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爱玛》两中文译本的比较

2014-06-20陈莹

科教导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翻译理论爱玛翻译策略

陈莹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翻译策略;并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出发,对《爱玛》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女性译者的自我意识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译文在词语表达,思想传达等各个层面上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爱玛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Compare "Emma"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under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CHEN Y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Strategy; and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ma" i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versions to explore female translator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self-awareness of the role played by and on the translation of words to express, to convey ideas, such as the impact of various levels.

Key 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y; Emma

0 引言

传统的翻译理论把“忠实”定位为最重要的翻译标准,这种观念可谓根深蒂固。译者必须忠实于原作者,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原文和原作者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一直被视为“权威”。但译文和译者则一直受到束缚,成为“仆人”一般的存在。译者的主体性完完全全被忽视。

与译者的命运相似,女性在长期以来也一直受到男性的束缚和压迫,处于父权社会的底层。她们的自我意识完全被否定,得不到自由,一直处于依附地位。

从很多传统的理论中都可以看出,女性和译者均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翻译也曾被比喻为“不忠的美人”,这种类比的手更是将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和译者联系了起来。

十八世纪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则是女性对传统观念的呐喊。她们誓要挣脱权威的束缚,摆脱依附的地位,实现真正的自由与平等,推翻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翻译观则是女性主义思潮一个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有谢丽.西蒙( Sherry Simon)、路易斯. 冯. 弗洛图(Luise von Flotow)等。它是女权主义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女性主义译者要求颠覆传统的“忠实”翻译观,她们认为译者必须要积极介入原文,操纵原文,按照女性主义思想改写原文,让女性和译者的存在得以体现,让女性与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定义译文与原文,译者与作者的关系。

1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为了突显女性和译者的主体性,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一般会采用三种策略来对原文进行介入与重写。包括对原文中语法,概念以及思想等各个层面的改写,以此来改变原文中存在的性别隐喻和性别歧视。

1.1 增补(supplementing)

即译者对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进行的补充,包括对原文中单一的性别意义进行的增补。例如:在翻译《圣经》时,在译文的“brothers”前面加上“sisters”,可以彰显女性的存在感。本杰明(Benjamin)认为:增补是女性主义翻译实践中最为积极的一个策略。他认为经过译作的增补后,原作品将会变得更为成熟,得到发展和重生。

1.2 前言和脚注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即女性主义译者利用前言去反馈自己的作品,解释自己的翻译动机与翻译过程;利用脚注去强调自己在翻译著作中的积极存在。这种翻译策略已经被看作较为常规的操作了。

例如在布罗萨德(Nicole Brossard)的法语小说《这是我们的母亲》英译本的前言中,女性主义翻译家戈达德(Barbara Godard)解释了原文的背景,并且讨论了译者自己在译作中采取的增补策略。戈达德还用遍布整个译本的大量脚注来提供原文某些句子的互文文本,并且提供了这些互文文本的相关页码。这种翻译策略能够在译作中“凸显译者们的女性身份”。这部翻译作品同时也能成为女性主义学者们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

1.3 劫持 (hijacking)

指女性主义译者对本来并不具有女性主义思想的文本进行操纵,使之被改写为带有女性主义观点的译文。这是三个翻译策略当中最富有争议的一项,也是最具有女性主义倾向的一项。这种翻译策略是对原文进行有意识的误译,但却最为有效地显示出女性意识的觉醒,读者可以从译文中感受到译者的抗争宣言。

2 从《爱玛》两中译本解读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的构建

2.1 奥斯汀与《爱玛》

从18 世纪末期开始,英国文坛当中涌现了许多把女性作为创作主题的女性作家,她们在作品中塑造善于思考,思想独立的女性形象,倡导和主张女性意识。其中简·奥斯汀就是其代表人物。《爱玛》是简·奥斯汀代表作之一,且被认为是她六部小说当中最为成熟的一部。endprint

与奥斯汀的其他作品相似,《爱玛》这部小说也是围绕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交生活和择偶活动展开的。故事当中通过描写三件婚事,批判当时英国社会中以婚姻作为女子经济保障的风气。指出婚姻应该建立在男女之间情感的平等交流上,女子应该要保留分析和选择配偶的权利和自由。在当时的社会,这无疑是对传统风气的一种反抗。

2.2 《爱玛》两个中译本女性主义意识的比较

下面笔者以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贾文渊翻译的《爱玛》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祝庆英女士和祝文光先生合译的《爱玛》作为研究文本,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对这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以探索女性译者的自我意识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译者如何采用上文提及的某种翻译策略对译文在语言表达,思想传达等各个层面上进行干预。

例(1):

To miss

CHARADE

......

But ah! United, what reverse we have!

Mans boasted power and freedom, all are flown:

Lord of the earth and sea, he bends a slave,

And woman, lovely woman, reigns alone.

祝译:

给某小姐

字谜

......

啊!一旦结合,我们就受挫败北!

男人自夸的权利和自由,全被摧毁;

大地和海的主宰,成了卑躬屈膝的奴隶,

而女人,可爱的女人,独自称王称帝。

贾译:

......

啊!坚如磐石,众望所归!

人吹嘘的力量和自由,全都化为无有。

陆地与大海的主宰俯首称臣,

女人,可爱的年轻女人独立统治。

这是写给爱玛的字谜,诗中有这样一句话:“Mans boasted power and freedom, all are flown”。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男女译者各有不同。祝女士把之译为:“男人自夸的权利和自由,全部摧毁”,这种译法能够传神地表达出原作者以及译者对男权的抗议和申诉。而贾先生却把这句话译为:“人吹嘘的力量和自由,全都化为无有”,这种译法淡化了原文中所要表达的女性意识。

对于“reigns alone”的翻译,贾先生只是简单地译为:“独立统治”。而祝女士采用了增补的翻译策略,把这个词译为:“独自称王称帝”,把女性推上帝王的地位,将女性的自主精神、女性的欲望、女性的存在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例(2):

“I believe few married women are half as much mistress of their husbands house as I am of Hartfield.”

祝译:“我相信,结了婚的女人没有谁在丈夫家能有一半像我在哈特菲尔德这样作主的。”

贾译:“我相信,几乎没有多少结过婚的女人在她们丈夫的房子里拥有我在哈特费尔德宅子中一半的权威。”

可以看出, 对于“mistress of their husbands house”这部分的翻译,祝女士的译文:“在丈夫家中作主”要比贾先生的译文:“在丈夫的房子里拥有权威”来得更为深刻,表达出更强烈的女性存在感,突出了爱玛在父亲眼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家中的地位。比起贾先生的版本,祝女士的译文彰显出女性熠熠生辉的形象,女性意识展露无遗。

例(3):

“It was a very ordinary thing! Nothing of the sort had ever occurred before to any young ladies in the place, within her memory; no rencontre, no alarm of the kind.”

祝译:“这是件非常奇特的事!在她记忆中,当地任何一个年轻小姐都没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没有这种rencontre,①也没这种惊吓。”

贾译:“这可是件非常特殊的事!在她的记忆中,本地姑娘从来没有遭遇到类似的事情,没体验过这种惊慌。”

对于原文中 “rencontre”这个法语词,祝女士在译文中把它保留下来,然后采用了添加 “脚注”的策略进行解释。在译文中保留法语词形式,能够保留原文所表达的那种浪漫色彩,也突出了爱玛对这段奇遇的惊讶,传达了女性主义意识。而贾先生的译文中,却直接省略了对这个词的翻译,没有把这种女性向往的感情色彩表达出来。

3 结束语

通过对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贾文渊)在翻译《爱玛》时所采取的翻译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翻译不再单纯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切换,女性主义译者可以积极介入原文,根据女性主义角度对原文进行解读,在译文中彰显女性意识。

注释

① 法语:相遇

参考文献

[1] Simon S.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6.

[2] Flotow,L.V.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 刘军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J].中国翻译,2004(4):3-9.

[4] 简·奥斯丁.爱玛[M].祝庆英,祝文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 简·奥斯丁.爱玛[M].贾文渊,译.北京:北京文艺出版社,1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理论爱玛翻译策略
爱玛20周年:是跨越,更是起点
保险起见
自我反省与救赎成长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包法利夫人》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