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快繁和离体保存研究初探
2014-06-23鲁元学管开云郁文彬
江 南,何 俊,周 庄∗,鲁元学,管开云,郁文彬
(1.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温州 3252005;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1)
圆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快繁和离体保存研究初探
江 南1,何 俊2,周 庄1∗,鲁元学2,管开云2,郁文彬2
(1.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温州 3252005;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1)
云南特有圆叶唇柱苣苔Henckeliadielsii(Borza)D.J.Middleton&Mich.Möller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岩石造景和庭院盆栽。研究比较8种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NAA0.2mg·L-1+6-BA2.0mg·L-1的增殖效果最好,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组织快繁的培养基;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均不发生增殖,生根效果均较好,其中1/10MS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的离体保存培养基。
圆叶唇柱苣苔;组织培养;离体保存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为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大科,包括约150属3500种植物[1]。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ofChina)中记载有56属442种[2]。根据最新的统计分析表明,国产苦苣苔科植物缩减至40属,中国分布的物种增加到542种,其中中国特有属有9属,特有种476种,云南、广西、贵州及其邻近的喀斯特地区是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布和特有中心[3]。
苦苣苔科植物花色丰富、花型优美,植株和叶形态变化多样,具有多重观赏价值。国外的园艺学家早已认识到苦苣苔科植物的观赏价值,已开发利用非洲堇属(SaintpauliaH.Wendl.)、好望苣苔属(StreptocarpusLindl.)、欧洲苣苔属(Ramonda Rich.)、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Jack)等种类,并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同时在国内一些城市也被广泛栽培。虽然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但仅有芒毛苣苔属、半朔苣苔属(HemiboeaC.B. Clarke)和汉克丽亚花属(HenckeliaSpreng.)的少数种类被利用。
圆叶唇柱苣苔Henckeliadielsii(Borza)D.J. Middleton&Mich.Möller是多年生草本,为云南特有种,主要生长在滇中和南部地区海拔1900~3000m的山地岩石荫庇处。其叶基生,莲座状,花朵硕大,花冠可达4~5.5cm,上唇白色,下唇蓝紫色,极为特殊,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于岩石造景和庭院盆栽[4]。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圆叶唇柱苣苔,保存其种质资源,本研究比较了8种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研究材料由中国西南种质资源库植物离体库提供,本研究选取带2片叶的芽为外植体。每瓶培养基中接种5个消毒的外植体,每种处理10瓶。
1.2 方法
培养条件设定为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为20μmol·m-2·s-1,光照时间为12h·d-1。
研究以MS[5]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0.56%琼脂和2%蔗糖,pH值为5.8。培养基配置分为添加激素和不添加激素2大类8种类型,其中不添加激素培养基设4个梯度,添加激素设4种不同溶度组合(表1)。
接种后,每日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并记录外植体污染和死亡情况。培养2周后,统计污染率和死亡率;培养4周后,统计诱导率、生根和增殖率。增殖率/%=增殖数总和/接种数×100。利用SPSS软件采样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培养基处理间的外植体增殖率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激素MS培养基
表1显示,在未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圆叶唇柱苣苔均有根生成,且生长状况良好,不过外植体在4周内未发生增殖。相比而言,圆叶唇柱苣苔在浓度高的培养基1和4的根较浓度低的培养基2和3要粗壮,培养基2的根最细。
表1 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诱导率、增长率和生根率
2.2 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
添加激素的4种培养基基质均为1/2M培养基。培养基5只添加0.5mg·L-1的NAA,圆叶唇柱苣苔增殖比率均值达到1∶4.92,且有根生成,培养基1和4中根的生长状况差别不大。表1表明,在培养基5的基础上,培养基6增加1.0mg· L-1的6-BA,圆叶唇柱苣苔平均增殖比率均值增加到1∶6.58,明显高于培养基5(t=5.59,P<0.01),但添加6-BA使根的生长被抑制。培养基7和8均添加0.2mg·L-1的NAA,而添加6-BA设定梯度,浓度高的培养基8的平均增殖率较浓度低的培养基7明显要高(t=13.96,P<0.01)。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中未发现外植体污染,可能因为在接种前外植体和接种工具消毒完全,且外植体是幼嫩的茎尖,携带病菌的几率较低。在未添加激素的4个梯度的MS培养基中,圆叶唇柱苣苔均能较好地生长,且有根生成。从种质资源保存的角度来说,培养基2即可满足保存的要求。
研究表明,圆叶唇柱苣苔4周内在4种基本培养基和只添加NAA的培养基中均有根生长,而添加6-BA的其他3种培养基根的生长被抑制。值得注意的是,只添加NAA的培养基5具有较高的增殖率,与同时添加低浓度NAA和6-BA的增殖率较为接近,但提高6-BA的浓度会明显增加增殖率。在培养基8中,每个叶腋均长出新芽,部分叶片上亦分化出新芽,因此,培养基8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的增殖培养基。
[1] KubitzkiK,KadereitJW.Thefamiliesandgeneraofvascular plants.Vol.7.Floweringplants.Dicotyledons.Lamiales(exceptAcanthaceae,includingAvicenniaceae)[M].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04:63-158.
[2] 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18)[M].Beijing&St.Louis:SciencePress&MissouriBotanicGarden,1998:244-401.
[3] 韦毅刚,钟树华,文和群.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区系和生态特点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2):173-182.
[4] 温放,张启翔,王越.广西唇柱苣苔属和小花苣苔属植物的观赏性状评价与筛选[J].园艺学报,2008,35(3):239-250.
[5] MurashigeT,SkoogF.Arevisedmediumforrapidgrowthand bioassayswithtobaccotissuecultures[J].Physiologia Plantarum,1962,15(3):473-497.
(责任编辑:张瑞麟)
S637
A
0528-9017(2014)08-1192-02
文献著录格式:江南,何俊,周庄,等.圆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快繁和离体保存研究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4(8):1192-1193.
2014-04-09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20100061)
江 南(1981-),女,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系统与演化研究工作。E-mail:jiangnan@mail.kib.ac.cn。
周 庄,高级工程师。E-mail:zhuangcho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