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航天老工人眼中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2014-06-20于淼

军工文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工作量厂里生产线

于淼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半年后,26岁的贺建伟来到当时航天部211厂的23车间报到。已经在东北插队10年的他,回到北京成为一名航天企业的制造工人,在23车间一干就是34年,直到今年才正式退休。他说自己在航天工作的时间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重合,采访中,他兴致勃勃地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航天人在这30余年时间中感受到的巨变……

月工资仅43.48元

贺建伟一进厂的目标是成为一名

焊接装配工。他清楚地记得那年他每月工资是43块4毛8分。

最初,他从制图、钣金到焊接学了个遍,才成为一名合格的装配工人。然而,这一学习过程他用了近3年的时间。其中缘由并不是他的领悟能力差,而是因为那个时候单位的任务量太少。“那个时候,几年才做一发运载产品,军品任务也不多,所以练习的机会就更少。”贺建伟回忆说。

贺建伟结婚后,厂里给分了一间9平方米的宿舍。虽然面积小了点,还有点漏雨,但对于贺建伟夫妻而言,当时已经很满足了。

搞导弹不如卖鸡蛋

贺建伟记得在他婚后10年的时候,工资已经涨到了127元/月。工作量也较以前饱满了很多。再加上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等型号的顺利研制,每个月大家还能有些许额外的奖金,所以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那个时候,大家对市场经济有了更深的理解,部分航天企业也开始涉足电风扇生产线、电冰箱生产线甚至是汽车生产线等业务。“很多科研人员那时候都辞职去了外企,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搞导弹不如卖鸡蛋。这句话是当时科研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贺建伟说。

1995年,贺建伟在北京东高地分到了宿舍楼,房子虽然不是新建的,但是面积却有55平方米了,这对于当时他们一家三口来说,已经显得很宽敞了。

工作更累了,却更高兴了

1999年,对于中国航天来说意义非凡。5月,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轰炸,国防意识再次被强化;同年11月,中国的神舟一号飞船飞向太空……

“2000年前后,我们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从之前的两三年研制一发火箭发展成一年研制两三发火箭。厂里的各种生产设备开始大批量更新,很多车间用上了崭新的数控机床、先进的工艺流程,新入职员工的学历也不断提高……

虽然较之以往,大家的工作量逐年增加,“但是我们都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国家对我们航天事业的重视程度在逐年提高。”同时,贺建伟的工资也第一次超过了1000元/月,贺建伟指着当年的工资条告诉记者。

2005年52岁的贺建伟又搬家了。在如今的旧宫地铁站旁,他自己花钱买了一套近150平方米的大三居。

日子越过越好

“自2006年以后,我们厂里的任务量再次增加,之后的好几年,航天一院开始面临高密度发射的状况。每年那么多发火箭的发射任务,仅运载火箭上的导管,一年时间就要装配几百根,这在以前根本没法想象。”贺建伟说。

今年贺建伟正式退休了,“退休前的10年是我工资涨得最快的10年,退休工资已经足够让我们夫妻俩安享晚年了。”贺建伟说。目前他被返聘到厂里工作,负责安全巡查,这让他感觉生活很充实。

“改革开放这些年,作为一名普通的航天人,我能感受到的是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虽然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过困境,但都挺过来了,我们真心热爱、拥护、支持党的领导,是党的领导让我们普通的工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贺建伟说。

猜你喜欢

工作量厂里生产线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特斯拉将改造生产线 提升Model Y产量
倪进明
一季度泛高安产区增加7条生产线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精细绩效管理与医院科室分配制度探讨
实验室工位考勤管理软件设计
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拟推六大智能生产线
生意太差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的几个问题