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用人
2014-06-24整理/邓勤
整理/邓勤
民国时期,蔡元培先后担任教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这两个职位,都是国内教育界举重轻重的位置。蔡元培作为团队的领导人,深深知道只有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才能让团队充满活力。
蔡元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众所周知,教育界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自古文人相轻,如果主事者没有雅量,那么将很难容纳下个性张扬、桀骛不驯的人才。
蔡元培是晚清翰林,曾经留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可谓学贯中西的大师。他又是光复会的发起人,同盟会元老,孙中山的知己,在民国政界说话也很有分量。这样一个政学两界通吃的人,按理说应该一呼百应。但是有些孤傲清高的文人,采取与世不合作的态度,认为给政府做事就是掉价,这让蔡元培很无奈。但他依然放下身段,本着为国选才的原则,给教育部急需的许多人选发去热情邀请。
凭借着自己的人品、风范和学问,他的邀请让一道又一道紧闭的大门打开,先后请到蒋维乔、钟观光、王小徐等故友,俞大纯、钱方度等留学德国的同窗,学者鲁迅、许寿裳等。
短短七个月时间,蔡元培所带领的团队就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并颁布全国。以此为起点,打下了民国政府构建西式国民教育大厦的基础,创造了后来神话传奇般的民国教育大师风范。
主政北京大学期间,蔡元培对北大进行了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是否拥有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为了保证上课质量,蔡元培不拘一格聘请国内著名学者前来上课。他聘请教师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看学问,注重教师的学术成就;二看态度,即关注教师对待学文研究、学生的兴趣态度。
1916年12月26日,就在教育部正式下文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的那天,蔡元培很早就来到北京前门外大街的一家旅馆,拜访因为宣传新民主思想而名声大噪的陈独秀。但是陈独秀并没有给这位校长面子,当时并未应允。此后,蔡元培几乎每天都早早来此拜访陈独秀,有时候来得太早,陈独秀尚未起床,蔡元培就独自静静地在门外等候。
陈独秀本来就敬佩蔡元培学贯中西,遂答应到北大任教,担任文科学长。由于陈独秀和《新青年》的加盟,北京大学最终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蔡元培聘请名家只注重学识水平,绝不唯学历。对于来自民间的社会底层人才,北京大学同样对他们敞开了大门。例如自学成才的民间音乐家刘天华,被蔡元培聘为二胡、琵琶教授;考北京大学未果的梁漱溟,因为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究元决疑论》,其新颖独到的观点引起学界的关注,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没有当成北大学生,反而因为学识出众当上了北大教授,梁漱溟的遭遇一时在全国传为美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