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星电子在西安建设项目的背景分析

2014-06-23阎璐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经济政策

摘 要:2012年8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文批复核准了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12英寸闪存芯片建设项目。此项目通过核准,标志着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同年9月12日,韩国三星电子携70亿美元投资进驻中国西部中心城市——陕西省会西安市,正式开工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纳米级存储芯片生产线。该项目投资70亿美元,不仅刷新了外商在国内单笔投资纪录,而且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增强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外资高科技电子类项目之一。

据三星公司介绍,新成立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按计划一期投资70亿美元,第一批产品将会在2014年上半年早期正式下线。预计二期持续投资将达300亿美元。

关键词:闪存芯片建设项目;经济政策;产业背景;区域背景

三星电子一直以来都极其重视在华投资,此次三星把在华投资重点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是集团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以下本文将对此投资项目进行分析。

1、经济政策

对于三星在西安的此项跨国投资,我们应从东道国以及投资国两方面的有利政策进行分析。

在韩国方面,实质影响力较大的便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对外投资政策。韩国经济一直以出口为主,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电子工业迫切需要跨国投资以寻找资源,增强实力。从目前来看,中国是其合作的重要投资国。韩国企业将电子业转移到中国,首要考虑的并非是中国的市场,而是想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韩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80%都是出口到中国以外的市场。

在中国方面,由于近几年中国经济不断稳固发展,主导产业已由劳动力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引进三星电子的此项投资无疑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进步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也在政策方面也给与许多支持:1、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的政策法律环境;2、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和配套产业,为高科技企业的创办和发展提供便利条件;3、促进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中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劳动力及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等硬件设施明显改观,投资环境趋于改善,生态建设取得很大进展,特色经济发展潜力逐步显现,外商到中西部正面临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2、产业背景

在韩国,电子产业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产业,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此时只有建立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更低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才能持续获取利益,一直以来三星也是如此做的,这一次地处大西北的中心城市西安是更有利选择。

相应的,西安的产业背景对于此项目的进行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此次三星电子建设项目落户的西安高新区是一个代表西安与西部高新科技产业前沿的领地,以其众多的“第一”成为陕西和西安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西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优势产业。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及高端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在西安设立了130多家企业或办事机构。

众多的电子产业以及高科技信息产业在西安的集群分布将产生产业集群的优势,更加有利于三星投资项目的成功运行。

与此同时,西安政府对于电子产业的投资政策更是为三星的投资锦上添花。为了能成功拿到此项投资,西安政府许诺了三星电子的优渥的条件:1)、财政补贴对三星投资额进行30%的补贴,每年补贴水、电、绿化、物流等费用5亿元。2)、三星芯片项目所需的130万平米厂房由西安方面代建并和土地(一期1500亩)同时免费提供。3)、“10免10减半”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所得税进行前十年全免后十年半额征收。4)、西安将为三星芯片项目修建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

在坚强的产业背景下,三星电子在西安的投资可谓是“舍我其谁”,相信此项目一定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为两国带来双赢。

3、区域背景

西安能成为此项目最终落脚点与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星此次投资的半导体芯片生产项目属于典型的技术指向型项目,而西安在这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目前西安40多所高校设有电子信息学科,电子信息领域科研院所50余家,信息技术类企业2600余家。近年来,这里吸引了应用材料、高通、GE、美光、华新丽华、信泰电子、NEC、中兴、华为(微博)等世界500强和知名电子信息企业进驻。无论是同行业的集群分布还是未来人才的补充,西安都是无可厚非的选择。

除技术支持以外,广阔的市场也是西安的优势。西安虽地处西北,但是交通运输等基础条件却十分便利,可以快速地将产品投放在市场中,便于三星与下游企业的贸易。在这方面,联想集团将受益匪浅。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称:“联想集团与三星电子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三星电子也是联想集团全球采购名单中的重要供应商。每年联想集团仅采购三星存储设备的金额就在10亿美元以上。虽然联想的采购是全球性的,但是考虑物流成本和时效性的,三星电子将存储项目落户在西安,拉近了联想集团与供应商之间的时空联系,缩短了联想集团的上游供应链,也使联想集团的采购方式灵活性更强了。”

在劳动力方面,相比于中国东部与南部,处于大西北的西安市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西安市整体消费水平不高,所以可为三星电子节约较大工资成本。

在资金方面,由于西安市政府的大度放利,三星电子得到了来自本国以及东道国双方面的资金支持,这一政策更是为其铺平了道路。

通过对三星电子在西安市投资项目进行三个层次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三星在西安市建厂的决定并不是偶然,这一决定将为双方带来在电子产业的双赢,作为东道主的西安市更应抓住机遇,利用三星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来此投资,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阎璐(1994.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政策
浅析大唐盛世都城—长安的经济制度
如何看待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经济政策
浅析朴正熙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产业政策的两个重要属性和权贵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政治效果与治理体系
中国新形势下的经济政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