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金牌调解」
2014-06-25张会芳
张会芳
这一年,我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平常工作中,常有学生前来“告状”,说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让我颇为头疼。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常常会发生矛盾。一一去处理吧,既费时又费力;不予理睬吧,“班级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再说,老师不去处理,孩子还挺委屈的。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反复思索中,我突然想到一个有名的电视节目。我灵机一动,对呀,何不选一个我们班的金牌调解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呢?班会课上,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同学们,他们马上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表现得颇为兴奋。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们班的金牌调解员诞生了——她就是学习优秀、活泼热情、聪明伶俐的庄絮涵同学。我给她找了个记事本,让她简单记录调解工作,并告诉同学们,如果对调解不满意可以找老师。调解工作由此拉开帷幕。
金牌调解的第一天,我感到清净了很多,下课后再没有孩子向我告状,而庄絮涵则时常拿着本子在教室或走廊里转。下午放学时,我特意找庄絮涵了解情况,她很兴奋地告诉我处理了好几件事。例如:有位同学骂同桌是“吸血鬼”,她批评了那位同学,告诉他要文明说话,并监督着他去向同桌道了歉。看来这个金牌调解员做得还不错。
第二天,我询问被调解的同学是否满意,他们均表示满意。为此,我向同学们肯定了庄絮涵的工作,并给她戴上了“金牌调解员”的胸牌。掌声中,庄絮涵的工作热情被大大激发起来。
第三天,考虑到一个人调解会有些忙碌,于是我们增加了范佳妮、郭筱菲和李宜聪三位同学做副金牌调解员。我向他们建议:当不知道怎么调解时,可以四个人一起商量,共同解决。要是还解决不了,或同学们对调解不满意,再找老师解决。
三周时间过去了,金牌调解工作运行良好,虽然也有些他们调解不了的,但总的来说,孩子们秩序井然,打闹、骂人的现象大幅减少,需要调解的同学也越来越少。而几位调解员处理起事情来越加顺手,判断和应变能力均有提高。我们商定:月末时将对金牌调解员进行奖励,并换届选举,学期末再评选出“最佳金牌调解员”。
在“调解”制度下,同学们关系越来越和谐,班集体表现越来越优秀。这一偶然为之的“调解”制度让我意识到,“懒老师”往往能培养能干的孩子,当然这个“懒老师”应是“智慧的懒老师”,他必须能充分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
看来,即使是最平常的工作,也一定能找到智慧的技巧。只要我们多思考,勤实践,相信我们都能成为“智慧的懒老师”。
(作者单位:临沂市第三实验小学 山东临沂 276002)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