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与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脂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比较

2014-06-23王桂平常立华王梅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组术芬酯比洛

王桂平,张 鹏,常立华,白 广,王梅娟

(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手术麻醉科,天津 300280)

丙泊酚与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脂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比较

王桂平,张 鹏,常立华,白 广,王梅娟

(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手术麻醉科,天津 300280)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2 000例。随机分为单纯使用丙泊酚(P组)和丙泊酚复合氟比洛酚酯(P+F组)各1 000例。均于手术扩张子宫口前缓慢静脉注射 l%丙泊酚1.5~2mg/kg,P+F组扩宫前1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酚酯50mg,观察并记录术中心率(heart rate,HR)、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的变化,丙泊酚的用量,唤醒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术后1min、5min、15min、30min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两组术中 HR、SPO2、RR均低于用药前(P<0.05);P+F组丙泊酚用量少于P组,唤醒时间短于P组(P<0.05);P+F组术中麻醉效果优于P组(P<0.05);术毕清醒后 1、5、15、30min时疼痛的VAS值P+F组均低于P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性情况P+F组少于P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因减少了丙泊酚的用药量,从而降低了其对呼吸循环的抑制,缩短了苏醒时间,有效地缓解了术后的宫缩痛,减少了不良反应,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方式。

流产,人工;二异丙酚;氟比洛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2年5月我院门诊人工流产者 2 000例,ASAⅠ~Ⅱ级,年龄

17~46岁,孕期41~65d,体质量42~75kg。均无人工流产手术禁忌证,无急性感染,无心、肺、肝、肾等病史,无消化道溃疡、癫痫等特殊病史。随机分为丙泊酚对照组(P组)和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组

(P+F)组,每组1 000例。2组年龄、孕周、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基本资料比较 (n=1 000,)

表1 2组基本资料比较 (n=1 000,)

组别 年龄(岁)体质量(kg)孕龄(d)手术时间(min)P组 27.4±3.1 54.7±6.5 45.1±6.3 5.8±2.7 P+F组 26.3±4.2 53.9±6.7 44.9±5.9 5.6±3.1

1.2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水4~6h。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率 (heart rate,HR)、氧饱和度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为基础值,面罩吸氧,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输注 5%葡萄糖注射液。2组均预给予阿托品0.25mg,异丙酚注射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20mg。P组给予异丙酚1.5~2mg/kg静脉缓慢注射;P+F组于手术前5~10min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消毒时给予异丙酚1.5~2mg/kg,注射速率为80mg/min,术中患者体动时,酌情给予异丙酚0.5mg/kg。1.3 术中麻醉效果评价:优,安静;良,轻微肢动不影响手术操作;差,表情痛苦,显著肢动影响手术操作。

1.4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分,无腹痛;1~3分,有轻微的腹痛;4~8分,中度腹痛,尚可忍受;9~10分,疼痛明显,难以忍受。

1.5 观察指标:术中观察HR、SpO2、RR的变化,记录2组异丙酚的用量,手术时间,唤醒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术后各时点VAS,头晕、恶心、呕吐、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等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中丙泊酚用药总量及唤醒时间比较:P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P+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唤醒时间明显长于P+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血流动力学比较:与术前的基础值相比,2组术中 HR、SpO2、RR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中麻醉效果比较:P+F组临床疗效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664,P<0.05),见表3。

2.4 术后各时点VAS比较:术毕唤醒后1、5、15、30min时疼痛的VAS值P+F组均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术后不良反应比较:术后头晕、兴奋躁动P组大于P+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2组术中HR、SpO2、RR、丙泊酚用药量及唤醒时间比较 ()

表2 2组术中HR、SpO2、RR、丙泊酚用药量及唤醒时间比较 ()

*P<0.05与基础值比较(配对t检验) #P<0.05与P组比较(t检验)HR:heart rate;SpO2:oxygen saturation;RR:respiratory rate

组别 HR(次/min)SpO2(%)RR(次/min)基础值 术中均值 基础值 术中均值 基础值 术中均值丙泊酚用药量(mg)唤醒时间(min)P组 77.83±6.92 71.59±7.73*98.00±2.80 93.20±2.70*20.76±1.46 18.80±1.76*158.72±15.81 6.80±3.70 P+F组 78.12±7.72 71.47±6.69*98.00±2.10 93.70±2.70*20.35±1.54 17.95±1.56*132.85±16.22#4.90±2.60#

表3 2组术中麻醉效果评价及术后各时点VAS比较 (n=1 000)

表4 2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n=1 000,例数)

3 讨 论

人工流产术是妇产科较常见的门诊手术,因扩张宫颈,牵拉及负压吸引的操作刺激致使孕妇疼痛,如果在无麻醉镇痛下进行,孕妇会感到紧张、痛苦,同时面临迷走神经反射性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威胁[1]。丙泊酚有抗焦虑、抗惊厥及神经保护作用,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对子宫收缩无影响,孕妇对手术过程无记忆,可提高孕妇的舒适度[2]。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镇痛[3-5]。我院自 2003年开展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丙泊酚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无蓄积并能抑制迷走神经反射,但无镇痛作用,单独使用需大剂量深度镇静来对抗疼痛刺激,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6]。因其时效短,停药后药物浓度快速下降,术后患者多伴有明显的宫缩痛,由于单独使用剂量加大造成苏醒延迟,因此常需与麻醉性镇痛药配伍使用,但此类药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与丙泊酚配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易并发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自2008年起我们采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氟比洛酚酯对中枢无麻醉作用,不影响麻醉状态患者的苏醒[7]。人工流产手术时各种破损组织释放出大量前列腺素在宫腔创面聚集同时导致子宫收缩而引起术中和术后下腹部疼痛[8]。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机制正是通过外周及中枢作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既是致痛物质又是炎性介质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减轻手术创伤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阻断受伤部位的痛觉向脊髓的传导,有效地减少神经末梢的伤害性感受和疼痛知觉,从而起到镇痛作用。本研究中,P+F组在复合使用氟比洛芬酯后,明显强化了镇痛效果,减少了丙泊酚的用药量,并使得术中麻醉效果优于P组,术后苏醒时间缩短,且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及程度均降低。此外,P组由于术中镇痛不足,苏醒期兴奋躁动的发生率高于P+F组。

因氟比洛芬酯对已产生的前列腺素样致痛物质无拮抗作用,故应在手术刺激前预先使用氟比洛芬酯。消除外周或中枢敏感化,达到超前镇痛作用[9]。有研究[10]表明,于术前 10min预注氟比洛芬酯,可使血药浓度达到最佳,氟比洛芬酯作用时间长亦有利于术后镇痛。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此观点。

我院开展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以来从未发生过严重的呼吸循环抑制,但门诊无痛手术的风险仍然存在,门诊手术病例的筛选非常重要,术前应严格禁食水,特别是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炎症急性期的患者极易引起麻醉后呼吸道痉挛致使呼吸困难,应绝对禁忌手术,在术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推注丙泊酚时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呼吸抑制必须重视,做好抢救的准备,以确保安全。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能够起到明显的协同作用,弥补单用丙泊酚镇痛效果差的不足,且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从而减少丙泊酚的呼吸循环抑制及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有效缓解术后宫缩痛。因此,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是人工流产手术非常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1]吴翠智.无痛人工流产术859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5):509-510.

[2]殷竹红,张茂琴,齐世明.无痛人工流产中丙泊酚诱导量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8):919-921.

[3]马秀丽.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人流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3):137-138.

[4]钱芳,刘彬,吴振茹.丙白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1,6(4):456-457.

[5]陈亮.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静脉全麻并发症与体质量的关系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18-19.

[6]王祥瑞,杭燕南,孙大金.异丙酚的剂量与镇静和呼吸抑制之间的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7,17(10):590-592.

[7]OHMUKAI O.Lipo-NSAID Preparadon[J].Adv Drug Deliv,1996,20(2):203-207.

[8]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3-835.

[9]陈宝林,程浩,朱中良,等.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09,44(12):1242-1244.

[10]谢龙,李立芊.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1):68-69.

(本文编辑:赵丽洁)

R169.42

B

1007-3205(2013)10-1201-03近年来,无痛人工流产已非常普及,起初常用的麻醉方法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但丙泊酚的镇痛作用较弱,单独应用时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临床常复合阿片类药物增加镇痛作用,但阿片类药物亦有呼吸抑制作用,其协同作用使呼吸循环抑制更加明显。我院应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实施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小,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同时氟比洛芬脂的超前镇痛作用有效地缓解了术后的宫缩痛。现报告如下。

2013-07-02;

2013-08-05

王桂平(1971-),女,甘肃秦安人,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麻醉学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4.10.030

猜你喜欢

组术芬酯比洛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基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功能研究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脑功能、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保护效果及应激反应影响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不同给药途径对超前镇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