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典导读”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路径研究

2014-06-20杨栋刘书惠

科教导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国学

杨栋+刘书惠

摘 要 古代经典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下的文化建设也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国学热的升温,阅读经典、回归传统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经典导读课程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创造环境、合理利用学校资源,加快推进课程改革与设置。

关键词 国学 经典导读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Classic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Setting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YANG Dong[1], LIU Shuhui[2]

([1]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2]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2)

Abstract Ancient classics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contemporary culture also has a positive meaning. With learning craze warming, read the classics, return to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ollege curriculum is also facing a lot of problems; you need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rational use of school resources and accelerat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settings.

Key words Sinology; classic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setting

1 经典导读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合理性

近几年,有不少学者提出在大学应该设立国学专业,让国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一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国学能不能成为独立学科,在高校设立“经典导读”课程,引导学生阅读原典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都把阅读古代经典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比如斯坦福大学就通过博雅教育,培养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经典、观念与价值。其开设的选修课程基本都是经典导读,其课程名称为:荷马的《奥德赛》或《伊利亚德》,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国思想家孔子著作选读或《论语》,中国道家哲学选读或老子的《道德经》,《孟子》选读,《庄子》选读等等。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为博士生开设《专书选读》课程,每学期由一位老师讲授一部经典,陈来先生讲授《中庸》、楼宇烈先生教授《论语》、袁行霈先生讲授《陶渊明集》等,这些原典著作的研读,是一种基本功的锻炼,有益于学生以后的国学研究。相比之下,国内一些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亟待改进和提高。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曾精辟地指出:“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国学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重要经典的研读上,其意义和价值在于:

其一,发展国学,传承文脉。我们今天阅读经典,当然不同于古代人的读经传统,我们是在对经典的阅读和阐释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延续国学的生命力,激发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能力。一个民族能够发展壮大、生生不息,其根源在于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而经典就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经典就不仅是传承国学,更是在不断地积累和建设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其二,经典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经验和集体智慧,可以指导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国古代有读经书的传统,汉代将《诗》《书》《礼》《易》《春秋》立为博士,教授弟子,其实这也是一种经典教育,它让读书人养成了“入则独善其身,出则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典范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所蕴藏的思想和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当下意义。当今中国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重读经典,从传统中汲取力量,是必然的选择,仅靠半生不熟的舶来品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其三,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技术、经验以外,更重要的还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只把教育效果经济化、财富化,目光短浅地一味追求创造多少生产力,还要把教育效果社会化、人文化,要培育学生的道德信念,人生智慧,文化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阅读经典,从经典中汲取人生经验,感染人文精神,提升人格魅力,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以后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先生在《国学研究》发刊词中说:“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实生活。”因此,无论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抑或时代的需要,还是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重读经典都是必须的。而高校开设“经典导读”,对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对青年完满人格的生成,对青年完整知识结构的建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endprint

2 “经典导读”在当下高校教育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阅读经典、传承国学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但很多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经典导读课程的设置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首先,高校领导没有从民族兴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国学教育,没有把国学教学当成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致使国学经典导读没有落实到学科建设以及课程设置中。同时,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其次在课程设置上,经典导读只作为选修课开设,而不是必修课。在期末考试中是开卷考试而非闭卷考试,学生不来听课照样能及格,能拿到学分。这样的设置,无疑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第二,开设课程的数量不够。中国古代的经典非常多,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来说,每个部类中都有很多经典,就拿经部的“十三经”来说,如果要开设起课程来就是十三门,需要十三个老师教授。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没有那么多老师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课程。因为经典导读课程的开设,并不像一般的概论性质的课程,它需要授课老师对这部经典著作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自己都没有读明白,又怎么可以给学生讲解呢?所以,经典导读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再有一个问题是,学科的划分也使经典导读课程的数量大打折扣。比如文学院的老师能开设的经典导读一般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学性的典籍;历史学院能开设的一般为《尚书》、《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侧重历史的经典;哲学系的则倾向于《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哲学著作。这样的学科设置更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由,也就无法达到让学生文史哲兼通的目的。

第三,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经典导读课程的设置,除了数量不够外,还存在着不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经典课程的设置,应该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从易到难,从大一至大四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系列课程。教材这方面,国内也没有非常有代表性的系列教材,需要加大投入的地方还很多。

3 经典导读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第一,经典导读的课程规划。首先,由学校教务处统一规划,把经典导读作为通识教育课,文史哲学科的老师皆可以开设,这样就避免了学科划分带来的弊端,真正可以做到文、史、哲的通融。其次,划定“经典”数量。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选择出一定数量的著作作为课程开设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有一个选择的基本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与时代潮流相吻合,具有民主和科学精神;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思想资源,或有助于社会和谐,或有助于环境保护;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陶冶人的情操,涵养人的品德。基于这样的标准考虑,我们认为可以选择以下经典作为课程开设:经部典籍:《诗经》、《尚书》、《周易》、“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史部典籍:《史记》、《汉书》;子部典籍:《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集部典籍:《楚辞》、《文选》等。这些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经典著作,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增加课程,比如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佛教典籍等都可以开设。

第二,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经典导读课程对开课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风范、人格魅力,能够体现出国学经典所传递的人文情怀;二是对该部经典要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三是要有一定的国学基础理论。有了好的教师,还要有好的教材。目前经典导读方面的教材还不多,精品更是少见。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编的“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孙子兵法解读》、《周易解读》、《孟子解读》、《墨子解读》、《礼记解读》、《韩非子解读》、《楚辞解读》、《诗经解读》、等,这套教材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经典导读教材还有待精品出现。我们认为未来经典导读教材的编写应该坚持几个原则:一是选择能够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古籍;二是选择好的底本,精校精勘,做好文本整理工作;三是尽量要全本,不要节选,以再现古籍的完整面貌;四是每篇的题解部分既要准确概括,又要深入浅出。

第三,经典导读的课程方式。经典导读课程要突出教学的开放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重在“导”,学生重在“读”。老师的“导”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讲授经典著作的作者、成书、版本、流传、影响,分析经典著作的体系结构,概括经典的思想内涵体系。解读文本内容时,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创设师生间实时交互机会,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服务。学生的“读”,重在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阅读原典。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延伸阅读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第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古代典籍中会经常涉及到古代的职官、礼仪、音乐、建筑、天文历法等内容,对这些内容有时很难用语言去描述,即便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插入视频或图片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另外从校园网“课堂在线”上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第五,注重国学教育与文史哲的融会贯通,古代很多经典都是文学、哲学、史学相通的,特别是先秦的典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史哲区分。因此,在对经典解读时就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尽可能充分地把经典著作中包含的文史哲元素都挖掘出来,力求多角度展现国学精粹,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培养文史哲通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齐勇.人文教育从经典导读出发[N].中国教育报,2006-05-18.

[2] 尤西林.经典文本导读在大学人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3] 袁济喜.传承国学解读经典——谈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的出版[N].中国艺术报,2011-03-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趣味国学
众说“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