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少数民族学生在读后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2014-06-20罗花蕊于红梅

科教导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书面表达读后感

罗花蕊+于红梅

摘 要 读后感写作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三级作文考试主要类型之一。本文从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探讨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MHK 书面表达 读后感 写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Several Issues of Minority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Writing Book Review Encounter

LUO Huarui, YU Hongmei

(Language and Culture College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11)

Abstract Book review writing is one of the three main types of minority level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MHK) essay exams. From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the book review writing, discusses the issue of minority student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commonly encountered.

Key words MHK; Written expression; book review; writing problems

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三级作文考试属于主观性考试,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正确使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能否恰当地运用陈述、解释、分析等写作技能进行书面表达。其主要题型有句首语写作、提纲写作、看图写作、续写、读后感、书信等。这里着重谈谈读后感的写作问题。

所谓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就是根据所阅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感想。其内涵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层:读。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通过事件中人物的行为、语言,理解事件所包含的意义,找出其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确定写作重点和中心思想。第二层:读后。就是读完、理解完有关信息。这是写读后感必不可少的过程,是中间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读后要能简单概括原文大意或把原文中跟你感受相关的部分做个简单的概括,并进行引用。第三层:感。《说文解字》中释:“感,动人心也。”人人都遇到过动人心的事,心不动则没有感。只有读者读完信息,心动了,感就自然而生了。在写自己的感想时,要亮明自己的基本观点,用简洁的句子表述出来。第四层:写作形式。这一类作文基本属于议论文,要采用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要适当应用引证法、例证法、对比等方法来论述中心论点。在写作时可以有不同的立足点:立论或驳论。

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具体步骤是:①引。这部分要概述材料,引出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立论、驳论均可; ②议。这部分是分析原文,谈感想,进行初步论证; ③联:这是最重要的部分。要联系实际(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社会焦点、国际风云、历史经验、个人生活经历、班级情况、家庭情况等);④结。强调论点,升华主题,引人深思。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读后感写作时,常常把握不好这一结构的写作方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下列内容为例:请阅读下面文章,读后自拟题目,写出你的感想,字数不少于350字。

一位老和尚为了给自己选一个接班人,对他的两个徒弟说:“去找一片你们最满意的树叶回来。”结果,第一个徒弟很快就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树叶,说:“虽不完美,但却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树叶。”第二个徒弟很晚才归,两手空空,对师傅说:“我见到的树叶很多,但没有一片是完美的,所以没有一片是我最满意的。”老和尚看着第一个徒弟满意地笑了。

例文中,主要事件是老和尚为了挑选接班人,采用找树叶的方式,对两个徒弟进行考察。两个徒弟找树叶不同的行为和各自所说的话,反映出了他们看待事物不同的态度。 两个徒弟的不同认识是这段提示语的中心,读后感就要围绕他们不同的认识来展开。通过对比,对第一个徒弟的观点表示赞同,对第二个徒弟的观点表示否定。

学生作文如下例:

学生1: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让人思考的事。(开头第1自然段)

学生2:很多人读完这个故事后,可能会想:和尚为什么选第一个徒弟,不选第二个徒弟呢?(开头第1自然段)

学生3:读了《和尚与徒弟》这个故事后,我觉得世界上真的没有完美的东西。所以第二个徒弟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树叶。其实,完美并不只在外表,有时也可以是指内涵。第一个徒弟很快找到了树叶,虽不是最完美的,但却是让自己最满意的。和尚最后选择了第一个徒弟,这个选择我认为是对的。

在这3个例子中,学生1既没标明阅读了什么文章,也没概述文章内容,更没有亮明个人的观点,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学生2虽对阅读的内容略有交代,但仍给人以观点不明,出处不清的感觉。而学生3的写作则避免了学生1和学生2的问题,观点清晰,内容概括简单明了。

再如学生4:(原文)最满意的树叶

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东西和事情,但我们对一件事的要求不能太高,因为我们的要求太高了,它就满足不了我们的条件,所以我们知足就行了。

在故事里第一个徒弟拿来的树叶不是完美的,在我的心里最完美的。第二个徒弟看了好多树叶,但没有找到完美的树叶,他的要求太高,什么都满足不了,最后,第一个徒弟当了他的接班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东西和事情。它的各个方面都优秀,但它也有自己的缺点。比如说手机来说,现在的社会发展得快,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手机,它们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满意它们功能和辐射,那我们用什么呢?怎么跟别人联系?你什么都不满意,我要最完美的手机,这不可能的。你什么都不满意,那你在这个社会上什么都不能得到,你什么都不满意,那你失去的东西会很多,所以,要学会知足。

这里且不谈论文中的语法错误等诸多问题,只着重从读后感的结构方面去讨论学生作文中的几个突出问题:(1)“引”的问题。如上述学生1和学生2所出现的问题:阅读文章出处不清,内容不详,观点不明。(2)“议”的问题。如学生4作文第三自然段:虽有论据(手机等),但论据叙述不清,关键点把握不当,说服力不强,不足以令人信服,所以论据不足。(3)“联”的问题。如学生4作文,几乎没什么联系实际的具体内容。全班30位学生,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学生谈到了自己的生活,如“作为现代的大学生,不可能学好各门功课……”“找一个你喜欢的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最好的朋友,也有让你不满意的……”等等。学生在写作时,很少能产生丰富联想的,只是在长篇大论地多次强调自己的观点。(4)“结”的问题。由上述学生4的写作,可以看出,此篇文章没有结尾段。但也可从中得知学生最后的结论应是:人要学会知足。没有结尾段,却有总结性话语的现象,在学生作文中也普遍存在。

总之,学生在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中,能较为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但不能例举足够的论据说明他们的观点为什么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不能把正确和错误的认识分析清楚以后,由文章的故事扩大到社会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对待不同事物、不同人应该怎么去做。议论缺乏针对性,过于分散,偏离主题。文章的最后虽有对全文的归纳总结,但常常层次不清,观点难以得到上升或推广。

不过,只要给学生找准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多练习,不人云亦云地重复别人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写出内容更为深刻,又颇具新意的读后感,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面表达读后感
《蓝石头》读后感
《阿甘正传》读后感
如何写读后感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大闹天宫》读后感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