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探索
2014-06-25柯玉舟
摘 要: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地深入,民办高校随之得到大力发展,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发挥学生党员效用的主要组织,受民办高校自身条件的影响,其学生党支部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许多的不足,致使党的基层组织创新性难以开展。本文从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
1 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来说,现阶段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受民办高校主观因素影响、受民办高校客观因素影响的问题,还需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1 民办高校主观因素影响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方面制度尚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够庞大,不论是人力、物力、财力都与公办高等院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制约了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发展。由于民办高校各方面建设不完善,缺乏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视,难以做到创新性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民办高校管理者在办校时还需对其他方面进行管理与调控,没有意识到做好学生党支部建设,其实就是做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没有专门的党务人员,通常学生党支部党务人员由教师兼职,由于教师日常工作比较繁忙,没有精力再去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再加上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学生党支部工作缺乏原动力,没有发挥出学生党员积极性、创新性,学生党支部活动深度不足,没有起到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2 受民办高校客观因素影响
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各方面较不稳定,国家政府扶持力度较小,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有待提高,制约了民办高校许多工作的开展,因而对其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开展与进步造成一定影响。民办高校学费比较高,生源分数较低,生源背景复杂,易于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提高了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民办高校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
2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对策
2.1 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及党委应提高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视
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及党委人员是学生党支部建设主要的领导者,也是保障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没有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及党委人员支持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将难以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用。学生党支部工作是开展校园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也是校园思想政治文化的主要阵地,由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及党委人员起到带头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并加强完善各项党务制度,设立专门的党务人员,负责日常学生党建工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积极分子,创建和谐、健康、文明校园。
2.2 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体系
由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及党委人员的组织下积极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高校管理人员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建立健全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制度,例如建立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对日常学生党建工作进行记录,从民办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短期党建教育计划,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使其在学生中发挥出优秀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并将此种健康的校园氛围扩散至社会、家庭环境中去。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加强党组织建设能力,明确党组织活动的目标与方向,提高整體党员素质,进而提高整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保持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创新性建设。
2.3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培养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素质
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需要引进大量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审核,注重党员质量,保证每位党员的思想素质,使其在校园中发挥自身正面的作用,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加强对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提高党员思想认识,建立全面的党员考核机制,对每位党员进行考察,对考核结果不太理想的学生,应加强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根据其日常表现对其做出教育。强调党组织的纪律性,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使其在班级中、校园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3 结束语
为了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学生党员效用,提高对民办高校党支部工作的重视,使学生党员、积极分子思想素质得到提升,树立正确的党建意识,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海堂.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0.
[2] 周卓.对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3(6).
[3] 李欣田.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柯玉舟(1984—),女,江西上饶人,本科,广东白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