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政策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14-06-20李秋怡
李秋怡
摘 要:随着中国人口结构中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特别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社会上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推行了近三十年的人口政策是造成人口结构问题的根源。只要放开这一政策以上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对此,本文从不同政策制定时期进行了剖析。认为各个时期人口政策制定虽然当时很适用,但缺乏长期性的稳定。在中国人口数量依然严峻的形势下。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口政策;经济增长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中心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在有效遏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极大改善人口状况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计划生育政策在带来生育水平下降的同时,也过快地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快速增加,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在人口结构方面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衡等问题。对于目前通过调整人口政策,以增加生育数量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方法,本人认为有待商榷。
二、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发展趋势、原因与特点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用了将近100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开始,出生率下降,用了二三十年就迈入了老龄化。老龄化加速,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将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大约每十个人中就有三个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老龄人口总数超过四亿,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1953、1964、1982、1990、2000、2010年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2012年人口数据,绘制了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图(如图
1),以反映我国人口结构变动情况。
中国人口老龄化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采取了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出生率高,新中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形成了婴儿出生的高潮,由于人口的惯性,这部分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其次,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最直接体现在人均寿命的延长上;最后,中国人口老龄化用了如此短时间的特殊原因是1980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这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是我国老龄化快速出现的首要原因。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呈现自己的特点:第一,未富先老。“未富”说的是中国的GDP比较低,目前仅2000美元,社会能够分配给每个人的资源少,相应的能够分配给老年人口养老的资源也很少。“先老”与自然无特定政策而产生的老龄化比较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由于政策的原因较早出现。第二,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使得大量青壮年人口涌向城市,大量老年人口仍旧留守农村。
三、计划生育政策下,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目前学者普遍的共识是,人口出现了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几个具体表现:
第一,直接冲击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家庭养老模式。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保体系的建设遵循广覆盖的原则,广大农民仍旧基本排斥在这个体系之外,农民本身属于低收入人群;计划生育使得原来农村依靠儿子养老的传统的到挑战。其次,人口老龄化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许多家庭出现了一对夫妇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的情况,仅仅依靠家庭赡养老人的传统在逐步瓦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
第二,挑战劳动力供给结构。人口老龄化势必会造成劳动力老龄化。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划分,劳动力人口年龄中45岁及其以上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随着本世纪初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中老龄劳动力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出现了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老龄化表现为在劳动年龄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劳动力虽然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比如: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制度)的能力一般低于青壮年,影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进而影响生产率水平,降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第三,挑战消费产业调整能力。引起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一方面令出生率下降,针对婴幼儿与青少年的市场缩小,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市场相对扩大,而且老龄化出现的快,需要整个社会在短时间内,完成投资、产业结构的转变来满足老年人口特殊的商品和服务需求。
第四,经济发展面临消费需求不足。人口中的青少年儿童
(0-14岁人口)是一个纯粹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带动整个社会消费需求的动向。老年人也是纯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受其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社会供给能力的制约,社会主要对其过去贡献的补偿。低生育率水平形成的老龄化,使得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不足。
四、当前逐步开放二胎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调整生育政策,被视为缓解“人口老龄化”,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
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竞争力日渐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强烈的竞争压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维持住经济增长速度,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强大课题,二胎政策的开放,能够有效的保护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不至于在以后的竞争过程中出现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二胎政策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健全,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程度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妇女总和生育率稳中有降,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因此,二胎政策的开放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能够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缓解中国的人口压力,缓解人口总量在到达高水平后过快下降的势头,符合人口发展的规律。
五、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由内生增长模型得知,经济均衡增长率与人力资本部门生产效率成正比,与时间贴现成反比。从长期看,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无关,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与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该模型也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解释力。人口增长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也用各国经济发展实际说明高人口密度也可能实现经济的高水平发展。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人口增长为什么可能促进经济增长。endprint
第一,人口规模扩大了市场容量,有利于加深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加速了人力资本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形成经济实体之间相互依赖的内在化比较利益和规模效应,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是基于规模收益递减的假设,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新经济使规模收益递减假设可能不再成立。可以推论,由人口规模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印度90年代在进行经济改革后,经济开始持续加速,最近15年来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5.8%,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人口密度增加有利于形成集约化经济社会组织。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生产活动较为密集,产业关联性与产业支持性强;而且较大的人口集中度缩短交通和通讯距离,可以减少库存和交通成本;较大的人口集中度迫使社会向更高的组织化程度方向演变。这些变化短期内也许是有代价的,但长期来看则提高一个社会达到其经济与社会目标的能力。
第三,人口规模的扩大可能有利于科技进步。较多的人口可能产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每个国家人口中天生素质的分布和对自然的好奇程度是一样的,人多意味着天才和多才多艺的人也多,这有利于增加人类的集体智慧,提高科技进步的速度。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及其激励结构(如产权、专利保护等)有利于发挥人口扩大对科技进步的潜在促进作用。
五、结论
第一,就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言,人口政策并不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相反,这个过程是任何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人口现象,即经济水平的提高才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因。因而,需要做的是转换思维定势。不再总是想方设法让现实问题不存在。而是积极做好如何应对、甚至是如何将这一人口“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准备。
第二,人口政策对于人口结构失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计划生育政策绝非是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唯一推手,也不是主因。同时.鉴于这一政策在今天中国人口数量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通过调整政策增加生育数量进而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利用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更为可行的是。长远地考虑应该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促进社会进步。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社会制度,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力资本。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是存在老龄化,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不可否认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和素质。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内化于人内在的资本存量,并能够在生产中转化成劳动能力,提高生产率,应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第四,我们必须在研究世界人口变化规律基础上制定和调整我国人口政策。全球总人口发展趋势会经历缓慢增长、加速增长、最终进入缓慢下降阶段。对人类而言,生育孩子的数量主要由养育孩子的成本与收益决定。在落后经济中,对孩子需求主要是数量型的,由于孩子很小就干农活,养育孩子的净成本很低。随着经济发展,数量考虑让位于质量考虑,高质量的孩子要求进行高额的人力资本投资,生孩子的机会成本也随妇女劳动参与率和工资率上升而提高。随着经济发展,生孩子的收益下降、成本上升,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经验已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殖行为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经济的因素影响,提高生殖率的政策效果甚微。基于以上判断,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我们认为我国应重新评估人口数量政策,逐步平稳适当地放宽现行生育政策。
参考文献:
[1] 杨玉华.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生育政策的“逆向选择”及其政策思考[J].社会发展,2007,(07):45-49.
[2] 郑贵廷,韩鹏.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学再审视[J].人口学刊,
2007,(06):23-26.
[3] 姚从容,李建民.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福利状况:国际比较及 其启示[J].人口学刊,2007,(06):18-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