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动力特征分析
2014-06-23葛幼松
唐 蜜,肖 磊,葛幼松
(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 401121)
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动力特征分析
唐 蜜1,肖 磊2,葛幼松1
(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 401121)
我国城镇化发展差异明显,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城镇化滞后现象尤为严重。本文首先建立数理模型对四川省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然后从中选取安岳县为例,对其城镇化动力指标变量与城镇化水平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从经济水平、产业发展、政策体制与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深入剖析城镇化动力对城镇化进程的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梳理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城镇化动力特征,揭示城镇化实质,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城镇化;动力;人口大县;欠发达地区
我国东中西部在区位交通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环境与阶段方面的差距导致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超前型和滞后型地区并存[1],而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城镇化滞后现象尤为严重,理顺此类地区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推进其城镇化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梳理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特征与问题,本文首先梳理相关研究,对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分类与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欠发达人口大县的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城镇化发展特征。之后,对典型案例安岳县的城镇化动力特征进行剖析,具体关注县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以及相应特征,以揭示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本质。
1 相关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是推动城镇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2]。国内学者从城镇化主体行为角度出发[3],将城镇化动力机制概括为2种类型,即“推-拉力”作用机制,以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城镇化动力机制。“推-拉力”作用机制认为,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是构成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动力机制。来自农村的推力主要表现为农村对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推动力;来自城市的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在经济收入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优越性对人口产生的吸引力[4]。在“推-拉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部分学者结合中国城镇化背景与格局提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城镇化动力[5]。“自上而下”城镇化的动力来自中央政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制度与政策对城镇发展的推动上[6];“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动力来自于农村自发工业化,其中,政策、资金与基层政府的力量对城镇化发展起着极大影响[7]。此外,学者们还提出了其他的城镇化动力机制,主要集中在生产力水平[8]、外资[9]、多元主体[10]、比较利益机制[11]等方面。
总体来看,上述研究强调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革作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推动城镇化发展[12];政策制度作为调控地方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核心作用;此外,外资、企业等多元主体也成为城镇化的推动力量。但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仍存在欠缺。就研究范围而言,上述研究多以全国性的、大尺度区域为对象,往往探讨带有普遍意义的宏观性问题,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解剖较少;就探讨视角而言,研究往往局限于普适性理论,对城镇化发展路径与模式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对于如何推动地区城镇化发展缺乏实践支撑。
2 研究对象
四川省人口大县主要指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区县(表1)。2012年,四川省百万人口大区县共计21个,涉及市州13个;总人口265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9.3%;国内生产总值为4033.1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16.8%,百万人口大县对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欠发达百万人口县均表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流失严重与产业发展乏力等因素导致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2010年,包括安岳县在内的16个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率不足25%。因此,本文针对以上16个欠发达人口大县进行相关研究,以揭示其城镇化水平滞后的原因。
表1 2010年四川省百万人口大县基本情况
3 四川省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特征
城镇化是由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演变的过程[13]。本文主要选取城镇人口占比、经济水平以及产业发展水平以表征城镇化发展质量,利用城镇化综合指标衡量四川省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特征。
3.1 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低
将2010年四川省21个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四川省及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参考区域城镇化综合指标模型[14]以分析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四川省、全国水平的差距。模型与结果如下:
其中,SU为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综合指标,PU为区域人口城镇化指标,IU为区域产业城镇化指标,PUA为地区城镇人口比重,PNA为地区非农产业产值比重,NPA代表区域人均非农产业产值,PNi为地区非农产业产值比重,NPi为区域人均非农产业产值(i=1时为四川省指标;i=2时为全国指标)。
如表2所示,四川省欠发达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四川全省平均水平及全国城镇化综合水平相比,均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与四川省综合城镇化水平相比,欠发达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平均水平为57.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2.4%,其中人口第一大县安岳县城镇化综合水平比四川省平均水平落后55.0%;与全国综合城镇化水平相比,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平均水平为52.0%,低于全国综合城镇化水平48.0%,其中14个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综合水平不足60.0%,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滞后问题十分突出。
表2 2010年欠发达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综合水平对比情况
3.2 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钱纳里关于人均GDP与相关变量关系的基本跨国回归模型[15],判断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模型:
其中,α,β,γ,δ均为常数,G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N为人口(单位:百万)。
2010年欠发达百万人口大县平均常住人口数为97.4万人,考虑到通货膨胀、人口数量以及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的差距问题,根据统计数据求得α,β,γ,并分别导入模型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钱纳里模型测算人均GDP与城镇化水平关系
考虑GDP缩减指数,2010年四川省百万人口县人均GDP为576.3美元,对应的城镇化水平43%~45%。而实际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带动的城镇化水平,表明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进程。分别将百万人口大县实际城镇化水平与钱纳里模型测算得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对比可知,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其中7个欠发达人口大县实际城镇化水平与理论城镇化水平最高相差20%以上,安岳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相差最大,差值达24.3%(表4)。传统方法研究表明,四川省欠发达百万人口大县城镇化水平严重落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大县小城”的格局。
表4 2010年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实际城镇化水平与钱纳里模型测算对比
4 典型案例研究
4.1 安岳县基本情况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东部,全县面积2690km2,辖69个乡镇,926个行政村、35个社区,2012年户籍人口161.7万(图1);与此同时,安岳县也是四川省外流人数最多的县,2012年,安岳县外出人口超过40万;此外,安岳县是四川省百万人口大县中城镇化水平最滞后的县,2012年安岳县城镇化水平为29.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1个百分点(图2)。
图1 2000-2012年安岳县人口变化情况
4.2 安岳县城镇化动力特征分析
4.2.1 整体经济实力弱,城镇化发展受限
城镇化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16]。安岳县产业发展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据《安岳县统计年鉴(2012)》,2012年,安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73.1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4.5%;第二产业生产总值93.1亿元,在21个百万人口大县中排19位,工业化发展滞后。构建城镇化与经济水平关系的模型[15]以观察地区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模型:
图2 2000-2012年安岳县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
其中,WPU为城镇化率,G为人均GDP(万美元),α,β均为常数。
分别代入我国2000-2012年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相关统计数据,得到α,β分别为0.056和0.104,导入回归方程并进行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2006-2012年,安岳县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2012年人均GDP差距达到292.0美元。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17],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安岳县实际城镇化率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城镇化水平的差距明显。2012年两者之间的差距为16.2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表明安岳县区滞后的经济发展并未有效带动城镇化。
表5 2006-2012年安岳县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
4.2.2 未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益低
四川省百万人口大县全部位于丘陵地区,其中安岳县中浅丘地形占全县面积的81.7%,耕地与资源条件恶劣,加之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劳动力大量流失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2012年安岳县土地撂荒率达40%,全县61%农业就业人口创造的农业产值仅占生产总值的33.4%,农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至今未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益低。
4.2.3 工业化发展滞后,未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发展
利用城镇化指标,选取IU比(就业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和NU比(就业非农化率/城镇化率)对安岳县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关系进行量化研究[18]。依据国际标准值法确定的IU标准(IU/0.5)与NU标准(NU/1.2)计算得出U-IU标准和U-NU标准,通过两者的变化情况对安岳县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经验,随着工业化、非农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IU比趋近于0.5,NU比趋近于1.2,以此作参考,2006-2012年,安岳县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两者差距逐渐缩小,但在2012年城镇化水平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5.94个百分点,滞后于非农化水平9.28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安岳县工业化发展未能吸纳相应数量人口就业,非农人口未能转化为城镇人口,安岳县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很小。
4.2.4 城镇化靠公共服务带动,成为典型的“书包里的县城”
在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进程中,县城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带动人口向城镇快速集聚。以安岳县为例,安岳县教育服务极大地带动安岳县的城镇化进程。以2006-2012年安岳县县城与中心镇的每千人在校学生人数指标来分别表征安岳县教育服务水平,通过构建相关动态数据的线性相关模型,判断公共服务对城镇化的带动效应。模型如下:
表6 2006-2012年安岳城镇化滞后情况
其中,U为城镇化率,IE为每千人在校学生人数,r为相关系数。
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与教育服务水平指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2,即安岳县教育对城镇化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2012年安岳县新增县城招生人数为43490人,访谈发现,安岳县每3个进城求学学生中,每2户家庭至少有1名家长陪读,以此计算平均每名进城学生有0.5位家长进城陪读,则教育带动城镇人口增加数量为65235人,占城镇人口总量的19.7%。这种学生求学、父母陪读的城镇人口集聚模式带动了安岳县城镇化发展。
公共服务带来城镇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发展,其本质是政府财政支持的结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成为安岳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2012年,安岳县地方财政支出达39.3亿元,其中教育、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总额为20.8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52.8%。同时,上级政府对安岳县的财政转移支付为31.1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79.5%。由此可以看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实际上成为安岳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4.2.5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
发展经济学理论证明,在本地经济不发达、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跨区域劳动力流动转移在长时期内存在是一种必然,也是富余劳动力寻找新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19]。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差距大,以安岳县为例,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消费水平比分别为2.59和4.15,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均比农民具更大优势;加之县域内能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和载体有限,导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流。2009- 2012年,安岳县常住人口由136.4万人减少到114.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8.6%;2012年外流人口为47.5万人,其中,劳务输出占人口总量的41.6%,异地城镇化现象十分突出。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能促进城镇化进程。首先,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已适应城镇生活,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潜力最大的群体。访谈结果显示,2012年安岳县外出民工中回乡人口仅占外出总人口的0.4%,其中仅70%回村,即回乡农民工数量不足0.3%。2010-2012年安岳县商品房销售总面积达143.1万m2,而外出务工农民购房占购房总人口的60%以上,成为县城房地产开发的最大购房群体,带动当地城镇化快速发展。其次,安岳县农民收入增长主要由外出劳动力城镇务工收入返还贡献,农村劳务输出创造的经济效益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是人口大县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2012年,安岳县外出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占全县农村工资性收入的64.1%。但是,欠发达人口大县劳动力大量转移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安岳县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后,大量老年人口与幼儿滞留在农村,加重农村老龄化现象。因此,如何提高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速度的同时保证质量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
5 小结与讨论
由于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经济发展水平实力弱,经济水平的提高并未带来足够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作用力较弱,因此对城镇化带动力较小。其次,由于欠发达人口大县产业基础薄弱,内生型动力不足,尚不能形成推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因此,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城镇化实质是与产业发展分离的城镇化,自下而上的带动力较小。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支撑的公共服务建设对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大。城镇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外部输入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以此作为集聚城镇人口的发展方式成为其城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由于欠发达人口大县农村生活水平与需求的改善、提升主要依靠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导致新生代农村人口大规模外迁,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城镇化是人口大县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城镇化动力本质是由富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异地城镇化、中央财政转移支撑的城镇拉力和农村工业化的推力共同形成的作用力。
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城镇化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的研究仅仅基于量化手段,实地调研区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结果的普适性会受到一定限制。
[1] 陈明星,陆大道,刘慧.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地理学报,2010,65(12):1443-1453.
[2] 钟秀明.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4):60-62.
[3] 杨万江,蔡红辉.近十年来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10,478(6):18-20.
[4]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5] 何念如.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5-2005)[D].上海:复旦大学,2006.
[6] 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7]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54(2):106-115.
[8] 严国芬.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J].城市规划,1988(1):39-41.
[9] 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J].地理学报,1997,52(3):193-206.
[10]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
[11] 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6):79-83.
[12] 严国芬.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J].城市规划,1988(1):39-41.
[13] 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127(5):58-61.
[14] 鞠成江,吕金刚.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2012(14):139-140.
[15]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2003,146(4):10-18.
[16] 夏洪奎.东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难点及路径分析[J].区域经济,2006,19(4):97-99.
[17] 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区域与城市,2009,16(7):12-16.
[18] 张庭伟.对城市化发展动力的探讨[J].城市规划,1983(5):59-62.
[19] 刘传江,张辉.中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J].经济评论,2004(6):39-43.
(责任编辑:高 峻)
F124
A
0528-9017(2014)08-1278-06
文献著录格式:唐蜜,肖磊,葛幼松.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动力特征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4(8):1278-1283.
2014-03-20
唐 蜜(1988-),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E-mail:miatangchin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