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教师幸福三部曲

2014-06-26禹妮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年5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课堂

禹妮

前不久,到香港参观了几所学校,真切地感受了香港教师的敬业和激情,最令人惊讶的是香港教师没有职称评定,没有优秀教师评选,更没有“特级教师”的称号。是什么让教师们每周乐此不疲地完成35课时的教学,还要在休息日做义工?香港校长回答我们:是信仰,是对教师职业的虔诚。每位教师选择这份职业,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自己负责,只有自己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才能拥有个人的幸福人生。

然而,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所做的调查显示,令我国教师在工作中最开心的事情依次是放假、发钱、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公开课成功。透过调查,虽然有一些外在的客观因素无力改变,但做教育要有所反思,有所突破,不应只是抱怨。校长应把帮助教师培植职业的幸福感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研究,因为只有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学生才能享受幸福的教育。

校长要营造体验幸福的环境

校长的作风影响学校的校风,一位好校长,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使学校有安全感、吸引力、亲和力。

尊重会让教师放心。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和基础,尊重能给教师安全、温暖的氛围,充满自信。

这就要求校长在学校生活中要“无条件的尊重”:要尊重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要尊重受到孤立和拒绝的教师;要尊重有过错的教师;要尊重有严重缺点的教师;要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感受到被接纳,获得自我价值感。

服务会让教师安心。“教育就是服务”,要想教师服务好学生和家长,首先要让教师感受到优质的服务,学校要为其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铺路。

学校要抓好管理人员的作风建设,倡导把平凡的事情做实、做细,每个部门每周一通过专用本的形式向校长室反馈一周工作。要求:一有负责的精神,每个管理人员对学校发展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二是服务意识;要求深入年级组,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做好服务工作;三是合作的品格,管理团队彼此之间要团结,建立“独立承担责任和主动配合他人同等重要”的价值取向,这样学校工作才能形成合力。每学期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了解干部的服务质量,了解教师对学校工作的需要,以进一步改进管理人员的服务工作。

民主会让教师舒心。推进校园民主化,让每一位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职业幸福感才能持续。

尽力尊重教师选择教学岗位的意愿,让老师自由地获取价值。学校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职能,每月的常规考核和班级管理考核,让教师知道怎样做才能更优秀,以此规范教师常规工作。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赛,为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出报名费,同时在绩效中加大教师获奖的奖励力度,促进教师在专业上发展自我。学校编写《教师工作指南》主要是引导教师怎样工作,给他们一些建议,告诉他们一些方法。学校请教师制订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根据不同起点,搭建不同层面的平台,让教师都能有所发展。

校长要教会教师感受幸福

校长要培养教师创造幸福、感受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教师这一职业并不一定是幸福的,只有在教育工作中能充分感受到这一职业的内在尊严和充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教师才是幸福的。教师的幸福不止于物质生活,更重要的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做会微笑的教师。作为教师,

微笑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觉醒,是对良好行为的鼓励和赞许,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取。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教师才会有甜美的、会心的、善意的微笑。

做有信念的教师。教师的信念首先是以生为本,它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其次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它包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信任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再次是教育本质观,它涉及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即关于“教育究竟是什么”的看法。在教育本质观上,教育即解放儿童个性,教育即培育儿童生命价值。这些信念是教师信念的内核。

做有思想的教师。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成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需要在读书、研究和合作三方面磨砺自己。

用读书引领工作。教师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学校要着手打造校园弥漫书香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文化积淀。学校创建阅览室,签定一个“读书奖励合约”,固定每日必读的时间,每月开一次“读书分享会”,每学期给教师赠书作为奖励。让读书与教师工作、生活相关联,并影响、改变教师的工作、生活,教师对读书有感觉,体会读书的价值,就会主动走进书本了。

让研究提升质量。学校要形成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设计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主题研修活动,以反思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研读教材,作业设计、质量分析等专项小课题研究。研修活动要固定时间、地点,每组活动都有行政人员参与。

团队协同求发展。个人发展了,不是教师真正的幸福。学校倡导教师队伍从“独舞”到“齐飞”的教研组的团队文化。开展教师们同课研究活动,在协作中求发展。学校在教师活动中多设计团队活动,增强凝聚力,形成“同伴的事是我的事,我的成绩是团队的成绩”的文化。让教师形成凝聚力,为学校的发展和荣誉而努力。

校长要搭建教师品味教育幸福的平台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不论何时,课堂永远是师生共同生活的乐园,只有研究它,热爱它,教师才能在教育生活中享受幸福,学生才会在有效的教育中拔节成长。研究课堂始终是教师品味教育幸福的平台。

开展主题研究。一是选择教师急需解决的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教师急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再经过统计、筛选,作为学期研究的主题。教科室要拿出学校教研活动的计划和指导意见,指导各年级组开展校本研修;二是各年级组应根据学校的计划和指导意见,制定方案;三是学校成立校本研修指导组,在每次研修活动中发挥行政管理人员和教研员的指导、示范作用,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四是学校要加强教研的过程管理,对每次活动,要有过程性资料,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其中有所收获。

尝试“走课”管理。“走课”是美国中小学校长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领导教学改革的手段之一。管理人员对学习环境、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师及学生的课堂行为等进行频繁的、短暂的、有焦点、不带威胁性的巡视。这样的管理形式意在培养管理人员由巡堂时只看现象到关注课堂本质,从随意走动到带着思考去观察,从只发现问题到学会解决问题。这样一支教学研究的专业队伍的打造对学校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规范常规指导。教导处要以书面形式明确地提出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如教师职责:在教室必须控制自己,适当使用权利;应检查所有学生是否到了课堂;不要把学生放在教室外惩罚;保证学生在物质上、精神上有充分准备,上课不能忽视学生,不能曲解、压制学生,不能否定学生的独到见解。

坚持家长评校。向家长公布自己的联系电话,便于家长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学校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家委会活动,让家长来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学校坚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观摩老师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学校的校园网上,开设学校家庭教育论坛,使得家长和老师在校园网站上进行观点的碰撞;教师每学期开学要有计划进行家访,撰写家访日记,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教育就是追求幸福的体验,让教师享受教育过程的幸福,课堂里激情四射,活动中青春飞扬。有了幸福的教育生活,在校园中,课堂里,看到的就是一张张笑脸,那是学校最美的风景,最亮的名片。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