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动手,风度全无

2014-06-24缉录/郝金红

文史月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刘半农熊十力刘文典

缉录/郝金红

中国文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向来以“君子动口不动手”为金科玉律。然而,到了民国时期,风气渐变,一贯温文尔雅的文人们摒弃文雅的武斗风范,代之以拳打脚踢和群殴。许多大师级的文人也未能免俗,纷纷加入了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武斗行列。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武斗英雄”当属才高狂傲的一代名士刘文典。刘文典在安徽大学校长的任上时,安徽学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盛怒之下的蒋介石要严惩学生。刘文典面见蒋介石,不称“蒋主席”,呼为“新军阀”。被激怒的蒋介石当众打了刘文典两个嘴巴。刘文典也不示弱,当众飞起一脚踢在蒋介石的肚子上。蒋下令关押了刘文典七天。后来,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只得放人。刘文典一战成名,声震民国儒林。

民国另一位牛人熊十力也是位暴力大师。

一次,熊十力与著名学者梁漱溟因为学术方面的事发生了争论。口战结束,熊十力仍不解气,乘梁漱溟转身之际,跟上去就打了梁三拳,边打边骂:“你这个笨蛋!”。梁漱溟了解熊十力的个性,没跟他计较。

熊十力动粗不止一次。熊十力与小说家废名是同乡,两人常在一起谈佛论道,常因意见不同争得面红耳赤。一次,两人在一起讨论佛学,一言不合,又大声争吵,辩论到紧张时刻,外人听见里面突然陷入寂静,赶紧跑进去看,原来两人已扭打在一起,并互相卡住对方的脖子。熊十力不是废名的对手,被废名打出门外,但熊十力嘴上不饶,边逃边骂。打归打,第二天两人又和好如初。

傅斯年和刘半农同在伦敦大学读书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傅斯年和刘半农都是直性子,有时话不投机,两人就互殴对方。一次,脾气暴躁的傅斯年竟然将刘半农的眉骨打开了,缝了六七针。但打过之后,谁也不会计较对方。

梁启超打架喜欢玩群殴。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策划了《时务报》,梁启超任总主笔,章太炎任撰述。一向狂傲的章太炎,因为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的分歧与报馆里强势的“康派”产生了矛盾,从文斗升级到武斗。一次,梁启超带领人,直冲报馆,拳击章太炎。章太炎也不手软,照着梁启超的脸颊就是一巴掌。这场群殴,砸坏了报馆的许多办公设备,也直接导致章太炎离开《时务报》,南下杭州,章梁二人从此交恶。

老师爱动粗,弟子也跟着仿效。章太炎的学生黄侃就继承了老师的“优良传统”,时常与人大打出手。黄侃与词曲家吴梅在中央大学中文系任教时,经常舌战和动武。一次酒会上,黄侃与词曲家吴梅发生争论,唇枪舌剑,难分高下。情急之下,黄侃回首就是一记老拳直取打向吴梅面部,吴梅急忙闪避,并还以“梅花拳”。从席上打到席下,风度全无。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半农熊十力刘文典
刘半农登广告“找骂”
熊十力骂醒陆军少将
刘文典吴宓唱“对台戏”
刘半农的“喜诙谐”
刘半农和他的“她”
金克木偷师刘文典
谈钱的友情才是真友情
刘半农“找骂”
马一浮不回熊十力的信
跟蒋介石打架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