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驾走甘南香巴拉并不遥远

2014-06-22白英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扎尕那香巴拉郎木寺

白英

当石林扑面而来,让久处都市高楼间的我瞬间有了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那弥漫着云雾的空灵山巅、山垭上轻扬的五彩经幡、山谷中蜿蜒流淌的清澈溪水,于静谧中青眼迎人,于肃穆中传递着召唤……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人们都把它向往

那里四季常青

那里鸟语花香

那里没有痛苦

那里没有忧伤

它的名字叫香巴拉

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啊……香巴拉并不遥远

它就是我们 我们的家乡

——《香巴拉并不遥远》

甘南被称为“香巴拉”,这里是白云的故乡,梦幻的仙境,一路上藏民合十双手、眼含热泪,虔诚叩拜的场景,深深地烙在我脑中,经幡拨动着我柔软的心,风沙吹不走向往的信念,“灵光”栖息在他们身上,甚至深入到他们外衣的褶皱与岁月的凹痕内,犹如圣洁的哈达一般,这一切,让我欲罢不能,指引我义无反顾对地踏上这片神奇的藏区土地。

拉卜楞寺 转经长路无尽头

当我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情,走进拉卜楞寺,望着那金碧辉煌的大殿,心中不由得肃然起敬。拉卜楞寺的美,不仅由于它外在的金碧辉煌的佛殿,气势非凡的佛像,香烟缭绕的煨桑炉,五颜六色的经幡,更在于它内在的悠远的历史,宗教的魅力。拉卜楞寺最醒目的建筑是西南角巍然屹立的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塔——贡唐宝塔,工艺精巧,金碧辉煌,太阳光下分外耀眼。整个拉卜楞寺建筑群包括辩经坛、藏经楼、印经院等,宏大而错落有致,寺庙的色彩非常浓重,大块的红、黑、赭、绿、黄、白在高原的蓝天黄土间显得如此安详而圣洁。拉卜楞寺有六大扎仓(学院),是安木多藏区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清晨,喇嘛们从四面八方涌进经堂念经,经堂里整齐的摆放着上千册经书,地上能容纳三千多个佛教徒颂经,气势非常雄伟壮观。当朗朗诵经声扑面而来,胸腔共鸣的声音合成一气,声声激荡在你心灵深处,人对佛的敬畏会不自觉油然而生。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精神朝拜和追求,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沐浴。无论我踏进哪个大殿里,那种庄严肃穆、宁静的气氛,立刻会使我的心灵变得纯净和安宁,平和和轻松,浮躁的心真正休憩下来。

拉卜楞寺拥有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周长近3.5公里,外围环绕着一圈转经筒,约2000多个,经轮的手推木柄,光亮而弯曲,多少年来,有多少只手在这些桶上留下印痕,又被太阳多少次照射凝固成永恒的纹路。如果转遍所有的转经筒,需一个多小时,密密的经筒似一个大型围墙,神圣与平凡,灵殿与尘世,就在这一墙之隔。从每天早上6点多天蒙蒙亮,到晚上6、7点太阳下山,都有无数虔诚的藏民,左手捻念珠或转动小型转经筒,右手推着近1.5米高的转经筒,口中同时轻念着“唵玛尼呗咪吽”六字真言,身体微向前倾,不知疲惫地用心向佛,围绕转经长廊,祈祷过去、来世和今生。期望和祝愿,随着一只只古旧的六角经筒“嘎吱嘎吱”的转响送进了神佛世界。

玛曲草原 赏心悦目赛马会

从拉卜楞寺穿过美丽的桑科草原,来到了赛马之乡玛曲大草原,“玛曲”在藏语中是“黄河”的意思。玛曲是九曲黄河的首曲,世称“天下黄河第一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格萨尔就发祥于此地。相传,格萨尔12岁时在玛曲寻找到“河曲神骥”——河曲马,并在赛马中一举夺魁称王,由此开创格萨尔赛马大会,经久不衰,如今已成了藏族最为盛大的赛马比赛。

真是眼福不浅,刚巧赶上了每年一度的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丰茂的草原孕育了神奇的河曲马,它不仅外观健美,而且奔驰尤疾,为历代朝廷贡马,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赞誉其为“竹技双耳俊,风如四蹄轻”。

赛马会真是草原上的一项盛事,绿草如茵的赛马场地人流如织,白帐点点,欢腾喧闹,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民往来穿梭。在大草原的藏族牧民心目中,马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赛马也是一项神圣的大赛。来自草原各部的牧民们选出最好的马,选出最好的赛手,进行1000米、3000米、5000米和1万米的各种比赛。

在众人的期盼中,赛马和骑手进场了。为了使马儿奔跑更快,骑手都是儿童,最大的也不超过15岁,而且所有赛马都不配备马鞍。起跑旗挥下,骏马犹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出,小骑手别提有多帅气了,带着马盔,甩动马缰绳,忽而像是飞到云里,驶向蓝天,忽而又如天外来客瞬间出现在眼前。激动的人群不停地向天迎风抛撒祝福的朗卡,嘴里“噢、噢”的念念有词,大声叫喊着祈祷。苍茫草原上,蓝天白云下,赛马奔驰在天地之间,呼喊加油声传播四方,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极其富有诗意。当跑在第一的骑手冲向终点时,人群中总会爆发出一阵阵欢呼,热情的牧民们尽情地献上哈达,比赛场面让人叹为观止。只有在现场,才能亲身感受到赛马的神圣和牧民们的虔诚。

郎木寺 梵天净土悠梵音

我是从玛曲看完赛马会后去郎木寺的,虽然213国道的难走超越了我的想象,但窗外的景色美不胜收:洁白的羊群、成群的牦牛、大片的草原……68公里的路整整走了四个多小时,就在我被巅簸地无言以对时,转过个山弯,一个宁静安详的小村便出现在眼前了。郞木寺这个位于洮河源头南部,甘、青、川三省接壤地带的弹丸小镇,被群山环抱笼罩在一片浓浓的绿色中,处地空灵,山水相依,宛若仙境。郎木寺,不仅仅是一个寺名,也是一个镇子的名字。不仅只有一座寺院,而是三座。白龙江从镇中流过,位于北岸的甘肃 “安多达仓赛赤寺(郎木寺)”和南岸的四川“安多达仓纳摩寺(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在格尔底寺的入口处,还有一座清真寺。蓝天白云下高高耸立的叫醒楼与浑圆的佛塔并立,显得十分壮观。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汉三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这里的人们用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独特的地理环境,秀美的山川以及民风民俗组成了郎木寺的一切。

晨曦的曙光中,经幡在微风中飘舞,嘛呢堆和白塔旁早已有了藏人在煨桑和膜拜,整个镇子都好像刚刚睡醒,我走出郎木寺宾馆,空气透着沁人的凉爽,沉静了一夜的小镇,开始了车来人往的热闹。白塔与寺庙相间,层层攀向高处。阳光透着淡淡的尘土味道,在整个小镇弥漫,仿佛梦想在高原的阳光下开始升腾,飘扬的经幡传导出浓浓的宗教气息,通往寺院的弯曲小路上,磕长头的草原牧民一步一拜,艰难行进。

出于好奇,我跟在一位转山的藏族老奶奶身后,晨风中她花白的头发被吹得有些凌乱,黑红的脸上皱纹深深,晨光洒在她身上散发着圣洁的光芒,退回去20年,一定是个风姿绰约的大美人。高原的照射和岁月的痕迹已然让她显得苍老,不过那充满魅力的韵脚,依旧美丽如初。希望这转动的经轮真像佛经里说的那样转去今生的苦难,转来来世的幸福。或许我们很难理解他们的信仰,但真正见到这样的场面时,也会被他们的虔诚所感动,那种油然而生的感动,仿佛瞬间从肉身浸入了灵魂。

扎尕那 原始神秘石头城

踏上去迭部的旅程,不经意间,就已经沉醉在那云山雾罩的梦幻美景中,扎尕那山,藏语意为“石匣子”,位于甘肃迭部县西北28公里处的益哇乡。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的寻找十大 “非著名山峰”,扎尕那位列其中。当石林扑面而来,让久处都市高楼间的我瞬间有了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那弥漫着云雾的空灵山巅、山垭上轻扬的五彩经幡、山谷中蜿蜒流淌的清澈溪水,于静谧中青眼迎人,于肃穆中传递着召唤……

进入扎尕那腹地,要经过景中之景的三道石门。不知不觉,就到了扎尕那的第一道石门——纳加石门。百丈高的大石板挡住去路,石面锃亮闪光,恰似张单扇门板,横插入左边山腰里,将去路截住。走过纳加石门拐弯处,天地豁然开朗,迎面便是上宽下窄、径深百余米的扎尕那石门。扎尕那的最后一处石门——光盖山石门,亦称迭部石门,位于迭山主峰之脊,两座高峰对峙而成,远望酷似一尊天工铸就的巨型山门屹立于迭山群峰之间,素有“石门金锁”之称,扎尕那三道石门为高原石城增添了别样的情趣,又形成了扎尕那景区“前庭后院”的石宫、石城奇景。二、三道石门之间便是扎尕那石城的“前庭”, 这里重叠的山岭与茂密的森林、草地、河流相互交织,嶙峋的石峰在天光水色和重重碧浪的映衬下璀璨生辉,置身其中,四周山峰高耸林立,掩映得这片明山秀水密不透风,仿佛进入了一座原始而幽深的,别具一格的石城。

扎尕那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西两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在光盖山巅仰目北眺,浩瀚的百里石林石峰光洁铮亮,峭壁峥嵘,嶙峋入穹,在阳光照射下烟波浩渺,熠熠生辉。俯瞰迭山群峰,万山苍翠、雄浑肃穆、林海石岩、松涛澎湃、蜡像奔驰,万千世界尽收眼底。峰顶白云涌驰,深谷溪涧喧腾,山间拉桑宫巴(拉桑寺院)、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带巴村四村一寺依偎其中,美丽的寺院,嘛呢房,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青禾架纵横林立,与凌空入云、耸峙壁立的峭岩峻崖融成了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绝美田园风光。

(编辑 朱晓婷)

猜你喜欢

扎尕那香巴拉郎木寺
《寻梦香巴拉》节选
《寻梦香巴拉》节选
以寺为名的“东方小瑞士”
扎尕那少年
香巴拉之约
问 佛
走进香巴拉
扎尕那(外一首)
扎尕那印象(摄影)
吹铜钦的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