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下工程专业援潜救生教学训练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4-06-20刘伯运李其修邱金水

科教导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训练

刘伯运+李其修+邱金水

摘 要 援潜救生是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援潜救生专业能力素质是水下工程专业教学训练中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结合援潜救生的任务特点,对加强水下工程专业学员教学训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训练思路、训练内容体系和训练机制等内容开展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水下工程 援潜救生 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Underwater Engineering Submarine

Rescue Teaching and Training System

LIU Boyun, LI Qixiu, QIU Jinshui

(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033)

Abstract Submarine rescue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in army military operations other than wa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ubmarine rescue underwater engineering teaching and training in realistic subject worthy of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marine rescue mission, underwater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eaching and training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training ideas, training content and training content system mechanisms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practice.

Key words underwater engineering; submarine rescue; teaching training

水下工程技术专业是为培养援潜救生技术和装备使用管理、水下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干部,是防险救生等部队急需的人才。援潜救生的使命是为水下潜器提供援助保障,对失事水下潜器实施援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加强海上援潜救生能力建设对于提高海军核心军事能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尤其是对于保障舰艇部队战斗力和生命力具有重大意义。①②

1 认清援潜救生任务、特点与条件,明确教学训练需求

世界海军将水下潜器援潜救生训练作为一个包括了失事报警、通信联络、自救脱险、接受援救、水面救生的全过程训练,而不是仅仅当作一门单独的单兵技能对待,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在训练内容设置中。因此,援潜救生训练除了单兵技能训练外,还包括了其他援救环节训练内容:与援救力量的通信联络训练、失事舱室的生存环境创造与控制训练、接受外界援救技术训练、水面救生训练等,并且,为了实施这些训练,需要对已有的教材和训练设施进行相应的完善。

其次,认识援潜救生的特点。水下潜器发生重大事故是无法预计的突发事件,它的出现是随机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目前水下潜器设计制造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对水下潜器重大事故尚不能做到准确预报。事故灾害爆发的突然性使援潜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为此,在该专业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研究援潜救生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水下潜器重大事故的必然性、执行任务的艰巨性和快速行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出科学合理的战术,明确援潜救生中的兵力运用,规范指挥程序,进一步探讨援潜救生训练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找到与一般军事训练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搞好训练的总体设计。

再次,把握援潜救生条件。一是援救失事水下潜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不论平时或战时,一旦接到水下潜器失事的通报,所有组织部署及卫勤力量的使用都要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二是作战海区、季节对海军在海上的军事行动具有极大的影响。战区如处于远海,由于远离基地,海域相隔,联络、交通不便,无疑增加了救援的困难,所以发生的减员率要比近海高。三是气象条件对援潜救生而言具有深刻的影响,是海上援潜救生行动时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特别是在水下潜器失事时,要及时组织海上援救工作,必须随时掌握海上气象变化的信息,适时地选择安排救援部署的展开。四是如果水下潜器在远海失事,舰队难以掌握制海、制空权,整个救援工作很可能受到敌人的干扰,甚至因此失去援潜的时机。五是援潜救生技术复杂,协调困难。例如,深潜救生艇、救生钟在水下与失事水下潜器的对接,艇员快速上浮后的水上救护,减压病患者使用单人加压舱的空运转乘等等,都比较复杂。因此,水下工程专业训练应适应援潜救生任务需求,认清援潜救生训练与军事训练是同等重要的,把援潜救生训练作为专业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走出一条“战时能应战,平时能应急”的训练路子。

2 满足援潜救生需求,构建训练内容体系

水下工程援潜救生专业训练,要在总结国内外海军失事水下潜器援潜救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援潜救生需求,提高训练起点和标准,抓好训练内容的设置,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训练内容体系,增强转型条件建设下援潜救生的能力建设。

援潜救生主要包括水下潜器自救和对失事水下潜器的援救两个方面的工作,为此,需要围绕这两方面工作,完善以下训练内容的设置:

对于水下潜器自救,训练内容包括:(1)水下潜器发生事故后,艇员应立即按条令进行损害管制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持水下潜器的不沉性和机动性。根据宁上勿下的原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使水下潜器先浮出水面,再继续进行损管和采取其它措施。(2)水下潜器沉坐海底,训练释放失事浮标和救生信号机;采取有效的损管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灾害的蔓延,最终消除灾害,是水下潜器恢复不沉性;充分合理地利用艇上应急救生备品和再生药板,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地延长艇员在艇内的逗留时间,以争取时间等待援救和为出艇脱险做好充分准备;利用艇上的救生装置,接受来自水面的援救;水下潜器确已无法恢复不沉性,艇员应利用艇上的救生装具和设备,按条令经严格组织后,尽快地出艇脱险。endprint

对失事水下潜器的援救,应训练水面援救和水下援救的方法以及组织实施。对于水面援救,训练内容包括搜索失事水下潜器并定位,发现失事水下潜器放出的失事浮标后进行监护;对出艇脱险而浮于水面的艇员进行救护;拖带漂浮于水面失去机动性的水下潜器。对于水下援救,训练内容包括为水下潜器艇员创造生存和生活条件,如为水下潜器通风换气,提供高压气和失事照明,为水下潜器输送食品、装具、再生药板及工具等;协助艇员从脱险部位出艇脱险;利用救生钟、救生艇等援救艇员脱险;利用艇上的管路系统,为水下潜器吹除主压载水舱,使水下潜器浮出水面。

为了实施这些训练,进一步需要编制相应的教材和训练场地(实验室)等。在以往的援潜救生教学训练中,过分地重视了单兵脱险技能的训练,对水下潜器援潜救生需要掌握的其他重要能力(如:报警联络、舱室生存、接受援救、水面求生等)没有明确地纳入训练范围,也没有建设相应的训练设施和训练场地,从而将水下潜器援潜救生仅仅当成了一项单项技能训练,自我限制和缩小了培训范围,偏离了部队的实际需求。

3 适应援潜救生特点,完善教学训练机制

援潜救生教学训练机制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于生长干部学员的能力素质以及第一岗位任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下工程专业院校阶段的培训与部队援潜救生训练都隶属于海军援潜救生训练体系这个大系统,应该在上级机关的统一筹划下,按照院校和部队的职能分工和衔接要求,分清任务、明确职责、承前启后。③为此,在开展水下工程专业援潜救生教学训练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脱险训练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科学规划脱险训练的阶段层次,合理设置院校训练与部队训练的职能界面,以解决组织训练的指挥不畅、职责不明、保障不力、训练重复等问题。

对照国际惯例,院校的援潜救生训练相当于外军的陆基训练,处在整个援潜救生训练链条的第一环。与外军援潜救生训练中心的培训模式相比,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训练标准、训练方式等都存在与部队实战需要衔接不紧密的地方,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做好院校人才培训的顶层设计。针对院校援潜救生训练,我们的初步设想是按照当前《军事训练考核大纲》的要求,对今后的水下潜器援潜救生培训分为初训和复训两个基本层次,然后,分别对两个层次对象设置其目标要求、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等,形成符合任职教育规律的培训模式。

院校培训应该重点解决面向技能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锻炼,按照相关训练考核大纲的要求,达到具体的培训指标和能力,将训练合格的人员输送部队;而部队的援潜救生训练应该注重于面向任务型的海上训练和战术战役级的综合演练,不需要也不应该再搞基础技能型的重复训练。

4 结论

本文结合水下工程专业在援潜救生教学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讨论,并对已有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院校援潜救生培训与部队援潜救生训练教学训练机制的完善,使得院校援潜救生培训与部队援潜救生训练相互之间分工明确,界线清晰,训练梯次明确,院校与水下潜器支队的援潜救生训练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使得训练质量和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注释

① 林福治,魏克新,刘富友.海军防救技术手册[M].天津:海司航保部编辑部,2001.

② 赵浩泉,李富山,刘涛,霍文军等.援潜救生体系建设研讨会文集[C].天津:海司航保部编辑部,2001.

③ 潘玉田,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训练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日语听力课程改革
初中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的教学训练之思考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中训练方法的探析
彩球练习法在乒乓球运动员反应速度训练的应用探析
刍议小学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军事院校任职专业实战化教学和训练的几点思考
变换规则与要求提高非专业女子篮球教学训练水平
基于人才成长的武术教学训练研究
新课标精神为小学作文训练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