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发创新投入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4-06-21赵明亮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技术产值生产率

赵明亮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技术水平高,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于提高产业发展层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调整和新科技革命初显端倪的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若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高、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将会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本文将对研发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明确研发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为更好地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依靠研发,把握住高技术产业发展机会提供政策指导。

一、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情况及国际比较

为提高实证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的可靠性与可应用性,我们首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国际比较,直观了解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把握其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投入

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情况如表1所示,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有了大幅的增长。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增速较快,支出从2005年的1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32亿元,年均增长40.72%。2011年,医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达到211亿元,年均增速也达到31.9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2005年的23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90亿元,研发经费内部投入规模较大。

从表2高技术产业技术获取与改造经费投入来看,医药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增速最快,经费投入从2005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3.19%。医药制造业的增长率也达到9.82%。其他产业的经费投入并没有大幅增长,而是呈现出曲线波动的趋势。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经费投入在2005年为41亿元,2008年降为35亿元,到2011年又增加到44亿元。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005年投入为18亿元,到2010年增加到27亿元,2011年又降到17亿元。

表1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医药制造业40536679135123211航空航天器制造业28334352669315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35277325403501572790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43738281105118158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72131408562132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表2 高技术产业技术获取与改造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从表3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看,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研发人员数量相对稳定,在3万人左右,其他产业的研发人员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医药制造业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05年的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9万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由2005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7万人,这些行业研发人员规模较大、增速较快。

表3 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二)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产出

从表4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看,各产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速都非常明显。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专利数量由2005年328件增加到2011年的2693件,年均增长42.0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由2005年11022件增加到2011年的60335件,年均增长32.76%。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率达到36.64%。

表4 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 单位:件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就表5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来看,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增速最快,2011年达到1355亿元,年均增速32.9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较高,2011年达到11456亿元。2011年,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也达到5628亿元。

表5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三)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投入与产出国际比较

从表6的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3%,而美国2007年的比重就已达到16.89%,韩国最低在2006年也已达到5.86%。中国办公、会计和计算机制造业的占比较低,2011年只有0.75%,美国2007年达到10.69%,日本2008年达到7.61%。2011年,中国广播、电视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比只有1.81%,美国2007年的比重为15.72%,日本2008年达到8.90%。但在飞机和航天器制造业,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2011年中国占比为7.82%,美国2007年为9.90%,英国2006年最高为10.70%,高于日本2008年2.90%的占比。

表6 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① 单位:%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由表7可知,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看也较低,但差距小于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中国200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7%,小于所有发达国家,美国2009年占比达到21.2%,韩国2004年最高达到23.7%。

表7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从表8可看出,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比重有一定的优势。中国2005年占比达到30.6%,仅低于同期韩国32.5%的占比,高于其他发达国家。随后几年占比有所下降和波动,但比例仍较高,2010年中国占比达到27.5%,高于所有发达国家的占比。

表8 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分析可见,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投入和研发人员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技术获取与改造经费投入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且呈现曲线波动的趋势,说明在从外部获取技术方面还面临很多的限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获取技术难度较大。高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新产品产值也有了大幅增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专利数量和产值较多,但投入与产出不完全成比例。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量偏少,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也相对较低。但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比重较高,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在高技术行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在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等行业承担了很多国际分工环节生产有关。

二、研发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绩效影响的模型构建

研发创新投入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通过原始创新,研发新技术,实现技术跨越是提高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和新产品产值的关键。高技术产业研发需要资金量大,且创新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若研发经费投入得不到持续保证,很多研发活动可能会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科技创新很难取得成功和突破。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国际和国内技术合作这种方式,获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可以降低技术创新所需的成本和风险。尤其在一国的研发经费得不到保障,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技术的获取与改造对于研发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突显。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水平研发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市场需求量增加、对产品质量要求提升抑或对更高技术水平含量的产品产生需求,会对企业的研发起到激励作用,推动企业加强研发,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研发创新投入和市场需求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史丹、李晓斌(2004)[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1)[2]、戴魁早(2012)[3]、刘军等(2013)[4]研究认为研发科技创新、人力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钱明霞(2008)[5]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认为原始创新决定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王志刚等(2006)[6]、胡兵、乔晶(2006)[7]认为高技术产业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关系。朱有为、徐康宁(2007)[8]利用扩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认为,研发资本会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率的增长。关欣等(2013)[9]分析表明消费需求扩大可促进产业增值和高技术产品升级。

通过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选取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作为产业发展绩效的衡量指标。在此将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it,新产品产值NPit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RDit;技术获取与改造经费支出额ORDit②;各产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RPit;出口交货值EXit,作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回归方程设定如下:

LnTFPit=φ+α1LnRDit+α2LnORDit+βLnRPit+γLnEXit+εi+μit

LnNPit=φ+α1LnRDit+α2LnORDit+βLnRPit+γLnEXit+εi+μit

三、研发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列明的5个产业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出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来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产出项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调整过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各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投入项为用固定资产净值表示③的资本存量和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表示。表9所示为历年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数值。

从表9的测算结果看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没有明显的趋势可以遵循。如医药制造业1998年全要素生产率为0.978,到2005年达到了1.229,2010年降到1.031,2011年又增长到1.22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的全要素生产率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表9 高技术产业TFP

接下来,实证分析研发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的影响。从表10面板单位根的LLC法检验结果看出,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都低于解释变量的阶数,LnRDit、LnORDit变量一阶差分后平稳,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应用Kao(1999)的方法检验显示,对全要素生产率回归时,ADF检验的t统计值为-3.4040,相应的P-Value为0.0431。对新产品产值回归时,ADF检验的t统计值为-2.3374,相应的P-Value为0.0097,说明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10 序列单位根检验

通过Hausman检验发现对全要素生产率回归时,统计值不显著,没有拒绝随机效应的零假设,采用随机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在对新产品产值进行回归时,统计值十分显著,采用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

应用stata12.0计量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变量LnRDit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说明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没起到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高技术产业研发风险大、重复研发等问题的存在,使的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较低,大量经费投入变为沉没成本。对新产品产值的回归系数为0.6892,说明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对于新产品研发与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且回归结果显著。LnORDit变量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的回归系数都为正,说明技术获取与改造经费投入的增加,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促进技术的提升,同时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也能促进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LnRPit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新产品的产出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回归时的LnEXit变量回归系数为负,说明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增加,可能只是盲目投资导致的规模扩大所致,没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变量LnEXit对新产品产值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出口交货值的增加能够激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

表11 研发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被解释变量为,LnTFPit,LnNPit

注: *、**、***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四、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发现,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对新产品产值增加会产生积极影响。技术获取与改造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新产品产值增加。而出口交货值的增加没能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但提高了新产品产值。结合论文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投入强度还不够,这会影响到研发的成功概率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另外,过于铺摊子、没能有效组织研发重点也可能是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的原因。技术获取与改造经费投入且呈现曲线波动的趋势,增长幅度较小,说明在从外部获取技术方面还面临很多的限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研发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结果,结合当前国内的研发经费投入产出、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和国内产业发展政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绩效的积极影响,把握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

(一)保证研发创新投入的持续性,提高成果的适用性,实施重点产业发展带动计划

企业应积极地采取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的投入力度,使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有持续的保证,避免高技术产业研发项目因资金缺乏中途夭折,提高研发成功的机率。企业也要根据产业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状况科学制定研发规划,研发适用的新技术,降低新技术的应用成本,使新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去,真正发挥技术创新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国家应加强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指导,更多的实施类似“国家火炬计划”这样的产业带动项目,给予高技术产业更多地资金、政策支持。

(二)深化技术合作,进一步发挥技术购买和技术改进经费投入的促进作用

技术合作与改造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但目前从外部获取技术方面还面临很多的限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技术获取难度较大。因此,应进一步拓宽技术合作的方式,对于不涉及国家安全的一些新兴技术,可以通过合作研发、市场换技术等方式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发挥当前国内资本充裕的优势,并购国外一些拥有先进技术,陷入经营发展困境的企业,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取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技术,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三)多举措吸引研发人才,提高研发人员的能动性

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研究表明优秀研发人才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作用巨大。企业应提供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计划措施,为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制定研发激励计划,通过股权激励、现金奖励和名誉奖励等措施,激发研发人员的热情和创新动力。政府也应配合企业通过个人收入税收减免、就地落户、子女就地入学等措施,为研发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研发人员对高技术产业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

(四)培育国内市场,提高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国内附加值

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占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在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等高技术产业承担了很多国际分工环节生产有关,获取的分工附加值较低。高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的增加没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应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同时提高出口品的附加值。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引导消费者需求,积极培育国内高技术产品消费市场,摆脱环保、光伏、通信设备等产业对欧洲、美国等市场的过度依赖,提高产业发展的自主权。同时,也要通过研发真正提高出口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注】

①中国为2011年数据,美国、德国为2007年数据,日本为2008年数据,英国、韩国为2006年数据。因各国对高技术产业统计标准不同,此处的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与国内的划分标准存在些许差异。

②R&D支出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处理,数据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③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

参考文献:

[1]史丹,李晓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32-39.

[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1,(04):5-14.

[3]戴魁早.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的生产率效应[J].统计研究,2012,(01):55-62.

[4]刘军,杨跑远,李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承载力评价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01):42-47.

[5]钱明霞.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35-38.

[6]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中国社会科学,2006,(02) :55-67.

[7]胡兵,乔晶.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L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财经问题研究,2006,(05):12-20.

[8]朱有为,徐康宁.研发资本累积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检验 (1996-2004) [J].中国软科学,2007,(04):57-67.

[9]关欣,乔小勇,孟庆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2):43-49.

猜你喜欢

高技术产值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我国循环经济产值已达2万亿元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