近3亿人左右。其中各类中职在校生已达到2 000多万人,中职学生总数不但超过了在校高中生,而且已接近高校学生总数[1]。
中职学生是我国产业技术工人的后备军。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尤为关键。中职班主任教师不仅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是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中坚。培养高水平的中职班主任教师有许多渠道和方法,但构建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来选拔和招聘以及培养中职班主任教师,却是一种有效的前导性前提。
一、胜任力模型及其研究历史
关于胜任力及其模型,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综合学术界的各种观点,笔者认为,胜任力是指在组织中,能够将优秀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人的、心里的深层次素质。它有以下3个含义:其一,它是个体内在的深层次特征,如自我意识、动机、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特质;其二,它是个体的工作绩效具有关联性,通常具有这些特质的员工其工作绩效一般都是优秀的;其三,它是组织中优秀员工的校标,如果按照百分制考核的话,其成绩一般都在90分以上,基本是组织中绩效前1/10的人[2]。胜任力模型可以理解为某一岗位就职者所应具备的胜任力的有机结合整体[3]。
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前十年泰勒的管理胜任特征运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米兰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或胜任特征的概念。麦克米兰同时也提出了通过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后来,博亚特兹也提出了胜任特征的“圆葱模型”。[4]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在1993年提出了通用的胜任力的6大结构:(1)成就特征:成就欲、关注秩序、关注结果;(2)助人特征:人际洞察力、服务意识;(3)影响特征:个人影响力、权限意识、公关意识;(4)管理特征:指挥团队协作、团队领导、培养下属;(5)知性特征:技术特征、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寻求能力;(6)人格特征:自信心、自制力、灵活性、组织承诺[5]。
上述各种研究,为中职班主任教师构建胜任力模型提供了相应的研究基础。
二、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文献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参考。虽然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较多,但关于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几乎为零。而关于中职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文献却有十余篇。
(二)调查法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笔者对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主要城市的教育系统所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以及不同行业所属的职业学校的上百名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给予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三)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特别是一些刚性要求进行了综合探讨。主要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在专业标准中,强调中职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一样,要具有4个观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中,“师德为先,学生为本”主要体现了教师的人格特征;“能力为重”则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本研究试图以3个方面标准进行中职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三、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结构
(一)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人格结构模型
中职学生大多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大多是未成年人。所以要求班主任教师不但要具备基础教育教师的普通人格特征,而且也要具备独特的、能符合中职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许多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卡特尔16PF测试和理论分析,理想的班主任教师人格特质如表1。
表1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人格结构
在次级人格方面,心理健康分数应在24分以上,从事专业成就人格因素应在70分左右,创造力人格分数应在75分左右,新环境成长能力分数不低于22分。
(二)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的职业能力结构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了“职业兴趣倾向理论”,体现了人格特质。他将职业倾向划分为6种类型。
中职班主任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但要向中职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要进行班级管理。所以其职业能力应为“SECK”型,见图1。
图1
其中,S体现为与人打交道能力,E代表与事打交道能力,C代表与过程打交道能力,R代表与物打交道能力。
(三)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体现了中职班主任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中职班主任教师知识结构应以通识知识为基础,“以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为辅,以管理知识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知识为先导。”具体体现如图2。
图2 中职班主任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知识结构
总之,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应具备优秀的人格特征,高效率的职业能力以及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