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园区推动经济增长路径研究

2014-06-25李传志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松山湖科技园区园区

李传志

(东莞理工学院 经济贸易系,广东东莞 523808)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发展很快。1978—2007年GDP 平均增速达到18.0%。然而,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经济增长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GDP 增速大幅下滑,2008—2012年平均增速只有8.7%,甚至低于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水平。金融危机暴露出东莞经济的软肋,证明了过去沿用的依靠工业区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今后需要更多地依靠园区拉动经济增长。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园区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

一、园区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园区是1951年诞生于美国加州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我国第一个工业园区是1985年建成的深圳科技工业园。经过20 多年的艰苦创业,目前该园区已经发展成为土地集约程度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充分发挥着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归纳起来,园区促进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区经济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每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园区的初衷都是以发展经济为目的。园区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集约型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园区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振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兴办园区成为近年来各地方促进经济增长的明智之举。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据统计,2011年1—9月,全国90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总值达到2359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9%,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7.4%,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1]。再如,苏州工业园区2011年GDP 为1560 亿元,用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占苏州15%左右的经济总量,成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

(二)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园区作为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体,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一方面,通过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特定地域空间聚集,产生空间要素的集中性,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优势产业的聚集地和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另一方面,园区的有效性在于其“扩散”效应远大于“回波”效应,具有一种正外部性,在自身积累的同时,提高了周边地区的总体收益。产业的聚集和集群发展,将会凸显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区域优势,通过产业集聚和集群效应的外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分工协作,进而形成以园区为核心的产业圈层。加之政府的园区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必然会形成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共生互补,融合发展的园区模式。神奈川县位于日本首都圈,全县总人口900 万人,2006年,GDP 约合人民币21500 亿元,GNP 约合人民币25783 亿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该县具有大量的园区。成功经验主要有两条:(1)园区内企业联系紧密;(2)分享信息与技术,发挥集聚效应[3]。

(三)提振中小企业发展

发展园区经济不仅是地方政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聚合、科学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把集聚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着力点,通过加强企业间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努力形成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如省级园区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2002—2008年入驻园区企业486 户,其中世界500 强企业占1.4%,规模以上企业占20.4%,其余78.2%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大中小企业聚合、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和名牌产品效应构成园区特点,2008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90 亿元,吸纳从业人员4.2 万人。再如,宁乡是湖南的一个县,宁乡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比松山湖还晚一年,但该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50%以上的增速,仅用8年时间就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

二、东莞园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存在的不足

松山湖科技园区、虎门港、东莞生态产业园、长安滨海新区和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是市属五大园区,被认为是东莞产业升级的五个引擎,寄托着整座城市转型升级的希望。近年来,在大力发展产业经济的背景下,园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一)经济效果显著但未达到理想目标

五大园区中,松山湖科技园区是最早开发的,也是相对成熟的。其他四个园区中只有虎门港有些经济效果,2012年GDP 达到6.7 亿元,但与东莞全市5000 多亿元相比,还是显得微不足道。下面以松山湖科技园区的经济效果为例进行分析。近三年,松山湖科技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松山湖科技园区主要经济指标

从表1 可以看出,松山湖科技园区GDP 增速快于全市,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在逐年提高。与2010年相比,2012年进出口所占比重也有所提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松山湖科技园区第一大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4.9 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第二大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2 亿元。两产业工业增加值超过整个园区的95%。2011年,它们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如表2 所示。

表2 两大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从表2 可以看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看不出竞争优势,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则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

无论从总量在全国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的排位,还是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看,松山湖发展现状与其承担的使命和全市的期望相比都不理想。2012年,松山湖GDP 占全市的比重为3.1%,与广州开发区的14.8%、北京中关村的20.0%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与同批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的肇庆高新区8.8%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

本来园区与镇区之间应有明确的分工,园区与园区之间也应有清晰的功能界限。然而,多年来,五大园区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发展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

松山湖科技园区的发展相对成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与此不协调的问题。一是急功近利发展房地产业,甚至出现租地搞园艺、违规建别墅的现象。二是特色产业不明,少数企业层次不高,如啤酒类企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某企业生产手机,年销售产值120多亿元,而税收只有5000 多万元。三是科技创新平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园区创办了10 多个科技平台,部分科技平台主要收入来源于申报国家、省、市职能部门科技项目经费,与企业有效合作的对接渠道还没有建立。市政府投入1.3亿元建立的某科技平台,一年收入只有500 多万。

其他园区也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问题。(1)虎门港的后发优势和成本优势一直没有发挥出来,投产的码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按理说,东莞的货物从虎门港走,可以节省运费。但是由于配套还不成熟,导致综合成本高,货运量一直上不去,只有立沙岛石化吞吐量形成一定的规模。虎门港发展滞后的关键是有特色没有发挥出来,尤其是在配套服务方面没有同步发展,严重影响了港口功能的发挥。(2)生态园2008年底动工,2012年底治水和道路建设基本完成,重心转向管理和招商。至今市财政投入超过70 亿元,但是关于产业的发展定位已变了多次,且都不切实际。(3)长安滨海新区建设较晚,至今还没有企业入驻。其发展定位是集中发展高端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实现与其他新区和镇区的错位发展。然而,所做的第一件事却是建设占地8000 亩的汽车产业园,很难与高端服务业联系得上,该项目有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和进行调整。(4)广东粤海高端装备技术产业园,其发展定位是填补珠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空缺,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汽车装备制造园区,建成亚洲一流的汽车产业园,能否实现如此高的目标尚需时间证明。

(三)园区发展层次有待提高

以松山湖科技园区为例,园区发展存在下列问题:

1. 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目前松山湖产业门类较多,电子信息产业已引进一批电子通信行业龙头企业,生物技术、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也引进了一定数量的企业。但目前大中型电子信息企业以生产制造环节为主,生物技术、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还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氛围,导致松山湖整体产业竞争力还不够强。

2. 企业创新创业创富能力不够强。2012年,松山湖各类科技研发企业超500 家,但只有56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园区内企业总数比例高于50%”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200 件,但PCT(专利合作条约)不足100 件。上市后备企业较多,但真正在松山湖注册的已上市公司只有3 家,与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上市企业数达到50 家以上”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松山湖企业的创新创业创富能力有待提高。

3. 园区内企业没有形成共生体系。尽管园区基础设施比较齐全,但园区内的企业间联系不多。原因是园区的产业链条较短,延伸性较差,且园区内企业缺乏专业化、系统化分工与协作,产品大多停留在粗加工阶段,附加值不高。企业间缺乏诚信,交易成本高,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环境,很难建立起园区系统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网络,难以形成促进废料再生利用的现实途径。更难实现外资企业向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

4. 科技、金融和产业“三融合”机制不足。目前松山湖已引进15 个大学研究院、12 个广东省国际科研创新团队、6 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6 个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但他们的创新创业创富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其根本原因在于松山湖土地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机制不完善。“三资”不会先天性融合,只有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最大限度地保障“三赢”,才能促使三方相互支持合作,融为一体。目前松山湖已制定相关政策,内容包括科技、人才、金融和载体,但尚未有机地把上述政策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这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园区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

东莞经过30 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面临着资源、环保、转型升级等多重压力,发展园区经济是东莞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准确定位园区主导产业

1. 突出松山湖科技园区的科技特色。科技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模式,是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经济特区,能够产生出较强的区域竞争力。松山湖土地有限,不宜发展太多产业,应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2. 突出虎门港的物流特色。虎门港要有前瞻性思维,利用后发优势,与周边的港口做出一个比较研究,进而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探索差异化发展路线,找到自己的产业特色,为莞企提供优质服务,进而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发展功能互补、航线集聚、配套错位、具有虎门港特色的港口产业。

3. 突出生态园的生态特色。生态园作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要尽快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找准产业定位,以产业为指引招商,打造生态产业示范区。循环经济不是要企业少赚钱,而是要让企业可持续地赚钱。生态园不仅要创造好的生态效益,而且也要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引领东莞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4. 突出长安滨海新区的服务特色。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努力将其建设成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示范区,承接香港、澳门、深圳等地高端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按照错位发展的模式,与广州、深圳产业互动协调发展,为周边镇区以及全市镇区企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5. 突出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重大发展平台特色。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集聚程度高、带动能力强,因此要将园区定位在填补珠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空缺,建成亚洲一流的汽车产业园。目前重点是要落实项目投资到位和园区扶持政策兑现。

(二)提高园区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东莞园区应根据园区内企业发展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一方面,要通过财政政策和科技政策扶持增加高科技企业的比重,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众所周知,高新企业创业具有较高风险,能否健康成长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其支持环境。在硅谷,各类的风险投资基金成为众多高科技企业资金的源泉,同时,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的文化也催生了高科技企业。因此,政府要舍得花钱,要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以此促进园区内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规模企业的引进。它们是产业集群构建、创新的主力军。在每个产业集群中一定要着力培养一两个龙头型企业,以其带动相关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共同提升集群企业的规模和等级。

(三)增强园区内企业关联性

首先,园区在招商引资时应该把好关,只允许那些彼此间有关联性,并且符合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入驻,要坚决拒绝不相关的企业入驻。其次,园区应从要素需求、供给以及关联企业之间的供需互补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和延伸园区内集群的核心产业链。园区可以成立自己专门的采购和销售部门,鼓励企业将采购和销售功能外包,通过原料供应和市场开拓等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强化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引导企业沿专业化分工的方向逐步调整其自身经营,进一步减少经营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从事具备专业优势的生产环节。再次,建立创新平台,引导企业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创新研究,共享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和利益,降低创新带来的风险,实现合作双赢。最后,园区要建立各种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企业在园区内部采购和销售,使园区内企业形成一体化网络,增强凝聚力。

(四)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

东莞园区要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拉动效应。应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和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其示范、辐射、信息扩散的产业龙头带动作用。为此,一方面,对园区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已经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采取适当政策扶持,对重点企业在市场准入、市场融资、技术改造、人才交流、科技创新资金、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同时,鼓励企业之间通过兼并、控股和联合等方式进行重大规模重组,壮大现有的大型企业,努力培植其为龙头企业。要把有限的资源(比如土地资源)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倾斜,推进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对于缺少龙头企业的产业,要想办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或尽快培养龙头企业,还可以积极吸引世界500 强同行前来投资办厂,特别要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基地型国际大项目,依托项目加速产业链的形成,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五)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集约开发利用土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土经济学者邓宇鹏教授认为: “东莞的土地资源基本到了开发的极限,目前东莞的土地开发强度达到了43% ~48%,离开发极限值50%仅有一步之遥。”[5]笔者调查得知,莞城、东城和石龙等镇区土地非常紧缺,即使只需要几十亩的好项目,也只能租借其他镇区的土地。园区也一样,松山湖科技园区也开始感到土地的紧缺。这就要求园区要创新用地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一是加强对各类园区的督察指导,规范园区用地行为。对违规用地、闲置浪费的园区进行清查,加强与闲置土地企业沟通协调,要求其尽快选择调整用途、限期开发、协议收回这三个盘活方案。二是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园区用地效率。重点引进占地资源少、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的项目,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率,缓解目前土地供需矛盾。三是建立产业用地数据库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要对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对单位面积用地实现的产出如增加值、税收等,以及土地用途是否改变等进行及时跟踪评估,以单位土地面积税收“论英雄”。四是探索土地有效利用机制。以地块包装等规划研究手段,以个别地块规划报批的形式提高容积率。

(六)营造发达的金融业

园区发展对资金有特定的需求:一是园区内创业频繁,在创业阶段,即使有限的资金也可起到较大的作用;二是园区内小企业多,它们没有什么抵押品,银行对它们的信用评估很困难,创业阶段的项目大多风险高,银行不敢投资。风险投资可以部分解决这一产业发展中资金的瓶颈。银行也可以通过创新信贷方式,采取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可以将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然后质押给政府指定机构,并由该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该机构的担保金由政府提供,从而使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松山湖科技园区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投融资平台运作机制,通过债券融资、银行贷款、BT 融资、BOT 融资、信托融资和资产证券化、东实公司协助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引入台资等融资渠道,努力将松山湖控股公司打造成为实力强大、运作高效的投融资实体,解决松山湖超常规发展建设所需资金难题。

(七)利用旅游发展服务业

一般情况下,园区为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政府要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但一些配套服务设施需要通过引进服务企业进行经营才能持续下去。在产业园开发之初,这些服务设施如餐饮、购物、住宿等设施由于园区内生活人员较少,达不到企业的经营门槛,从而影响了这些经营设施的发展,园区内企业和居民只能依靠园区周围镇区的设施。比如,已经投入运营多年的虎门港,目前人口只有2600 多人,园区内企业和居民要购买服务,只能到沙田镇,很不方便。松山湖科技园区通过发展旅游业,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据松山湖旅行社有限公司统计,2009年园区接待人数达到400 多万人次,2010年接待人数更高达450 多万人次,并处于稳步增长中:一方面,宣传了园区,推动了产业园招商引资和园区企业宣传;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园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这个成功经验值得虎门港、生态产业园、长安滨海新区和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借鉴。

(八)辐射和带动周边镇区发展

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与当地的各种资源和政策倾斜分不开的,因此,当园区的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就应该承担起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责任。目前只有松山湖科技园区能勉强达到上述标准,初步具备辐射和带动周边镇区发展的能力。从核心—边缘扩散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核心区对于边缘区存在相互促进的正外部性。而作为该理论的实践,松山湖科技园区也应该具备提高社会效益的正外部性。比如,引进了华为,为周边镇大岭山、大朗、东坑等吸引了30 ~40 家企业为它配套,促进了这些镇区的经济发展。再如,位于松山湖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平台之一的华中科大研究院,除了服务本园区内的企业外,还积极为周边镇区的企业服务,2012年该研究院营业额接近2 亿元。虎门港的开发也开始惠泽周边镇区,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加了企业和行业的利润,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

[1]贾淑军.我国产业园区集约化发展路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47-50.

[2]赵大生.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啸.中日园区发展模式比较[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宋新力.园区经济提振中小企业发展[J].经济,2011(6):119.

[5]莫晓东,梁清.“三重”建设要改基因、出绝品[N].南方都市报,2012-05-23.

猜你喜欢

松山湖科技园区园区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力求呈现视听唱的和谐统一 东莞松山湖别墅影K娱乐室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松山湖,美丽的家园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论创业型大学科技园区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