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民俗的风情画:蚕桑
2014-06-20
“养天虫以吐经纶,始衣裳而福万民”,在古代的中国,蚕桑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湖州南浔,有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水乡小村,但在晚清及近代,这里却以“辑里湖丝”名震天下,它就是首届世博会中国唯一获金奖的“辑里湖丝”的诞生地——南浔镇辑里村。小村河道两旁,桑树成荫,农家鳞次栉比,行走中又见村里几位老人在门前放下一张矮凳,质朴地微笑,似乎在欢迎你、告诉你,这里是东方蚕桑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辑里村,在元末时期初现规模,那时村子距南浔镇有七里之遥,因而被简单却又诗意的赋予了“七里村”这样一个名字。直至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之后,古书上才有了“辑里湖丝,擅名江浙也”的记载。至此,“七里”被雅化为“辑里”,大概是南浔镇的丝商为赞美该丝所为,还因“七”与“辑”在吴方言中发音相近,而“辑”又有缫织之意,因而这并不是无道理的雅化。
1851年,在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上,“辑里湖丝”一举夺得金奖,从此名扬四海。在村头屋角,都有许多村里老一辈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辑里村的村民们世世代代种桑养蚕,勤劳致富。这里的村民渐渐发现,他们用木制丝车缫制的土丝相比其他地方生产的同类土丝,品质更佳。据村里一位86岁的老人说,在清代康熙年间,全国各地总共进献给朝廷九件丝质的皇袍,其中用“辑里湖丝”作经线织成的那一件无论从质感上还是色泽上,都是最好的。那时候,村民们也不明所以,他们只是觉得这块风水宝地有神龙相佑,而古时蚕的形象就被喻为幼龙,更加增添了这个村庄神秘的色彩。后来,清皇室内务府规定,凡皇帝后妃所穿的龙袍、凤衣,都必须用七里丝作经线精织而成。清政府设于苏州、杭州的织造局,还在南浔镇上专设收购生丝的“京庄”,另有专门招揽广东商人的“广庄”。相传,道光皇帝平常最喜欢穿湖绉衣裤,有一次,他的一件湖绉裤子破了一个小洞,由于太喜欢那条裤子,就决定补补再穿。没想到内务府为了补这条裤子,竟然花了3000两银子。皇帝的“节俭”成了奢侈,可见“辑里湖丝”的金贵。说起皇袍这段故事,又不得不提到明朝时南浔镇朱国桢、温体仁两位相国,他俩都是南浔镇七里村人,都将自己家乡的七里丝(湖丝)推荐给了当朝皇上。
明代中叶,“辑里湖丝”开始在国内名声鹊起。但是“辑里湖丝”的质优之因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谜团,只留下一句世代相传的“纤长少断、丝光洁白”美誉。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编印的《南浔镇志》中记载道:“雪荡、穿珠湾,俱在镇南近辑里村,水甚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这才揭开“辑里湖丝”的神秘面纱。
辑里村地处太湖之滨,河流纵横,水清如镜,土质粘韧,构成了育桑、养蚕和缫丝的良好自然条件。缫丝过程中强调“用清水、勤换水”,所以对水质特别讲究。而辑里村村东流淌着一条清澈透明的雪荡河,河水是天目山水流淌积蓄而成,除了清澈、清凉的特性之外,水中还含有大量丰富的矿物质。正因缫丝过程中使用了雪荡河河水,加上蚕农饲养的是祖先留下的优良蚕种——莲心蚕种育蚕,在缫丝工艺上注重“细”和“匀”,缫丝工具应用当时最先进的三绪脚踏丝车,因而所缫的丝“富于拉力、丝身柔润、色泽洁白”,可比一般土丝多挂两枚铜钿而不断。南浔阁老、当朝吏部尚书朱国桢在天启二年(公元1621年)所著的《涌幢小品》中说:“湖丝惟七里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份。”由此可见,明万历后期(公元1578-1620年),七里村人所缫的七里丝,已成为“湖丝”的代称,清雍正后,“七里丝”雅化为“辑里丝”或“辑里湖丝”,不仅名扬江浙,蜚声京师,而且“衣被天下”,销行世界。
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辑里湖丝”作为中国参展的惟一产品,一举摘得金银奖牌各一枚,由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亲自授奖,并赠送“小飞人”画像。这以后,南浔“辑里湖丝”又于1921年在美国旧金山、1923年在纽约的两次万国丝绸博览会上获奖。另据《徐愚斋日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过生日,有人把“辑里湖丝”作为礼品献上,得到了女王的奖励。
世界瞩目中国,159年后的今天,“辑里湖丝”再次登上世博会的舞台。2010年4月9日,两捆重400克的金黄色柔丝作为浙江馆的“镇馆之宝”从浙江湖州启程运往上海世博园。据了解,作为中国最大的制丝企业之一,浙江湖州“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3月下旬接到为上海世博会制作丝绸国宝的重任,其中一号项目就是复制1851年首届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的湖州“辑里湖丝”。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使命,该公司所属的浙江制丝二厂成立了研制小组,北上南下寻找参考样本,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找到了一绞“辑里湖丝”的样品,获得了纤度、色泽等技术指标。在甄选了湖州南浔辑里村的蚕茧后,经过数天反复的水温控制和丝胶溶失试验,最终在老式的试样立缫车上缫出了与159年前获金奖的蚕丝粗细、颜色、韧度等指标均相同的“辑里湖丝”。
当“辑里湖丝”正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之时,辑里村的蚕农们依旧延续着勤劳、质朴的生活生产方式,传承着博大精深的蚕桑种养和蚕丝织造工艺。
如今,“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作为蚕丝织造技艺的代表,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而在辑里村,依旧保持着“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原生态。家家户户腾出整个前屋客堂来饲养“上山”的“蚕宝宝”,侧耳聆听,就会有春蚕食桑时悉悉索索的声音,一如细雨抚叶而落。在过去,一般农户家里在养蚕的时候是拒绝来客的,一来是为了给桑蚕安静的空间以免打扰;二来是为了控制整个室内的温度不受影响;再者是一些民俗上的禁忌。随着养蚕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文明的进步,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也就不复存在了,现在谁来到辑里村,轻扣任意一户农家,蚕农们都会热情地欢迎你来观赏“蚕宝宝上山”的壮观场面,令人不禁赞叹大自然造物之玄妙。
(本刊记者 陈雪编辑整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