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之“心”与自由意志
2014-06-25沈顺福
摘要:荀子重视心概念。其心包含三项内涵,即理智、欲望以及能够自由选择的意志。其中,对意志内涵的认识是荀子的独家心得,且未能融入儒家传统,导致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隔阂。荀子之心所具有的意志基本属性,为我们建构以意志为核心的现代人生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这也是纠正当前道德危机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荀子;心;意志
中图分类号:B22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5833(201)03011308
作者简介:沈顺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济南250100)
在早期儒学史上,荀子最重视心的概念。荀子曰:“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①荀子的“未尝不臧”、“未尝不两”和“未尝不动”之心究竟有哪些内涵?其中,这些内涵是否包含意志观念?荀子是否拥有意志观念?其理论是否具有现代意义?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
一、 “未尝不两”之心与理智力
首先,在荀子看来,心“未尝不两”。“未尝不两”之心能够知晓。
荀子曰:“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②人生有知。知即知晓和意识。“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③心能够辩别、知晓。荀子曰:“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无也。”④
荀子指出:“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
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知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③《荀子·正名》。心通过各种感官而认知。其中,“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
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心居中心、统治五官。这种心,类似于佛教唯识学的第六识,即“意识”。这种“意识”,用今日的术语说便是知觉(understanding)。知觉依赖于各种感官及感官所提供的感觉,从而获得一种相对完整的意识或观念。
在荀子看来,具有理智力的心是人类做出正确判断、合理选择与有效行为的重要条件。荀子道:“有尝试深观其隐而难者:志轻理而不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故向万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间而嗛之,则不能离也。”③心定则情欲足。否则饮食无味。理智之心主导了人类的意识与行为。
故,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⑤⑥⑧⑨《荀子·解蔽》。心为身主,主导人类的行为。 荀子曰:“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⑤只有心发挥作用,人类的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才能够获得价值或意义。此即“中心”安定则视物明晰:“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⑥“中心”神明,便可以清楚地认清事物的真相,获得正确的认识,避免了人类的感官所提供的不确定的认识。此等理智力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官能:“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君子学习能够深入其心。
在荀子看来,人类的认识总是相对的。不同的认识角度获得不一样的认识,这便是“偏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荀子把这种偏见性的知识称之为“一隅”:“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⑧比如“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执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欲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执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⑨这些观点都是对全体之道的一种片面性认识。这种片面性认识是相对的。这便是“两”。故,荀子称之为“未尝不两”之“心”。此心即理智力。“虚壹而静”之“壹”便是力图克服认识的相对性。
二、 “未尝不臧”之利心与欲望
荀子的“未尝不臧”之心,是“利心”,类似于欲望。
荀子曰:“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 “心好利”。此心即“利心”。好利之心是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想法或意识:“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形体好佚,而安重闲静莫愉焉;心好利,而谷禄莫厚焉。”《荀子·王霸》。心好利。利心即贪心,比如“心如虎狼”《荀子·修身》。之心。
“利心”是人类对利的认知与追求。它乃天生本能,“所受乎天也”。心则属于主观之追求,“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B12《荀子·正名》。这种主观追求不仅仅是本能,而且是一种意识,具有某种理智色彩。对利益的渴望立足于对万物的意识和认知。它“显示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现象关系”沈顺福:《形而上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8页。。既然利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基于理智或意识,我们才能够意识到、觉察到它。因此,利心是一种对外物的意识。“好利恶害”B13《荀子·荣辱》。之心显然不仅仅指本能之欲。它具备某些理智属性或意识。endprint
利心的内容便是某些生理性感觉,荀子称之为“欲”。因此,利心包含着欲:“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行伪险秽,而强高言谨悫者也,以不俗为俗,离纵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能与无能、知与无知、“利心”与“无欲”分别相对。其中,利心与欲内涵接近。故,利心含欲。由生理本能之欲为内容、意识或理智为形式的人类主观心灵状态,类似于今日的欲望概念。
欲望(desire)是一个现代术语。主要指“由某种外物而引发的对其的追求与努力比如饥饿与口渴。“由于人们渴望他们喜爱的东西,憎恨他们讨厌的东西,因此,欲望和喜爱是一回事。当目标缺席时,我们称之为欲望;而当目标在场时,我们通常称之为喜爱。”⑥由此看来,欲望侧重于“生理性、物质性的追求侧重于生理性的欲望,更多地关联于生理本能。而对名誉的欲望显然出于某种意识或些许理智。因此,欲望包括两项内容,其首要内容当属生理性、物质性的感觉,比如肠胃对于饮食的反应或渴求。其次,它属于某种理智:“我们称之为善的东西必然是理性人的欲望对象,恶的东西则是人人厌恶的对象。因此,除了感觉之外,这种判断还需要理智。”欲望具备一定的理智属性或特征。
因此,具备理智与生理本能之欲内涵的利心,类似于欲望。这种欲望、利心,荀子称之为“未尝不臧”之心:“心未尝不臧也,……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未尝不臧”之心包括两项内容:知与臧。所谓知,即知晓。人生有理智。在理智的基础上产生喜好与偏爱。这便是“臧”。因此,“未尝不臧”之心至少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理智;二是喜好。这种理性化的情欲便是欲望。
三、 欲望与情感
人类的欲望既包含生理之欲,又含有理智之心。
在荀子看来,欲乃人的天生之然:“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固难类所受乎天也。”B12欲乃天生、自然受用,比如贪生怕死便是欲。欲接近人的生理本能,比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B13这种天生之欲便是性:有欲为生物,无之则非生物。故,欲望如同性一般,成为人的规定性。
欲即性。在荀子看来,“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性即天生本能,比如目之视、耳之听等。这种视听之官能即欲。荀子明确指出:人“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②⑤⑥⑦《荀子·性恶》。人类的耳目之欲亦是天生,归属于性。由欲,荀子得出结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②性恶乃由于声色之欲。
欲即性。性即情。故,欲即情。荀子道:“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身)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王霸》。欲来自情与性。于是,性、情、欲组成了“铁三角”:“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性即天生之性。情便是性的内容或材料。欲则是情的表现(应)。在荀子看来,性、情、欲三者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可以被视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特殊形态:从本源上讲,它是性;从内容上讲,它是情;从表现形式上讲,它是欲。于是,荀子通常将三者不作明显的分别,尤其是性与情,常统称为性情或情性: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⑤性欲情三者合而为一。性即情即欲。
荀子所言的情,大体类似于今日之感性情感,如感官快乐等。性是恶的,发自性的情感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于是,荀子提出情不美:“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⑥性恶欲恶情不美。如果一味地顺其情欲,则是绝路一条:“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⑦顺随性情便会兄弟相争、国人相暴,以致亡国。故,荀子主张导引情欲、规范性情。引导、规范性情欲的主要手段是礼乐法度。其中法度以制度的形式强行约束人情。而礼乐则以艺术的形式导引人的性情。从荀子对待礼仪、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来看,荀子并非一味地主张抑制、限制人类的情与欲,而是主张通过艺术,比如礼乐等来规范、引导人的情欲。他甚至认为通过艺术等可以感动人心,从而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
情感之心既考量了人类的欲望,也照顾了心的理智。事实上,欲望本身所体现的意识特征为情感的理性化奠立了基础。人类的情感并非单纯的生理性反应。它或多或少容纳了人类的理解或理性。
四、 “心者,形之君也”:自由意志
当这种理性化的欲望与情感获得了人类自身的自由选择或认可时,这种欲望便表现为意志。康德认为,“意志被视为根据一定的法则的观念而决定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在理性存在者身上被发现。”[WBX]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 Band Ⅳ, Druck und Verlag von Georg Reimer 1911 p26意志是人类能够自由判断、自己裁决并自由选择的官能。荀子之心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呢?
荀子提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现,其物也杂博,其情之至也不贰。”《荀子·解蔽》。心乃形身之主,神明由此而出。心由此发出指令。同时,这种动作不是依据于他者而被迫做出的,乃是“自使”、“自取”、“自夺”等,由自己决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指使心的活动。心能够自己无限制地自由活动,即“其择也无禁”。endprint
荀子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②③《荀子·正名》。心乃是人们对人情的选择。心具有选择功能。“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②人能够自择,任由其是、自主决断。这种自主决断的源头便是神明之主:心。心能够自主决断、自由选择。
这种能够自由选择的心,显然区别于自然的、本能的、生理性之欲。荀子明确区分了心与欲:“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固难类所受乎天也。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③欲即天生之生理官能,不待人为。而心则属于主观的故意。它能够有效地约束或阻止自然情欲。于是便有了人本能地欲生而恶死,但在现实中却有人能够“从生成死”、杀身以成人。这种能够做出违背本能之举的原因在于人心。人心不是顺从性情之欲,而是故意地选择了仁义之举。这种故意举止体现了人类的自由抉择。
这种能够自由选择之心,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意志。故,劳思光由此断定:“此‘心即视为文化之根源,同时亦表道德意志(因能作选择)。只观此种说法,荀子之‘心似有‘主体性之义”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荀子之心即道德意志。
作为意志,心的主要功能便是理性选择。而理性选择的必要条件是辨明价值上的是非。荀子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意志从理性的角度向人类的感官发出指令,使人的视听言动皆处在意志之心的掌控之下。
荀子十分重视人类的这种抉择能力与行为:“欲恶取舍之权: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荀子·不苟》。自由意志表现在欲恶取舍活动中。
五、 虚心与心术
尽管荀子之“心”具备意志内涵,可以被视为自由意志,但这绝不意味着荀子之“心”是善良的、荀子的“意志”是善良的。
荀子将“心”比作盘水:“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庶理矣。”《荀子·解蔽》。心本清纯,却诱惑于外物而骚动不正。因此,心需要纯洁。为此,荀子提出了三种策略:其一是虚,其二是正,其三是导。
虚即虚心。这主要针对“未尝不臧”之心:“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③《荀子·解蔽》。人类的欲望或意志有所偏好或喜爱。这种喜好形成一种主观成见。这种成见显然有碍于人们形成合理、正确的判断。因此,我们需要虚“心”:放弃先前的成见。
其二是正,即正之以心术:“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荀子·非相》。心需要心术才能够端正其道。
心术的主要内容便是道。于是,荀子提出以道来占领心,从而做到“衡”:“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夫何以知?曰: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在于知道。”③这便是使心知“道”。在心、道关系中,道是本:“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荀子·正名》。道、心、说、辞构成四层结构,其中心象道、心合道,最终道决定心。以心合道便是养心:“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荀子·不苟》。养心的内容便是仁义。以仁义纯洁人们的意志、改造人们的心灵。
六、 意志与主体性问题
荀子之心,既包含理智力,如知心,亦含有欲望,如利心。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无条件地自行其事,为人类的理性行为做出抉择,具有选择功能。因此,它基本具备了意志内涵与功能。劳思光因此断定:“荀子之‘心似有‘主体性之义”⑦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他认为,荀子之心不仅可以理解为意志,而且具有主体性,此心为“‘主体,且为‘应然自觉之所在”⑦。
主体或主体性问题是近代哲学阐发出来的概念。笛卡尔“首次提出主体哲学思想他的“我思故我在”首次明确表明了思维的自我的主体性地位,即思维主体的确定性。从德国哲学来看,作为主体,自我首先是自我“立法者”⑩它“通过自己的自由的自律,使自己成为神圣的道德律的主体”⑩主体自己决定。这是第一位的。其次,作为主体,“人类自身是目的,且决不能仅仅被当作手段”这也是人类成为道德立法者的原因。人因此获得尊重。第三,自我主体是“人类自身所有的欲望与爱好的基础”B用黑格尔的话说,主体既是自在的亦是自为的。“我即意识的意识,或自身成为意识的对象化。endprint
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其心虽然具备选择功能,且能够自行其是。但是,它绝不等同于主体与主体性。
首先,立法者不同。作为主体的自我、人能够自己立法。而在荀子思想中,立法者是圣王。“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荀子·性恶》。于是,“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因此,从立法者的角度来看,荀子眼中的人类虽然有理性,却不能够自己立法。礼法制度来源于他者,来源于圣王。不能够自我立法之“我”何以称主体?
其次,人类是否为目的。作为主体的人,永远因为目的而获得充分的尊重。但是,根据荀子学说,“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圣王创造礼法文明、传授礼义法度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人的恶性。在这个过程中,人是否被视为手段不好判断。但是人绝不会被视为目的。没有了目的,人类很难获得尊重。
第三,在主体理论中,自我是人类的生理性、物质性欲望等基础,自我与欲望等是统一的。从荀子学说来看,其欲望的基础主要是人性。作为思维的自己,通常被视为欲望的对立面。如荀子曰:“心平愉,……如是而加天下焉,其为天下多,其私乐少矣。夫是之谓重己役物。”⑤《荀子·正名》。重己而役物,则私乐少。
第四,在西方主体理论中,主体始终是主角,无论是自在,还是自为。但是,在荀子学说体系中,人是被动的。在荀子那里,世人成人的过程便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被灌输的过程:用儒家的礼法制度来彻底占领人类的心灵,即“心知道”《荀子·解蔽》。、“心之象道”⑤,这个过程即是“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荀子·不苟》。。通过学习仁义之道,人们的邪恶本性得到彻底地改造。理论上来说,被改造的人并无主体或主体性得到保留。故,在荀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不了主体或主体性概念。
因此,由意志而延伸出主体或主体性,无疑过度地解读了荀子之心的内涵。
七、 荀子心论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荀子之心至少指称三种心灵官能,即理智、欲望和意志。其中,欲望之心被孟子称为“人心”。理智之心,被朱熹称之为“知觉”。心的这些属性,在传统儒家那里获得了进一步的阐述。唯独作为意志的心,不仅是荀子的独见,而且为传统儒家所忽略。
在传统儒家那里,人们并未形成清晰的意志概念。更为甚者,以孔孟为代表的传统儒学,一方面倡导率性的道德哲学,另一方面则有意挤压主观故意的活动空间。在孔子看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依据于仁德便可。孟子则明确提出“尽性”的主张。所谓“尽性”即“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任由仁义之性自然发展,而无需任何的故意动作。朱熹强调穷理,所谓理即性、本心。故朱熹提出:“人心听命于道心。”《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12页。人心顺从道心、顺从德性。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所谓“良知”即本心、德性。于是,王阳明认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传统儒家道德观,朱熹概括道:“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率性乃儒家的人生哲学。
传统道家更是专注于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人类社会与天地世界的本原或依据。其基本精神便是自然,或顺其(道)自然。《庄子》以天生为性,性不可易。我们应该做的便是听命于它:“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性命不可违背。顺从性命便是任由性命之自然。
从儒家与道家思想来看,“率性”几乎是其共同主张。“率性”即是道。与率性对立的便是主观故意,比如能够自由选择、自主决断的意志及其行为等。率性自然反对意志努力。于是,传统儒家不重视,甚至反感于故意或意志努力,如孟子嘲讽宋人“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的行径。对意志努力的无视或批判,虽然倡导了一种权威主义文化,且有助于顺利地推行教化策略,却与现代人生观直接对立。在传统儒家道德哲学的指导下,人没有自由意志、没有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缺乏致使人们丧失了主体性、缺少责任感,并最终失去自我。判断人类行为的最终标准不是自己而是他者。于是,便诞生了一种“面子”文化。顾及“脸面”、考虑他人与社会的意见,固然很重要,也很有价值,比如能够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等。但是,它却忽略了一个现代文明最重要的因素,即自身。
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意志观念、自我观念与主体意识,意味着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不重视自我。没有自我意识,便无法真正融入以自我为中心的近代文明,或者说,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并接受近代主体性文明。
荀子是儒家文化传统的另类。在荀子看来,心不仅能够知觉、欲望,而且能够选择,具备现代意志概念的基本内涵或属性。这一真知灼见对于我们形成现代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观念,如主体、主体性、权利、自由与平等意识等,皆以自由意志为前提或基础。或者说,我们要建立或接受这些现代观念,首要前提便是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只有当人们意识到意志与自由选择,以及自我立法的本质后,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近代启蒙精神、理解现代人生哲学,懂得人类自我立法的真正内涵。
重视意志、确立自我、形成主体观念,便可以从根本上化解缠绕着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危机。这或许是荀子心论给我们的启示。
(责任编辑:周小玲)
Abstract: Xunzi emphasizes on the concept of mind is concept of mind embraces three connotations, ie understanding, desire and the free will which is able to choose freely Among the three connotations, the discovery of free will belongs to Xunzi sui generis and fails to be permeated into Confucian tradition, which causes the ga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Xunzis discovery of the function of mind as a free will is able to provide us with ample theoretical resources in constituting the philosophy of life which centers round the free will his is the exact remedy to solve the moral crisis
Keywords: Xunzi; Mind; ree Wil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