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及竞争力分析
2014-06-23张燕平
张燕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国际经贸】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及竞争力分析
张燕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目前,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已经颇具规模,贸易总量大幅增长,连续十年保持顺差,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外资依存度过高,技术研发投入偏少,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选用贸易特化指数和出口结构相似指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得出结论: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贸易特化指数较低,表明国际竞争力较弱,中国和美国的贸易特化指数相似度较高,与金砖国家的出口结构较为相似。
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国际竞争力
一、前言
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开始,技术就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这也是各国政府重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高技术产业具有高创新性、知识密集性和高投入性等特点,处于产业链顶端。美国是世界高技术产业基地,粗略统计美国经济增长中至少有27%来自于高技术产业。中国高技术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至2010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造业出口总额的27.5%(美国为19.9%,日本为18%),1995年中国高技术产品世界市场份额为5%,2006年为15%,2010年则达到22%,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已迈进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行列。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主要依靠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设备,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高技术产业升级,进而提升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然而,目前中国高技术产品产品贸易仍处于大而不强的境地,因此认清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和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2001年OECD根据13个成员国1991—1997年的平均R&D经费强度把高技术产业分为五个类别: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而Lall(2000)综合考虑不同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技术活动、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以及学习效应,选用SITC三位编码的共计239种产品按照产品的技术密集度进行重新分类,将最后一类定义为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即HT品类,包含电子电力类产品HT1,如办公自动设备、电信设备、发电设备等,以及其他产品HT2,如医药、航空设备、光学仪器设备等,而在具体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会根据研究的目的选用不同的界定方法。
三、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特征
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连续十年保持顺差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呈迅猛发展态势,贸易额从1992年的147.1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0120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近68倍。其中高技术产品进口额从1992年的40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5488亿美元,出口额从1992年的107.1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4632亿美元。高技术产品贸易额占商品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92年从8.9%升至2011年的21.7%。1992—2003年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开始逆转,至今仍保持顺差状态,除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顺差额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顺差额始终保持不断扩大趋势。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快于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快于内陆地区。2011年东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37625.1亿元,中部地区为1364.9亿元,西部地区为1610.3亿元,东部地区出口额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12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之和占中国高技术品出口总额的近91%(见图1)。
3.外资企业为发展主力
图1 中国部分省区高技术贸易占比
从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来看,外资企业占绝对比重,2002年至今外资企业出口额占比一直保持在80%以上,相反国有企业出口额却逐年下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利用外资技术外溢效应的持续作用,中小企业技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其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4.技术研发投入较少
高技术产业是一种高创新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而中国的研发投入相比发达国家严重不足。R&D强度是衡量一国技术创新的主要指标,即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从表1可以看出,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R&D强度最弱,美国最高,这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在国际上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近年来中国大中型高技术企业R&D经费支出有所增加,2006年为456亿元,2012年为1491亿元,增长了三倍多,但高技术产业R&D费用支出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仅为26.3%,远低于美国、英国、韩国和日本。这和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自主研发创新水平低严重影响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来看,近几年中国的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中国大中型高技术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为24301件,2012年为97200件,增长了近4倍。
表1 12个国家部分年份R&D强度 单位:%
5.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
目前全球分工模式逐渐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企业把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碎片化,在全球寻找最优的生产商和提供商,最后组合成品,利用全球最优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FDI流入中国,跨国公司采用全球化垂直分工,中国以劳动力资源优势参与产品的装配、组装,即微笑曲线的低端,如众多富士康的中国代工厂,逐渐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自1993年起,我国高技术加工贸易出口比重逐年上升,并一直维持在高位,由图1可知,2002—2009年加工贸易占比一直在80%以上,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该比重有所下降,但2012年仍然高达71.8%。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跨国公司代工基地开始向越南、缅甸等其他成本低廉的国家转移,因此中国必须突破低端加工模式,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才能在产品内分工中获得较大的利益。
图2 中国高技术贸易结构
四、中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营业收入12.8万美元,而2009年美国该数值为38.8万美元,2008年日本为33.2万美元,2007年德国、法国、意大利分别为31.3万美元、54.4万美元、26.7万美元,中国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下文选用贸易特化指数和出口结构相似指数两个指标来测度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贸易特化指数
考察行业国际竞争力时,通常采用贸易特化指数来衡量(TSC),其公式为TSCi=(Xi-Mi)/(Xi+Mi),Xi为第i种产品的出口额,Mi为第i种产品的进口额,TSIi指数处于[-1,1]之间,越接近1,表明该种产品出口越具有竞争力,而越接近-1,表明该种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
图3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化指数
由图3可知,2004年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特化指数才转负为正,且始终不超过0.1,这表明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很大原因在于中国加工贸易方式所产生的增加值较低,所获贸易利益也很微薄,同时研发创新意识淡薄。
2.出口结构相似指数
Schott(2008)根据Finger和Kreinin(1979)的研究将出口结构相似指数(即ESI指数)定义为通过任意两个贸易伙伴比较来反映出口技术结构的变化。ESIab=∑jmin(saj,sbj),表示t时a、b两国的出口相似性,其中saj表示t时a国出口产品j在其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ESI的值处于(0,1),数值越接近1表示两国出口结构分布越相似,反之则表明两国之间越少出口相同的产品。本文saj选用a国高技术产品j在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结果并不影响比较分析。
下文选用美国、欧盟28国、日本、韩国等贸易伙伴国进行考察,数据为Lall技术分类中的高技术产品SITCRev.2三位码18种产品2012年和2007年出口额,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见表2)。
表2 中国和部分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出口结构相似指数
由表2可知,中国高技术产品结构和美国的相似度最高,之后依次为韩国、英国、日本,而从2007年和2012年动态变化来看,中国和美国的结构相似度逐步接近,从2007年0.4972升至0.6555,而和其他贸易伙伴的结构相似度却都出现下降,可能原因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高技术产品贸易,而其他贸易伙伴国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技术贸易规模有所萎缩。
接下来再选择中国和金砖国家之间的出口结构相似性进行分析(见表3)。
表3 中国和金砖国家出口结构相似指数
由表3可知,2012年中国和印度出口结构相似度最高,为0.5485,其次分别为南非、俄罗斯,最后为巴西,而从动态视角来看,除巴西外,中国和其余国家的出口结构相似度均逐步提高,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
五、结论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已颇具规模,但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且对外资的依存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在全球产品内分工模式下中国仍处于低端加工环节,所获得的贸易利益甚少,企业高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贸易特化指数较低,表明其国际竞争力较弱,这和中国庞大的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形成强烈反差。通过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出口结构相似度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和美国呈现相似度增强的动态特征,但其余的样本国家皆趋弱。最后选择金砖国家进行比较时发现,随着金砖国家间贸易联系不断增强,中国和大多数贸易伙伴的出口结构越来越相似。综上所述,中国应加快转变高技术产品贸易增长模式,加大高技术研发投入,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技术聚集和扩散效应,由产业链低端向参与全球高技术产品品的中高端转移,切实提升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1]杜修立,王国维.中国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及其技术变迁:1980—2003[J].经济研究,2007(7).
[2]郭峰濂,盛水源.我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特点、问题及对策[J].国际贸易,2006(11).
[3]贺骁.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2004(5).
[4]赖明勇.高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及外溢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8).
[5]李春风,单瑜.高技术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4).
[6]Schott,Peter K.The Relative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Exports,NBER Working Paper No.12173.Economic Policy,2007.
Currently,China’s hi-tech trade has been a great scale,and the trade volume grows rapidly,exports records a surplus for 10 years.But the imbalan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high foreign degree of dependency,remains at the lower end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This paper analyzed its detailed characteristics and found that:China’s hi-tech trade depends on several districts and foreign owned companies;it’s been locked in low process stage in global intra-product division,thus been weakness in world competitiveness.China has to develop hi-tech good mechanism and change its growth model.Finally we hope to push China’s hi-tech trade to both ends of chain value.
hi-tech product trade;characteristics;competitiveness
F740.2
A
2095-3283(2014)12-0032-03
(责任编辑:马 琳)
张燕平(1977-),女,江苏常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发展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