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者官员到阶下囚

2014-06-24魏斌

清风 2014年5期
关键词:官员

文__魏斌

从学者官员到阶下囚

文__魏斌

2014年1月23日,站在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席上,周镇宏涕泪交加,他说:“很多时候真的很怀念自己做学术的那些时光,现在想想已晚了,曾经想在这辈子写出100本书来,了却一生的心愿,现在是再也没戏了……”

在当天的庭审中,公诉人宣读诉讼状时,悉数周镇宏的受贿细节:2002年7月至2011年春节期间,被告人周镇宏利用担任中共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职务晋升、企业经营、当选政协常委和政协委员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33人给予的钱款共计折合人民币2464万余元。此外,周镇宏还对折合人民币3700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两项合计数额达6100余万元。

2014年2月28日,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周镇宏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周镇宏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畅谈腐败“四部曲”

周镇宏和很多落马官员相似,一边大谈廉洁从政,一边暗搞腐败。1998年6月17日上午,在湛江市第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周镇宏发表市长就职讲话,提出16字从政准则——“以民为本,从严治政,求真务实,廉洁自律”。接着他为自己提出的16字准则作出相应解释:“作为政府领导成员,我们一要管好自己,二要管好家人和亲属,三要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

2002年4月,周镇宏来到广东茂名担任市委书记,随即就在一次会议中提出了领导干部落水“四部曲”。他在会议上说:“大量案件表明,领导干部之所以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往往会经历四个变化过程。首先是放松,其次是攀比,再次是贪婪,最后是变质。这样的演变轨迹,我们每个领导都要引以为戒,时刻提醒自己做到防微杜渐。”除此之外,周镇宏在茂名长达6年多的从政经历中,还提出了让他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十论拒腐防变”理论。

然而,这样的腐败“四部曲”在周镇宏身上得到了应验。他主政茂名的6年时间里,除了让茂名出现了以他后任罗荫国(被判处死缓)为首的数十名要员纷纷落马的“茂名现象”外,茂名贫穷的帽子根本没有摘掉,他在大会上提出的“工业立市”和“四大跨越”等宏伟蓝图,最终成为纸上谈兵。这是为什么?一句话,周镇宏在茂名任上时,正是他疯狂敛财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他已完全忘记了自己曾是一名学者型官员,天天想的就是收钱和卖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学会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出本事——伪装!

2007年5月24日,周镇宏离开茂名,出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在告别讲话中,他依旧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我向班子的同事学到了好多东西,这些东西终生受用。我本人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也经历了战斗的洗礼。”不过这个时候,其实在座的各位,包括被判刑的后任书记罗荫国等人,没一个相信他这些话。

一位姓黄的官员后来说,周镇宏在茂名期间,先不说那些地产商和老板们是如何送钱送物到他的办公室,有时候,只因为周镇宏患了一场小小的感冒,哪怕他去医院打个针,挂个瓶,亦会有人闻风而动,病房里,即刻就会出现有人送来的“补品”——至少2万元以上。这样的官员,你叫他如何治理城市?你叫他如何实现反腐倡廉?这位黄姓官员,在周镇宏升任省委常委后不久,便辞官去了一所学院做老师了。他说:“如果一定要在这样的官场上继续下去,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就被气死,我选择了不陷入污泥,也不被气死,为的是让自己的生命多延续几年。”

平生要出100本书

周镇宏当年攻读的是物理学专业,他家乡的老同学都知道,周镇宏从小学到中学,最喜欢的是物理。1978年,周镇宏考入华南师范学院物理专业。大学毕业后不久,24岁的他进入广东工学院当起了见习助教,再一步步成为助教,又成为讲师,教的是物理。期间,他还不忘自己的另一个爱好,那就是写作,从散文到诗歌再到小说和杂文,样样来。周镇宏后来成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不过那已是他在茂名当了几年书记后的事了。

2006年12月,周镇宏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周镇宏作品集》,洋洋数十万字,分四册,分别被命名为《散文杂文》《科技述评》《科学小品》《科学散文》。出版这些书的时候,周镇宏头上的光环很多——物理学教授、理学博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东省首届优秀中青年专家等等。他的一位至今还在大学任教的老同学感慨万千:“太可惜了,周镇宏最终为什么要选择从政,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这位大学老同学介绍说,周镇宏当年的书里,有一篇“截瘫病人任行走”讲的事还是有些深度的,有科学小品味道,也有自己的思考。

但要是把这本书的价格说出来,恐怕会让所有人都吓一跳:定价199元。有人算了一笔账,光是这一本书,以每本199元算,卖出2万册,净收入就是390多万元。

2011年2月,周镇宏还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又一本书,名为《公共管理这本经》(二册),此书定价198元。此时的他已高升至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此书的“发行量”究竟是多少,想必已可想而知。

纵观周镇宏的创作历程,不能说他是官员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但其创作热情很高。他自1974年(17岁)年初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后,终于在1975年年底的中国知名大报《羊城晚报》副刊“花地”上发表了散文处女作《龙岭螺号》。之后,他为各类报刊写稿坚持12年不停步。值得一提的是,36年后的2011年9月,羊城晚报出版社为周镇宏出版了一本名为《花地情晚会缘——我为<羊城晚报<业余写稿十二年之作品集》,字数38万,定价36元。

在多本书籍出版后,曾有记者采访周镇宏,问其以后还会写些什么,周镇宏雄心勃勃地回答:“其实我早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宏伟目标,平生要写出100本书来,这才对得起自己和家人。”前来采访的记者被周镇宏的气势所震撼。然而,就在他道出这番要写出100本书的心里话一年后,他可能再也没机会写出后面的那72本书了(此前他已出版各类著作28部)。如果真的还有“机会”,那可能只有被称之为“忏悔录”的书了。

“含蓄”收钱

周镇宏毕竟是“文人”,很多时候,他收人钱财的样子还是比较“含蓄”的。2003年秋天,周镇宏当时是茂名市委书记。有人趁中秋佳节前来给他送钱,此人名叫须征火。他在周镇宏的任上一直都在送钱送物,属于那种战略性赠送钱财的人物之一。看上去他不一定急着有什么事需要周镇宏来办,但用须征火的话来讲,联络感情为重,不为具体事。

“兄弟情,收下就是。”说出这番话时,须征火和周镇宏两人在茂名城郊的一家山庄里正喝茶聊天。须征火拿出红包,至少2万元以上,说是中秋佳节了,理应向“大哥”表示一下,没任何事需要办。周镇宏没推却,但在欲把钱收进包里时,他还是“矫情”了一下——他把钱朝着须征火的位置推了推,然后突然站起说:“我出去一下,去下卫生间……”其实周镇宏的这个细节,须征火心领神会,于是自己把钱放进周镇宏放在座位上的黑色小包里,这样就显得“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几分钟后周镇宏再次出现,两人继续聊天。

须征火后来把他的这番“经验”告诉了他的那些兄弟们,他说:“当时的感觉是,真的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哪怕是收了钱后,双方连个‘尴尬’的笑也没有,一切显得是那么的自然与融洽……”须征火还说,如果可以写一部专门来描述贪官收钱众生相的书籍,那么诸如周镇宏此类细节一定得写进去,什么叫作“不露声色到最高境界”,这就是。当然,因为行贿人真的是没什么事要请托,这样一来,须征火之类的送钱送物,在后来的调查中,亦没有人出来举证,法律上给此种收入设置的罪名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律上的解释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此种罪名的量刑与贪污受贿的量刑,在刑期判决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一般为5年以下。在检察机关查处的“账单”上,周镇宏来源不明钱财的数额达到3700多万。

(文中除周镇宏外,其余人物均系化名)

编后语》》

每次有“学者型”官员落马时,很多人都表现出惋惜——有人觉得,学术界少了一个人才;有人觉得,平常温文尔雅的学者,怎么会如此贪得无厌?其实有些时候,“学者”不过是一个人为的标签,无法指望它成为“防腐剂”。一个官员,不管其身上有多少标签,一旦触犯党纪国法,都不要奢望这些标签能成为“护身符”。管住贪腐,根本之道还是制约权力,否则,即使是学者,也难免马失前蹄,沦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阶下囚。

猜你喜欢

官员
聪明的官吏
反腐高压震慑!这些官员选择自首
十八大后遭“断崖式降级”的官员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丘琼山巧对官员
有的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女“股神”与官员的崩盘
官员的“形象危机”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